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 | 菩提达摩

晋宋时期,海上丝路已经连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和印度大陆沿海的港口,从事国际贸易的商船,载着香料、白绢等货物,往来其间。

东土初祖:菩提达摩

南朝宋时,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的,最有影响的高僧当属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公认的东土初祖,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菩提达摩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印度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来得到天竺禅师般若多罗的赏识,跟随般若多罗尊者修习禅法。当般若多罗尊者认为,达摩已经习得法要时,便建议他前往中国传法。

元人绘制《达摩像》

达摩对中国禅宗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过,他最初来到中国时的历史记录,已经很模糊了。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早对达摩的描述在《洛阳伽蓝记》中:他是一位年长而虔诚的佛教徒,因惊叹于永宁寺的庄严肃穆而口唱南无,合掌连日。《续高僧传》对达摩生平的轨迹有一个简略的概述,大致是说,达摩泛海而来,在广州登录,先在中国的南方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由南入北,在北方传授“二入四行”禅法。

杨鸿勋手绘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图

(图片源自网络)

达摩在世时,为禅宗在中国的发展播下了种子。在达摩离开之后,随着中国禅宗的发展,与达摩相关的故事越来越丰富,达摩逐渐成为了一个传奇。这些传奇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达摩祖师的景仰,身为佛教徒,我们不能轻视这些传奇及其背后的意义。

■ 达摩传说与禅

我们常常听说的达摩传奇,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僧人传记的范畴。更多时候,世人印象中的达摩代表着一种完美的禅师典范,甚至,在中国古代的许多文人画作品中,达摩的形象被直接用来表达“禅”本身的意境。

这是明宪宗朱见深绘制的《达摩图》,描述的是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传说,达摩曾会见梁武帝,武帝不无自得地问道:“我自即位以来,写经、造寺、度僧无数,功德如何?”达摩却答没有功德。真正功德是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无法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的。与达摩几番对话下来,武帝始终不得要领,两人面谈不契,竟不欢而散。后来,梁武帝在宝志公禅师的开示有所悔悟,即刻派人追回达摩。在江边,达摩见有人赶来,随手便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北上而去。这就是“一苇渡江”的故事。

故事是后人附会而来,而历来文人画家之所以对此津津乐道,其实是被故事中超然世俗的禅师风度所打动了。

传说中,达摩“一苇渡江”之后,在北方开始了长达九年的面壁参禅,这一题材亦常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禅意画中,比如这幅明人吴彬绘制的《达摩图轴》,描绘的就是这一画面。

禅原是音译“禅那”的简称,鸠摩罗什译为“思维修”,运用思维活动修持的意思;玄奘译作“静虑”,可理解为宁静安详地深思。画家用达摩面壁坐禅的形象,来表达思维修和静虑的意境。

达摩面壁参禅的故事或源自达摩“壁观”法门,过去,不少人对“壁观”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解读成一种面壁思考的行为。那么,达摩倡导的禅法到底是怎样的呢?

■ “壁观”与“二入四行”

达摩倡导的禅法称为“二入四行”禅法,是以“璧观”法门为中心的。据《续高僧传》,达摩有感于弟子道育、慧可二人多年来精进不懈的修行之心,便将此修行法门教授于他们。

根据《景德传灯录》的注解,“壁观”是心如墙壁的意思,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唐代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亦载:“达摩以璧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所谓“入道”,是趣入菩提道。“二入四行”中的二入,说的就是两种趣入菩提道的方法:理入、行入。前者是悟理,后者是修行。理入是见道,见道之后依然要修行,依然要行入。

行入可以为分为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法行,称为“四行”。报怨行是说修行人在行事或生活中受苦时,应当知道此苦是自己过去业报所致,不怨天尤人。随缘行是说修行人在行事过程中体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无所求行就是在实际行事中无求无愿,安心无为,也就是体证“涅槃寂静”的真理。法行则是在行事中体证大乘般若法性本净、本空之理,而法行又是“四行”之根本。

达摩的禅法对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代代衣钵传承,得遇六祖惠能现世后,禅宗一脉高僧辈出,那就是另一部传奇了。

编辑 | 传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