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铮,跌宕起伏40年

黄铮,今年40岁。

然而仅仅40岁的他却宣布"退休"。

黄铮过去的40年从普通小学开始、高中逆袭、保送出国、Google上班、贵人提携、创业失败、到最后上市"首富"结束,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我们希望此文深刻记录有血有肉的真实黄铮的模样。

求学:能拿第一,绝不拿第二。

普通人的学霸逆袭。

1980年,黄铮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生活条件不够优越,但是从小黄铮就天资聪颖,学习方面非常有天赋黄峥小学就读于杭州市郊一所普通的小学,成绩优异,每次考试几乎稳拿第一。更为不易的是年纪尚幼的他给自己定了目标:能拿第一,绝不拿第二。

黄峥的老师发现他是读书的种子,在报考中学时,指点他报考杭州外国语学校。当时杭州外国语学校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自然也难不倒黄峥,他轻轻松松地考进了学校,成为他所在的小学前后9年唯一考入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1998年,黄峥从杭州外国语学校顺利毕业,并直接保送到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攻读计算机专业,里面的学生个个都是牛人,他在里面主修计算机专业。

浙大读书期间,黄峥凭过硬技术实力成为学校风云人物,甚至在互联网圈内也有一席之地。大四的时候有一位自称网易丁磊的人通过MSN联系黄铮,请教计算机算法的BUG,黄峥欣然帮他解决了。二人虽然素未谋面,但几次接触下来,却也结下了深厚友谊,这也为后来黄铮创业逆袭埋下了种子。

2002年,黄峥成功申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研究生。该校有"公立常春藤"之称,是美国中西部知名十大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就这样,黄峥踏上了国外求学之路。黄峥到美国读书期间,经丁磊认识了"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此时的丁磊已手握75亿元的身价登顶中国首富,段永平也是步步高高位离场实现财务自由。

段永平

黄铮与段永平同是浙大校友。两人相识之后,段永平十分欣赏这个还在读书的学生娃,肯学,机灵,懂互联网。麦迪逊分校离段永平的家不远,空闲时,黄峥就会去段永平家里交流学习。从这开始,段永平算是成为黄铮未来后半生的人生导师,黄峥更是被称为段永平的第四个徒弟。

多年以后黄铮却在拼多多招聘会总结道: "从小到大我都是学校的第一名,目标导向太明确,在追求第一上,在努力做一个好学生上浪费了过多的时间。"

工作:荣归故里黄铮还要和巴菲特共餐

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2004年,黄峥从麦迪逊分校硕士毕业。刚毕业的黄铮,同时收到微软和谷歌两家公司的入职邀请。2004年的微软如日中天,彼时Google只是一个未上市的小公司,广告竞价变现模式也饱受质疑,如何选择是踏入社会的第一道选择题。黄铮听取段永平建议,选择了更具备创新精神的Google,因为公司小,更容易全面的学习东西,感受创业的气息。

入职Google后先后任职产品经理和程序技术等职位,每天看到的是创新的激情,创业的巨大变化和企业一直保持的高速发展。后来谷歌上市,让黄峥拥有了百万美元的身家。这个时候的黄铮才是刚出社会不久的懵懂青年,但是Google的"企业文化"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也让黄铮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这一时期的认知沉淀也对黄铮后来的创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巴菲特

2006年,功成名就的黄铮随李开复一起回国,创立谷歌中国。同年,年仅26岁的黄铮因为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成为国内轰动一时的"知名人物"。原来段永平在eBay上以62.02万美元拍下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成为首位与股神共进午餐的华人。当时段永平可以额外多带一个人共同赴宴,恰恰这个人就是少年黄铮。

出道即巅峰的黄铮短短时间不仅收获了财务自由,"外企光环"、更有股神加持、真可谓名利双收。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的美好,岂不知黄铮的"波澜"生活才刚刚开始。

创业: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野马终究要脱缰。

2007年,黄铮挣脱Google中国镣铐,投身创业大军。

第一次创业的黄铮做了一家"欧酷网"主营步步高电子教育产品和OPPO蓝光播放机,由"人生导师"段永平支持,步步高实际控股。创立之初就发展迅速,仅用3年就实现了6000万GMV。

