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女人到了30岁,心里都会咯噔一下。
于是一部取景在上海,明星云集、展示三位30岁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遭遇多重压力的都市情感剧《三十而已》成了爆款,开播一周多天天都登上热搜榜,豆瓣的评分高达8.2;另一边,湖南卫视《乘风破浪的姐姐》因聚焦30位30+女艺人的舞台表现力及私下不为人知的一面,更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热点话题。
抛开八卦话题,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惑:30岁,真是人人自危的年龄吗?
《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到了三十岁呢,好像大家突然就会着急要买房子,存金子,生孩子,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统称,叫后路。”
“三十得干成点事,因为老天爷是最公平的,在每个人的三十岁都准备了一个特别好的机遇,抓住了就立住了,抓不住就一路下坡而去。”
“最先感到三十将至的,也许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不是精神,而是物质!比起情感的不安,物质的困顿才时时刻刻勒着你的脖子,没有了二十岁的洒脱肆意,没有过四十岁的云淡风轻,三十岁,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危机也是转机,太稳定了反而会让人松懈。”“到了这个年纪,还要和大家一起比较,还要被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人,去审判自己”……
从《三十而已》里的钟晓芹、顾佳到《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郑希怡,姐姐们金句频出,句句扎心,扎30岁人群早已焦虑不已疲惫不堪的心。
电视剧和真人秀难免有一些被夸大的戏剧冲突,但能得到评论界和普通观众的双重认可,大抵还是因为它们演绎的全是最真切的故事。
《三十而已》里有三位主角:
江疏影饰演一个小城里来的在上海拼搏了八年的奢侈品销售员,职场潜规则,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大龄单身,爸妈催婚,在大城市没有归属感,对未来迷茫;
童谣饰演的顾佳,全职妈妈,丈夫经营着一家烟花公司,但是里面顾佳的功劳不能磨灭,丈夫许幻山的公司能够做强做大到今天,离不开她的出谋划策和掌控全局,家庭和事业她最终该如何选择?
毛晓彤饰演的钟晓芹是最像你我身边人的那个小女人,嫁给工作平凡的老公,过着平凡安静的生活,然而因为一个意外降临的小生命,让她从此改变了对婚姻对家庭的看法。
几位主角的好日子正在慢慢离开,矛盾正在展开,也是,我们想要看的是这个年纪面对的压力和困难,而不是看她们有多么幸福。
《三十而已》海报
另一边,《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则是充满了有着各种娱乐圈毛病的“戏精们”,她们有些人有公主病,有些人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有些人盲目自信,但她们都铆足了想证明自己。
无论是丝毫不加遮掩的真性情流露,还是满脑子表情管理、动作管理,每句话都用上各种小心思,全都是你我在社会上每天都能看到的那些为了生存和生活努力营业的面孔。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充满了“戏精们”
其实无论男女,30岁,这都是一个让人焦虑的数字。30岁,仿佛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挂在职场人头上,除了鞭策着职场人不断往前奔跑不敢停步,同时也让职场人对自己的工作和自身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三十而已,到底是乘风破浪还是死在沙滩上,其实更多是取决于我们对“立”有着什么样的态度。
声音一:
30岁缺乏创意、毫无热情、立不起来
30岁,在很多10几20岁人的眼里,应该是已经有车有房有事业的大好时光,有相对自由又待遇丰厚的工作,大房子,懂你的爱人,三五个死党周末相约着喝酒逛街看电影打球,父母健康,孩子懂事,成绩也还行,邻居、同事也是每天对你笑脸盈盈……
但现实是什么?尤其在疫情之后,行业结构的变化让步入30岁的人压力更大。每周996,租着30多平米的一室户,快迟到了,打个车上班都要计算半天怎么更省钱,车厘子买不买还要纠结半小时,不敢过任何节日,因为要给爱人买礼物,同事间勾心斗角,不敢随便生病……
电视剧或是综艺将30岁这个数字单独拎出来做文章,本就意味着30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坎。这个年纪的人,似乎拥有很多,仔细计算,却又一无所有。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局限,要迈出转折的一步,却也感觉到有心无力。
就在《三十而已》热播之前不久,知乎上一个问题也引发了几千人的回复:“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35岁以下,那35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问题下面,写着各式各样的中年故事。
这个问题下面,有2543个回答
有人从北京行业前十的公司辞职回家,结果因为年龄,被远远不如上家的所有老家企业拒收;有人年近中年工资太低,只能辞职开滴滴;有人在24小时便利店打工上夜班;有人被公司边缘化,39岁开始周末跑闪送补贴家用;不仅35岁以上的求职者处处碰壁,就算已经有工作的人,35岁也要面临丢掉饭碗的风险。
一位用人单位的老板则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这种年龄危机的根源是知识结构、工作效率和体力与公司发展需求不匹配。职场人到了30岁,来自自身体力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压迫,注定他们势必要比年轻人身体不经造、工资要求高。我不太想要招35岁以上的员工,还因为他们缺乏创意、创新,精力不够,人会油,35岁以上的人缺乏对新事物的热情和学习能力。”
