扼住帝国咽喉的群狼:卡尔•邓尼茨的狼群战术(三)

05

王牌的陨落

U-99艇长奥托·克雷齐默尔

王牌艇长,几乎是二战中德国海军精英中的精英的代名词,更是战争初期邓尼茨几乎凭借U艇部队“一己之力”与大英帝国海军抗衡的核心支柱。从1939年9月战争爆发伊始,在短短的1年5个月的时间里,涌现了一大批名噪一时的王牌艇长,如U-47号艇长普里恩、U-99号艇长克雷齐默尔、U-100号艇长舍普克、U-46号艇长英多拉斯、U-101号艇长弗洛恩汉,尤其是前三人被誉为邓尼茨的“三大王牌”。

使用HF/DF设备与声呐的盟军护航舰队,往往能

利用三角测定法测定U艇位置,迅速攻击或驱赶

ASDIC声呐探测距离示意图

英国皇家海军“桑德兰”水上巡逻机

1940年全年,德军海军在付出损失潜艇31艘的代价后,取得了击沉471艘运输船,总吨位约218.6万吨的可观战绩,将遏在大英帝国咽喉上的绳索越拉越紧。但是,战争是一个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从1941年1月开始,英国海军在护航军舰上装备HF/DF高频测向仪,这种装置可以根据潜艇发出的无线电波准确测U艇方位;同时装备的还有改进型AS雷达,这些装备大大有利于发现潜艇的踪迹。U艇发现船队后,只要发报报告情况,就会被高频测向仪测出位置;实施夜间水面攻击战术,则会被新型雷达发现;潜入水下,又难逃声纳的搜索,这样一来潜艇作战中自身安全性和隐蔽性难以保证。而且英军开始为侦察机配备雷达,使之能尽最大可能扩大侦察范围,正是由于英军远程侦察机数量的增加和性能的提高,U艇活动受到了极大压制。

▲“狼群战术”示意图

而此时,邓尼茨也开始实施经过改进的“狼群战术2.0版”,即以6至8艘甚至更多数量的潜艇在护航运输船队可能经过的海域以40-50公里间隔一字展开,形成潜艇巡逻线(或称“艇幕”),只要其中任何一艘U艇发现船队,就立即报告岸基对潜指挥机关,再由岸基对潜指挥机关组织附近U艇展开连续的夜间水面攻击,不仅提高了U艇的作战效率,还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潜艇行动的隐蔽性。随着这一战术的使用,2月的战绩略有上升,达到击沉运输船37艘,计19.7万吨。但比起上一个黄金时期来,战果还是有所下降。因此,邓尼兹于3月起调集最精锐的潜艇前往英国西北海域,企图发起一次大规模的破坏作战,再现辉煌。

英国皇家海军“部族”级驱逐舰“哥萨克人号

3月6日晚,U-47号潜艇在冰岛以南370公里处发现了从利物浦开往美国的OB-293护航运输船队,立即向岸基对潜指挥机构报告,并准备投入攻击,但被英军护航军舰发现并遭攻击,被迫潜入水下,因此失去了与船队的接触。但岸基对潜指挥机构迅速将情况通报给附近的潜艇,U-70和U-99号潜艇闻讯而来,于3月7日凌晨相继投入攻击,先后击沉2艘运输船,击伤3艘。U-70被英军护卫舰发现,遭到猛烈的深水炸弹攻击,终被击伤而被迫上浮,浮出水面后又遭到英舰的炮火轰击,幸存者纷纷弃艇逃生,几分钟后U-70号就沉入海里。

击沉U-47号艇的英国皇家海军“黒獾”号驱逐舰

3月7日拂晓,U-47号潜艇再次发现船队,全速追赶准备攻击。入夜后,正企图实施攻击,却被近在咫尺的英军“黑獾”号驱逐舰发现,只得紧急下潜,“黑獾”号驱逐舰猛冲过来,投下一连串浅定深深水炸弹,潜艇遭到剧烈震动,螺旋桨主轴被击伤,因此航行时发出很大的噪音,被“黑獾”号驱逐舰声纳准确捕捉到,又是一番深水炸弹攻击最终将其击沉。邓尼茨的三大“王牌艇长”之一,奇袭斯卡帕湾的传奇人物普里恩上尉和全艇官兵一起葬身海底。