一转眼,到了2010年。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SZ.002024)发布201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苏宁合计新开连锁店408家,实现营业总收入75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82%。

苏宁

2011年3月下旬,来自"京东聘请的投资银行"的一份简报显示,京东商城2011 年的营业收入(不含POP平台)为34亿美元(约合210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外界宣称的30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仅为5.5%,当年亏损为1.8 亿美元(约合11.3亿元人民币)。

不管是苏宁的755亿还是京东的营收破百亿,都已远不是欧酷网能所力敌的对手。巨头效应已经全面渗透到3C数码全链路,从创业角度,欧酷网已经错失了3C电商最大的窗口期,也就是说不具备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再三权衡后欧酷网整体打包出售给兰亭集势,这里要说的是兰亭集势老板郭去疾也是当年谷歌中国核心成员。有些时候不得不说圈子真的很重要!

第二次创业是"复合创业",一份精力两个事情。2010年创办乐其,主营业务是天猫和京东店铺代运营,从店铺运营、选品、仓储物物流、到最后的售后服务一条龙全深度服务。从一定角度来看,乐其是欧酷网的延续,因为团队做过自有电商平台,十分清楚电商平台内在运营逻辑和体系,同时也为拼多多前身拼好货锻炼了团队运营和后端供应链。

如果没有乐其,就不会有未来的拼好货更不会有拼多多的诞生。但是电商代运营是一个又辛苦又不赚钱的事情,同期黄铮参与创办了一家名叫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游戏公司,公司主营"从事海外游戏自研、发行、代理等业务公司,主要游戏有《夜夜三国》、《风流三国》、《女神之剑》、《我的学妹不可能这么萌》等出海游戏。

进入2015年,靠上述几个经典游戏赚得盆满钵满的"寻梦游戏",并不满足在游戏上赚点小钱。另一公开的说法是,此前一年,患中耳炎休息了9个月的黄峥,有了时间静下来思考。他发现,"移动端正在迅猛改变人们的生活"。黄峥决心进军社交电商领域。

说干就干,20多个上海寻梦游戏的骨干被抽调出来去干社交电商,2015年4月,拼好货上线。拼好货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订单峰值就近100万,短时间高速增长的背后秘密是拼好货的简单创新玩法,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邀请好友参团,达到规定人数时,拼单即可生效。其实本质就是零售渠道中的用户集中采购,然后给予"批发价"模式。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发不出货、爆仓、水果损坏、无法退货退款等等。

面对困境,黄铮进一步押注,立马整合乐其资源,尤其是代运营体系内的全国仓储系统并入,迅速解决用户投诉最多的物流供应链问题,

2015年年底,拼好货拿到高榕投资与IDG两大投资方的千万美金级B轮融资。

自此,黄铮电商创业进入高速公路。

成功:拼出好未来,高光隐退大智慧

拼好货从开始的单一粗暴模式切入,如何快速成长规模化是当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当时有2个选择,继续保持单一模式继续扩大品类,但是显而易见不管是营业规模还是用户粘性都会巨差,很难有质的提升。另外一种就是成为平台,像初期的淘宝一样,电商平台,把拼好货模式作为服务赋能给商家。

寻梦游戏公司迅速组织技术团队进行开发,也就是后来的"搅局者"拼多多上线。2016年9月,拼多多与拼好货宣布合并,同年10月10日,拼多多周年庆单日交易额超过1亿元。

拼多多的用户角度分析来看:拼多多的用户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主动发起团购的团长;一类收到邀请的参团人员;另外一类是平台商家。

拼多多用户

拼多多产品本质其实天猫聚划算,淘宝9.9如出一辙,只不过是阿里做大之后忘记初心,一心发展天猫和重塑品质生活心智,从而忘记了是靠谁起的家,谁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购买他们。

拼多多产品

我们"马后炮"的回顾拼多多的成功,其实就是把一个流量/用户运营玩法做透做大,初期并没有像其他电商平台,选择大而全,搞噱头做眼花缭乱促销。而是李乐其后端供应链选品能力+寻梦游戏对流量采买运营的理解,运营用户,"利诱"消费者在熟人圈内拉人头,迅速流量增长,这也侧面说明了拼多多的成功绝大部分功劳来源于微信与中国下沉市场的互联网化和消费升级,如果没有微信的熟人社交,全民渗透的流量载体,拼多多也不可以成长的这么快。