美国职场调查机构PayScale数据显示,苹果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Google的是30岁,而Facebook的只有29岁。在中国,这个数字更小,因为中国的经济在最近几年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行业,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
年轻人在求职市场更受青睐
一位今年正好30岁, 4月份 下岗的建筑设计系硕士生告诉我们,在他看来,年龄有双重意义,一个是 社会意义 ,一个是 生理意义 。 对他而言,他已经决定不会结婚不会有小孩,人生不会进入下一阶段,所以年龄的社会意义对他可有可无; 但年龄的生理意义似乎对他影响颇大: “我很明显地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每天在衰老。 ”
他承认对于自己的职业来说,年龄真的具有一定限制作用,但这个限制并不是指生理上、体力上的局限,或者说自己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而是工作的效率。
“年龄问题本质是时间问题,本质是效率问题,关键是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给自己升级。之所以会在意年龄,引发人到中年的这种焦虑感,就是因为你的时间利用有问题。
“就比如说跟同龄人,大家同样是用了30年的时间,有的人到了一定的高度,有的人没有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你这30年怎么利用的问题。有没有在这30年内提升你的效率,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你自己的能力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所以大家才会去焦虑。
“社会意义上来说,人们会对你有判断,你20岁应该是什么样?30岁应该是什么样?40岁是什么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就是因为大家觉得你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一定要有成效,但这其实是一个常规看法。
“你为什么要到30才而立呢?如果你压缩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你在20岁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而立呢?为什么我们会批判一些人到30的时候不而立呢,就是因为他在之前,没有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效率,在他人生的那个阶段,没有把自己提升起来,他立不住,所以大家就会批评他。也因为如此,30岁的人应该焦虑。”
声音二:
焦虑随时都在 ,了解自我才是立的本质
以此类推,20岁和40岁的人也应该焦虑。30岁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到过“三十而立”常被人误读,原意中的“立”并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指是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三十岁并不代表着你一定是有家有室,事业有成,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去学习、去充实,去爱人和爱己,才是真正的而立。
蒋勋先生曾这样说:“三十岁上下的我,想的不是自己怎么开始稳定的生活,而是我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能不能拔河得更久。如果你问我对‘三十而立’的诠释是什么?我觉得是回来做自己。三十岁以后还不知道做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会很辛苦,你的榜样永远是别人。”
在过去,我们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受到大众价值观的影响,它们告诉我们应该二十多岁就结婚,这样的人生范式才是标准的、完善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十岁的自己,对生活和未来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或者说,三十的人们,才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再人云亦云,具备不以年龄为物喜为己悲的生活方式和蓬勃向上的价值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十而立”。
无论何时,总有无数新鲜的血肉,前赴后继地来燃烧青春,为企业奉献自己,与其说30岁有着莫大的危机感,不如说从你步入职场,就应该开始焦虑了。
从步入职场开始,焦虑就一直存在
“知识焦虑一直都在,不过思考与行动二者的占比决定了你的焦虑程度。危机从出生就有了,大概率就普通人、普通颜值、普通家庭,所以从出生就面临着危机了。只是现实更为残酷,到了中年,资本就开始嫌弃了。”知乎上一位网友如是说。
“我快45岁了,相比较35岁,反而危机感不那么强了。尽管从现实情况来讲,我目前的状态应该比35岁有更大的潜在的风险。危机感有的,但在合理范围之内。这种危机感,催生的不是焦虑和浮躁,而是前进的动力。我想,这是岁月带给我的成长。在经历过几次失业、经历过没钱的挣扎、经历过对人性的狭隘从无知到清醒的认知后,你的身体里,会催生出不可思议的力量,耐受性和抗压性相应的也跟着稳定和增强。最重要的,对自己更了解,对支配天地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更加清晰。40岁后,面对危机感,相比较于35岁,更笃定和自信。“知乎上一位名为魔都土匪媛的网友说。
后记:
吴晓波在一篇文章里说:“我们是被焦虑统治的一代,我们的人生与国家一样,一直发育在一个巨大的、不确定的繁荣中。”
行业结构的调整、市场需求的萎缩,让越来越多的人面对职业生涯的巨大压力,正是因为太多不确定,让步入三十的人变得那么焦虑,全世界都在把30岁拎出来说事情,好像29岁还可以被原谅一切的人,到了30岁就生而过错了,一旦跨越这种不确定,也许焦虑感便会慢慢淡去。
不过,就算你依旧保持着焦虑感,那也没关系,因为人生从多少岁开始都只是开始,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自己相处。
30岁,不过是一个年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