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从宽窄巷子看文旅综合体院落式设计

牧青按语

街区,最明显地反映着一种地域化的市井生活。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风俗,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平实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市井文化因其地域性和亲近性,故而有特殊性和生活性,具有无限的风情、独特的价值与美感。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街区,不同的街区有不同的市井生活。旅游者来到一地,大都是奔着体验这种异域化、异质化的市井生活去的——这就是旅游体验,也是旅行的真谛。市井是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情的地方,是旅行者最钟情的地方,因其有最真切、最道地、最醇厚的生活化体验,故而以市井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综合体自然会成为旅游者乐意追逐的旅游空间。(马牧青)

作者:李关平

前言

1.成都名片:锦里、春熙路和宽窄巷子成为了成都核心的名片。相对于锦里和春熙路来说,宽窄巷子更能体现百年成都的历史传承,更能体现城市生活记忆。

2.建设档案:从宽窄巷子自身的演变、改造和商业运营的角度来讲,其准备了五六年的时间,2008年6月14日正式开业。

3.商业档案:基本定位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占地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66590平方米。宽窄巷子项目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从中间用通道连通楼高1-2层,另外,在宽巷子两端分别设置了东广场和西广场,步行街长约400米,宽巷子宽度也6-7米居多,窄巷子宽度为4米。日均客流量约4.5万人次,月均客流量约120万人次。每年解决就业3000余人,街区消费产值超3亿元,获得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称号。

4.核心价值:宽窄院子的核心不在巷子,而在院子,在院子里的宽窄生活!宽窄本身是关于哲学,关于生活的态度,其背后也具有商业逻辑。

院落精神:宽窄巷子的成都文化基因

一、历史基因:成都城市变迁印记

满清进入中原以后,部分清军迁入四川,成为八旗贵族聚居之所,少城子弟的张扬之地;民国时期成为达官贵人建设公馆、民宅之地;解放后分配安置给国营单位职工居住;2003-2008年改造成为成都城市文化的会客厅。从两三百年的历程来看宽窄巷子打造了历史烙印。

二、建筑基因: 融合满清贵族风格,西洋流派,川西民居等风格于一体

1.少城时代:将北方的胡同搬到四川。宽巷子前身为兴仁胡同,窄巷子前身为太平胡同,井巷子前身为如意胡同。典型的北方胡同文化在四川扎根。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时代:除四合院式建筑、川西建筑外,还有民国建筑、中西合璧式建筑,涵盖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

3.成都会客厅时代:把院落改成餐饮、酒吧、酒店以及商业购物空间,营造出“闲在宽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的街区商业体验空间。

三、城市基因: 成都休闲生活,成都城市性格

宽宰巷子作为城市空间,其内部的生活内涵体现了典型成都人的城市性格以及休闲的人生态度,包括吃完以及人的性格的体现。比如茶馆、川剧等,都很好地传载了城市性格。

四、民俗基因:成都民俗荟萃地

宽窄巷子具有小吃、茶艺、川剧、茶耳、手工木梳等民俗基因。宽窄巷子在把生活空间打造成商业空间的同时,也引入了成都的地方民俗文化。

宽窄巷承接了成都的城市历史,城市性格和文化记忆。从历史传承角度,宽窄是一种精神、是传承,是适应,是变通,是自在,是包容。

院落生活:休闲成都的宽窄巷子生活

一、总体布局介绍

宽窄巷子项目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用通道连通,实现了人气,商业的互动,也显得非常人性化。在宽窄巷子两端分别设置了东广场和西广场,起到聚集人气的效果、提供促销场地等作用。步行街长约400米,宽巷子宽以6-7米居多,窄巷子宽度为4米,街巷距离适宜聚集人气。

二、宽窄巷子定位

宽窄巷子是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再现老成都的生活韵味。三条巷子各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体验氛围:宽巷子代表闲生活,是成都生活文化的展现;窄巷子是一种慢生活,体现院落文化;井巷子代表新生活,主要面向年轻人,体现的是市井文化、现代文化。

从时间维度看,宽窄巷子在不同时间段突出不同的主题。上午以“看”为主,看历史文化、街巷空间;中午以“吃”为主,吃处有成都映像、市井生活、茶马古道等;下午核心是品茶、休闲;晚上的核心是泡吧。

三、代表性介绍

1、宽巷子:主要突出“闲”。业态特征上以街面向消费为主,业态内容上也展示文化、购物为主。观颐,养生主题餐厅,提现成都的“吃”;四川味道,辣椒作坊,主营四川特色调味品、零食、展销合一;记忆四川,非遗集中展示空间,四川特色文化产业推广平台;恺庐,快乐自在的居住地,典型提现四川的生活态度。