黄铮曾说过:"我们不认为进来的所有用户都是我们的,始终试图寻找适合这个玩法的用户。"仅凭这一点的确就让普通电商公司望尘莫及。在黄峥看来,拼多多要创造不一样的购物形态,而不是像拼好货那样强调垂直领域的购物体验。这是两者本质身上的区别。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证券代码为"PDD"发行价19美元,市值达到240亿美元。短短的不到3年时间,拼多多从0造就了一个市值超240亿美金,人民币市值破千亿的巨型独角兽出来,这种互联网奇迹只能在今天发生,也只能在中国发生。

黄峥在上海现场做主题演讲时表示:希望拼多多能够辐射全球,让新电商这一模式为全球所用,并表示这是为什么拼多多创新选择在上海和纽约两地同时敲钟的原因。

拼多多的成长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假货"之名一直广为人知,最严重的的是2016年4月,拼多多先后在4万多个供应商中发现几十家卖假货的供应商,并冻结其货款。因为牵扯到了商家的利益,一些员工曾受到恐吓和袭击,甚至连黄峥都一度被人跟踪。

尽管如此,黄峥依然没有动摇打假的决心。然而,黄峥仍然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除了质疑假货,低价下沉策略也成为大家抨击的话题。无数人给拼多多贴上"low"的标签,咒骂它不是消费升级,而是消费降级。外界的质疑让黄峥委屈,事后他冷静地回应道:

"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

百亿补贴

为了摘掉"假货"之名,2019年618前夕,当时不满4周岁的拼多多,针对品牌商品进行大额补贴,提出"百亿补贴"计划,以培养自家用户购买品牌货的习惯。单季亏损近19亿元,账面现金资产不到400亿,这一策略无疑是一场豪赌。黄峥赌赢了。截止到3月底,拼多多活跃买家达到6.3亿,直逼淘宝,较一年前净增加1.8亿;股价也从20美元左右上涨至现在的78美元,市值超过930亿美元。

拼多多的巨大成功让竞争对手纷纷跟进。去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天猫、苏宁推出了各自版本的"百亿补贴"。聚划算更是完全对标拼多多,在12月将"百亿补贴"作为长期营销策略上线。简单粗暴的"直降",没有眼花缭乱的满减、店铺优惠、定金膨胀等高等数学题,"鲶鱼效应"让中国整个互联网电商为之一振。

"百亿补贴"和一二线城市争夺战已在阿里、京东、苏宁、拼多多四家巨头之间展开,拼多多是否适合一二线品质电商?拼多多的拼到底能否让更多人接受?拼多多对供应链的优势从中小工厂过渡到品牌旗舰还能否施行?这些问题都没有结论。

2020年7月1日拼多多宣布组织架构升级,公司创始人黄峥卸任公司CEO,由公司原CTO陈磊接任CEO一职,黄峥继续担任董事长,此举一定程度上被外部解读为"黄铮退休"。2020年的黄铮,才40岁,40而退,是退到幕后还是另有所谋?拼多多官方消息黄铮将致力于更宏大的格局,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用黄峥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努力从制度层面推进拼多多再上台阶,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公众机构。"

马云、刘强东、黄铮

其实创始人"退休"在互联网巨头公司里较为常见,2019年9月10日,55岁的马云正式从阿里巴巴退休。刘强东也同年宣布卸任京东的领导职务。2018年11月17日,在今日头条举办的生机大会上,陈林作为今日头条CEO首次对外亮相,原CEO张一鸣已经卸任。国外巨头Google创始人46岁的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早在209年12月4日,宣布辞去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首席执行官和总裁的职务,谷歌现任首席执行官47岁的尔·皮查伊担任字母表的新首席执行官。

但是马云退休是背后有阿里的合伙人体制,张一鸣"退休"是背后头条强大自我增长基因,仅仅5岁的拼多多"失去"黄铮到底能否安稳过渡,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黄铮,40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最后取得的成就,令所有人惊叹。

不虚此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