3月12日,德军侦察机在格陵兰以南550公里海域发现HX-12护航运输船队,该船队是从加拿大开往英国的,编有41艘运输船,由5艘驱逐舰和2艘护卫舰担任护航,护航船队司令是“沃克”号驱逐舰的舰长唐纳德麦金泰尔海军少校(出身于战斗机飞行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反潜战专家,毕业于波特兰海军反潜学校)。

邓尼兹随即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在该海域活动的5艘潜艇,3月14日拂晓,这5艘潜艇以U-99为核心组成潜艇巡逻线,准备迎击HX-12船队。3月15日拂晓,德军U-110号潜艇在冰岛西南约370公里海域发现了船队,向上级报告后,一直在后跟踪船队。

击沉U-99U-100号艇的“范诺克”号驱逐舰

入夜后,相继赶来的U-99、U-100和U-110号潜艇轮番对船队发起了攻击,攻击一直持续到3月17日凌晨,U-100号在击沉了1艘因伤掉队的油船全速追赶船队时,被“沃克”号发现后遭到了10余枚深水炸弹的攻击,同时“范诺克”号驱逐舰也赶来助阵,在数番深弹攻击后,U-100号终于在劫难逃,在浮出水面时被“范诺克”号的雷达发现,U-100号艇长舍普克上尉(“三大王牌”艇长之一),被“范诺克”号的迷彩涂色所迷惑,误判英舰距离,几秒钟后,“范诺克”狠狠撞上了U-100号潜艇,舍普克在舰桥上被活活撞死,潜艇也随后迅速沉没。

就在“范诺克”号开始打捞德军潜艇幸存艇员时,担负警戒掩护任务的“沃克”号通过声呐偶然发现了在附近浮起的U-99号潜艇,在六枚深弹的攻击下,瞬间U-99号即被重创,被迫浮出水面,后因伤势太重已经开始下沉,包括艇长克雷齐默尔(“三大王牌”艇长之一,U-99号潜艇的战绩是击沉44艘,总吨位28.2万吨,也是二战中德国海军U艇中的头号王牌)在内的大部分艇员被俘。

在十天中,德军潜艇部队一下损失了三艘王牌潜艇,对于邓尼兹和他的潜艇部队,都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连德军潜艇部队一直引以为豪的高涨士气都受到了严重挫伤。

06

南征北战

尽管在“黑色的三月”中损失了堪称无价之宝的三位“王牌艇长”,令邓尼兹痛心不已,但“凶狠的狼群”依旧取得了击沉运输船总吨位24万吨的可观战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4月份24万吨,5月份32万吨,6月份31.5万吨,加上其他兵力的破坏战果,这一季度英国损失的船只吨位高达170余万吨,也被英国称为战争中最艰难的一个季度。

北极海域作战的U

随着东线苏德战场的开辟和南线北非战场的胶着,U艇的作战区域同时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覆盖了从北极圈、地中海到南大西洋的大部分海域,虽然广阔的大西洋和地中海对邓尼茨的“狼群”进行了部分地分散和稀释,但是U艇集群化作战的优势仍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遏在大英帝国咽喉上的绳索依旧没有松开。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统帅部根据空军的强烈要求命令潜艇部队抽调4艘潜艇担负气象侦察任务,并抽出6艘潜艇前往北极海域和波罗的海,袭击苏联的运输船只。尽管德军在大西洋上的潜艇数量减少了,但6月德军潜艇的战绩仍达31.5万吨,这主要归功于4月间派往弗里敦海区活动的6艘潜艇,这些潜艇由于不断从补给船上得到燃料、鱼雷等物资的补给,海上活动的时间大为延长,不但攻击英国单独航行的船只,还攻击了从塞拉里昂开往英国的多支护航运输船队,取得了不小战绩,尤其是U-107号潜艇,在一次战斗航行中取得了击沉14艘船只,计8.6万余吨的战果,创造了德国在整个战争期间单艘潜艇单次战斗航行的最大战果。