2、窄巷子:讲究“品”,追求更深度的体验。业态上以茶馆、酒吧、非遗展示等为主,总体偏休闲功能有很强的圈子社交属性。少城记忆,典型的拥有两层楼的四合院落,以典型的非遗文化为主;星巴克,保留了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形式,并在其中融入星巴克咖啡独特的第三空间元素,体现休闲民居交流。

3、井巷子:以购物、市集和餐饮为主。休闲和零散购物类业态占比较大,整个街区消费档次趋于中档,人气不足,商家经营状况不佳。

院落记忆:宽窄巷子的少城记忆营造

一、建筑符号记忆(建筑风格)

1.院落:南方川西民居+北方满蒙文化,青砖、灰瓦、棕木。宽窄巷子内部新旧建筑混杂,约有20%的老建筑得以保留,40%进行更新,其余40%均为新建。既体现了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包含了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把胡同文化与成都的院落文化结合。

2.门头:砖门,简洁、大方、精致。从成都的墙可以看到明代和清代的建筑符号,不同的门头也体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比如以砖门头的形式出现,营造出庄重、宏伟、高大的视觉效果。小尺度砖门头多为次要院落,其门头形式简洁、大方,有一定的现代感,木门头整体尺度一般,但却十分精致、细腻,融入了众多传统元素,大院的文化和风格就是通过门头来表达出来。

3.细部特点:保护有价值的建筑、构筑物及建筑细部,木雕、石刻等,这些细节就是历史的载体。

二、非遗文化记忆

在“记忆四川”和很多非遗文化店中都会体现出当地扎染、银花丝制作技艺、糖画、道明竹编等非遗文化技艺,“非遗宽窄院”包涵“趣玩、技说、创意、味道”四大板块,这就是情景式商业的方式,以“非遗+平台+产业”为模式打造的院落非遗体验场景。

三、味蕾小吃记忆

糖油果子、钵钵鸡、夫妻肺片、三大炮……宽窄巷子的小吃可能没有小街小巷的地道,且价格会有点小贵,但宽窄巷子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这也是宽窄巷子所要承担的价格。

四、景观互动小品

景观小品——既有成都传统元素,又有现代艺术品点缀,传统与现代融合。不管是墙上的二维画(立体画),还是川剧的角色扮演,包括大熊猫的元素和木偶形象,这些景观都将成都历史IP文化通过雕塑或者小品的形式来进行了提炼和展示,让游客直观的感受到成都文化的氛围。

五、主题展览活动

为了让外来游客深度感受外来文化,就有了白夜主要是视觉、诗歌、电影类先锋展览和讲座活动,这些活动也是要围绕成都的生活、文化、习惯主题来向大家分享。

成都的城市记忆在“宽窄”之间:宽窄巷子的巷子、院子,是城市记忆的传承和表达,院子里用小吃、非遗、创意等去激活人们对成都城市的、院子的记忆。宽窄巷子就是抓住了成都特色小吃、非遗文化、川剧变脸、手工创意和一系列活动向游客进行展示传递,这就是宽窄巷子将当地文化挖掘出来的方式。

宽窄巷子中也有很多的名人文化、壁画展示和传教士等历史元素,宽窄巷子对这些历史元素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直接去做一个名人的院落或者文化的景点,而是将这些历史文化作为一个背景,通过商业的模式去活化文化,同时也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去活化。

但这也会有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现代化商业与民俗文化的融合而产生变化,失去了“童年”、“小时候”的味道和精髓,但是以我们看来,商业是一个基于市场和文化的流动性模式,商业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段里面会比较突出商业价值,这时候也会通过市场和政府将文化“拉回”,文化回归,文化和商业两者间本就是存在着矛盾。

那么如何去保存两者间的平衡?那就需要我们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城市记忆方面,宽窄巷子就没有太去过多的往原物保存、修复、保护的角度去传承,而是通过商业的模式去活化文化,传承文化。

院落商业:宽窄巷子的情景体验玩法

一、街巷门院关系

1. 街区---街道---门厅---院落,由各个巷子组成一个具有空间层次感的街区,比如浅层游览空间——街道,中层消费空间——门厅,深层体验空间——院落,从街区到街道,从街道到门厅,从门厅到院落,实现了由动-静的过渡,间层次鲜明,各具特色,使游客有步随景异的直观感受。宽窄巷子这种街巷门院的关系可能会作为未来休闲度假商业模式的一种形态。

2.街巷动线分析,宽窄巷子从空间转换上,通过入口、广场、街道来串联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一方面拓展了消费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三条巷子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人气、商业的互动,设计一条主街,然后再将主街人气分流到其他街巷,营造立体的业态生存空间。

3.从街巷尺度来看,街巷的尺度也会与游客体验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人流量有关。

4.抬高式树池、座椅、景观墙、移动商户,调节街道尺度,增加空间紧凑感。首先,宽窄巷子通过“绿化+树池”的方式增加了商街空间紧凑感,兼顾聚集人气,其次为了游客的体验感而增加了座椅,最后也添加了景观墙、网红打卡点、街边艺人吸引人气,聚集客流,这些方式都使宽窄巷子将生活街区营造成了具有商业氛围和深度体验感的街区。

二、院落业态植入

院落消费的休闲属性、体验属性、社交属性、专属属性。比如以餐饮消费为核心的餐厅、咖啡店、小吃店和酒吧,以酒店型消费的精品酒店和民宿,以文创、非遗为核心的书店形式,以文化消费为核心的邪院、艺术院落和展览展演,还有以互动景观和广场为主的公共活动消费,这五大类院落消费都体现了院落消费的四大属性,宽窄巷子院落的属性在今看来,非常符合休闲度假产业未来所发展的深度休闲消费方向和情景体验消费方向。

三、生态绿化营造

宽窄巷子在生态绿化营造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宽窄巷子中很多都是一个门店挨着一个门店的街道形式,这种形式大多是现代商业街道的模式,但是在宽窄巷子利用树池、高大树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营造生态感,弱化现代商业氛围,也给游客提供了休息场地和遮阴地点,有效降低门店室内温度,垂直绿化带也给街区营造了整体生态感。

四、移动商业设置

移动商业窗口不仅是一个小型移动售卖点,也是一个小型的文化展示窗口,更是一个与消费者产生互动和体验的窗口。院落形式的缺点就是展示空间场地有限,游客在室外公共空间的体验度会有所降低,那么移动商业窗口点的设计就会弥补这一缺点,将主力店的消费空间放在店内,通过门口的移动窗口展示将游客吸引到店内,增加游客逗留时间,调节游客节奏。

五、日常活动运营

1.宽窄茶会。成都人爱喝茶,成都茶文化也是非常丰富,成都茶文化已经是成都休闲文化的一种体现,所以每年3-4月宽窄巷子推出以“宽窄茶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宽窄茶会”成为成都茶文化名片、成为新的茶文化发生地,让游客在宽窄巷子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成都休闲生活方式。

2.街头音乐节。街头形式的小型音乐会也会调动人群的活跃性,增加游客体验的新鲜感和活力感。宽窄巷子也陆续举办了“宽窄街头音乐季”、“夏日复苏 乐动宽窄”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街头音乐搭建展示平台,使宽窄巷子成为成都音乐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3.宽窄巷子跨年摇滚音乐会。这个音乐会是成都原创音乐活动中的演出活动品牌,在全国各地众多的音乐节中占有重要地位。

4.宽窄讲堂。成都的宽窄巷子中有很多名人,所以宽窄巷子也会定期的开展一些以生活、建筑、历史、人文为核心的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

5.井巷子市集。这是以井巷子市集为主来举办大型主题活动和小型主体活动,将这些文化市集活动作为以后吸引文化创意创作人士的一大热点,2012年元旦,宽窄巷子重磅推出“井巷子市集*iMART创意市集专场”,打造了西南首次综合性的顶级创意市集交流活动,这有可能会成为今后产业人才的孵化点。

六、院落商业方法论

院落商业更多的偏向社交和深层互动交流的属性,由此也会与人的联系会更加的紧密,这也是与传统的商业街区不一样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去构建一个新的商业社会和院子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去形成一个院落式情景体验空间。

七、宽窄巷子的得与失

1. 院落功能转换,独特的院落经济:一方面充分的体现老成都休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院落旧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将得到置换和丰富,向以“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功能转变,更为适合休闲度假的旅游。

2. 院落建筑记忆新旧融合:通过保留部分老建筑、翻新部分建筑,新建部分建筑的方式,既有了崭新的面貌,又融合了老川西和欧式的风格。

3.街巷院落尺度的设计思路:以树池、座椅、景观墙、移动商户,调节街道尺度,增加空间紧凑感。店铺大门、橱窗、景观按照1:1:2的比例搭配,营造较好的视觉效果。

4.院落商业运营的业态布局:合理的商业业态布局以及“政府、公司、商户”三位一体的运营保障机制,很好的实现了宽窄巷子的商业盈利。

关于井巷子人气不足问题,对于商业街区来说,不可能每条街的人流量都大,有静有动。从宽巷子到窄巷子,再到井巷子,其人流是一层一层的细分。井巷子人气不足,是一个很自然的状态,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每条街道,没必要做到人潮涌动,它只需要满足某一部分人群,能够与主街形成良性的互动,或者形成主街的补充,其实也会发展地很好。

作者:李关平,南开大学哲学系美学硕士,乡村美学倡导者,游学筹智会活动发起人,专注于乡村度假、产业文旅、康养旅游咨询与设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