美海军开展大西洋护航示意图

就在大西洋破交战进行得如火如荼,胜利天平出现向纳粹德国有利倾斜趋势之时,美国人的一系列举动又给战局的进程增添了一系列的变数。从7月初开始,美国海空军开始进驻冰岛,为航经附近海域的运输船队护航,批准为英国建造100艘1500吨驱逐舰、20艘扫雷舰和4艘救生船的计划,同时允许修理在横渡大西洋时受损的英国船只;8月下旬开始,美国海军制定了大西洋护航计划表,承担起纽芬兰至冰岛之间的护航责任,全面承担起大西洋航线西段的护航任务。由于U艇在统帅部的指挥下“南征北战”、疲于奔命,在大西洋活动的数量有所减少,再加上英军加强护航的努力和运输船队航线北移,使U艇战绩开始下降,7月份仅击沉运输船22艘,9.4万吨;8月份仅击沉运输船23艘,8万吨;9月份,击沉53艘运输船,20.2万吨,从总体上看,这段时间是相对平静的,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积极求变。

1941年9月,鉴于北非战场局势日益严峻,在希特勒的命令下U艇进入地中海,支援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从战略上讲是无可厚非的,但却遭到了邓尼兹从战术角度上的坚决反对,一方面因为地中海海域狭小,潜艇活动区域较小,也容易被岸基航空兵或水面舰艇发现,难以高速机动抢占有利攻击阵位,无法取得较大战果;另一方面直布罗陀海峡自西向东的海流异常强劲,进入地中海是顺流,比较顺利,但要逆流而出,势必要开足马力,U艇自噪音大容易暴露,再加上英国海军直布罗陀基地的严密封锁,甚至可以说一旦进入地中海,就等于“像笼中的老鼠一样”。

地中海区域活动的一艘U艇被深水炸弹迫出了水面,

然后又遭到一架“解放者”轰炸机的攻击

U-81号潜艇击中的“皇家方舟“号航母

后来的战争进程并未出乎邓尼茨的预料,9月至11月,20艘潜艇进入地中海,其中5艘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被英军发现而遭击沉,其余15艘到达地中海后,积极开展活动,先后击沉“皇家方舟”号航母和“巴勒姆”号战列舰。其中在击沉“皇家方舟”号航母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伤感,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切挽救这艘船的企图都失败了,于是在我们的许多战事中战绩显赫的一代名舰,就在距离直布罗陀只有25海里航程时沉没了。这是我们地中海舰队所受到的一些列惨重损失的开端,也暴露了在那里我们以前从来不知悉的弱点。”

虽然大中型舰艇损失惨重,但是英国人却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有力保障了地中海海上交通线的顺畅,也为北非战场蒙哥马利扭转战局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反观德国海军,进入地中海的U艇全部都是刚下水的新艇,装备精良,配备了最先进的鱼雷,但由于受到作战海域的限制,除了少数几次较有影响的战绩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反而削弱了德军在大西洋主战场上的总体力量。德国海军投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以西海域的潜艇最多时达40至50艘,几乎相当于德军投入大西洋潜艇的一半,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北非战场,尽管也牵制了英军部分护航力量,但北非战场毕竟不过是欧洲战场的分支,投入过多的潜艇反而影响了直接关系战争命运的大西洋破交作战。可以设想,如果这部分潜艇全数投入大西洋,必将给英军的大西洋航线带来巨大威胁和沉重打击。

U艇的“南征北战”虽说是战略全局的客观要求,但是不顾一切地在次要战场上分散、消耗、浪费了邓尼茨手中新补充的、为数不多的战略资源,在未实现主要目的(切断英国地中海交通线)的情况下,削弱了大西洋战场——这一主要战略方向,没有抓住前期创造的有利态势继续扩大战果,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失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