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动的、蓬勃的夏季,有人行于碧水溪畔,有人抱得山林雅趣,有人坐观静等钓钩,有人扶栏慢听夜雨,竟都不觉无趣。因了山、河、园、桥、田、屋交互,方能凑泊出横经是古意,竖纬是新奇的白马镇。
白马镇,位于浙江省浦江县东部,近年来,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卫生镇、省级生态镇、市级中心镇,荣获全国关工委先进集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等。这里,乡村振兴、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美丽乡村长效治理均走在浦江县前列,缘何如此?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美丽“密码”。
“全视角”规划有力——
登高方能望远。该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余党政班子为成员的美丽白马工作小组,秉持既有“外在”,又有“内核”,更有“特色”的理念,有序实施集镇区发展和行政村创建的规划工作。
在集镇区,传承历史、协调美观。坚持以“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为要求,聚焦“一江、两溪、三村、四街”,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既突出保护街巷肌理、历史遗存,又注重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提档升级,争创美丽城镇、省级景区镇,着力提升镇域品质,优化营商环境。
在行政村,因地制宜、各美其美。“今年,10万余斤白沙枇杷几乎售罄,带动村民收入达200余万元。”旌坞村支部书记贾连明欣喜表示,该村独特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营养丰富、清甜爽口的枇杷。这两年,旌坞村精准施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良好效益,是浦江县“枇杷之乡”。为充分实现各村特色,白马镇对环境卫生示范村庄、美丽庭院村庄、美丽宜居村庄、文明村庄、森林村庄、旅游村庄和星级村庄创建进行同谋划、同部署,要求立足“一村一品”,积极整合资源,注重特色挖掘,形成鲜明建设主题。
“绣花针”治理精细——
从“盆景”到“风景”,得益于细处着眼、实处着力的“绣花般”功夫,白马镇逐渐铺出裁景成画、入目皆美的光景。
建,精准创建。351国道的永丰村出口,诚信公园引人注目。园内草木葱荣,游廊雅致,完善配备多种健身器材,科学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民主法治等丰富内容。徜徉其中,生态美和人文美迎面而来。“‘绣花’贵在精准,充分利用原有的公共空间,在重要节点、路段打造小而精、秀而美的景观,融入党建、文化、主流价值等元素,让美丽增效。”镇主要领导表示,创建有亮点,有乡愁,有传承,有故事,才能令人向往。
治,多措治理。自上而下凝结推进合力,各项整治工作快速、有序铺开。
专职保洁促全域美丽。6月,该镇推行多岗合一,19个行政村的“美丽白马”专职保洁员正式上任,负责河道、田园、公路、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工作巡查、整改,成为美丽“大管家”。同时,依据考核办法,由镇每年安排60余万元用于每季专项资金发放,既减轻各村财政压力,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划行规市促产业集聚。坚持规范与效益并举,在位于集镇区的五丰村兴建专业功能市场,将原本杂乱无章、占道经营、垃圾乱扔的马路集市或日常零散、无序的流动摊贩,重新科学划分为水果、五金、家具、苗木、杂货等进行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摊贩实行分类设置、属地管理后,能增强良性竞争,提升市场品质。”镇交通负责人介绍,自规范以来,不仅极大消除安全隐患,而且不断激活地摊经济。
文明创建促时代新风。针对“扔烟蒂”、“车乱开”、“乱张贴”等难点问题,广泛宣传教育引导,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切实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美丽白马建设全局,确保内外兼修提升宜居水平。今年,累计安装公益广告牌200余个,集中整治8次。
管,长效管护。美丽创建要一抓到底,更需久久为功。该镇联防共管,切实达到固根本、管长远、惠民生的治理目标。
强化“党建+”制度优势。闲坐在夏张村的水榭长廊,看蜻蜓点水,看云卷云舒,诗情画意就涌上心头。曾经,基层组织建设薄弱、门前屋后脏乱差的“精神贫穷村”,如今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引得省、市、县外多地考察团8000余人参观取经,成功创建浙江省垃圾分类示范村等。蝶变来之不易,村支部书记张三定介绍,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深做细“党建”和“发展”两篇文章,才使得村庄 “旧貌换新颜”。特别是垃圾分类工作,强化党员联系农户制度,若农户分类不到位,联系该农户的党员要扣10分,如果一年扣分连续达到40分以上,则该党员组织关系将转入乡镇整改。当前,白马镇各村对标夏张,均已形成“自查督查复查”的三查格局,成效与党员干部先进性考评相挂钩,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环境卫生制度化。
强化“一张网”智慧管理。“在老浦郑路xx处有窨井盖破损,请相关部门解决。”信息上传25分钟后,通过实地查看、对接协调,破损的窨井盖已修复完成,整个过程“快、准、细”。据悉,该镇以四个平台为中枢,一线执法人员或网格员通过APP终端,及时发现、快速上报信息,突出数据共享,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监管体系,有效解决镇村各类“乱象”。
强化“好家风”结果运用。“傅继来本月获选浦江好人,根据细则可加20分。”“傅xx垃圾分类不到位,要扣5分。”近日,该镇各村正有序推进第二季度农户“好家风”考核,并逐步发布家风指数。思想是先导,群众是主体。与银行授信相结合,与社会管理相挂钩,或与集体福利相联系的“好家风”建设,让“他人管治”逐步转变为“村民自治”,激发人人共建共享的主动性、积极性。“现在,群众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于镇村重点工作也十分配合。”有村主职干部感慨,强化好家风结果运用,民风向善向上的氛围愈发浓厚。
“铁肩膀”担当作为——
白马镇狠抓集镇、乡村、庭院、田园、水域、路域等美丽建设,实现垃圾分类走前列,环境卫生立排头,无一村被列为黄牌警告村,这得益于担当实干的干部作风。
督办到位,件件落实。2019年4月,为巩固集中整治成果,切实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该镇参照县职能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每月对日常保洁、卫生死角、源头分类等九方面进行对标考评,时刻绷紧了村干部的思想之弦。同时,以“白马镇督查考评交办群”为线上载体,又以镇村干部实地整治为线下主力,形成了“双线互动、挂单销号、立行立改”的工作模式。6月份以来,已累计整改“脏乱差”达2000余处,清运门前屋后杂物300余车。
奖惩并举,项项兑现。干有具体标准,评有清晰尺度,白马镇研究制定《村级班子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为担当作为撑腰鼓劲,让畏难懈怠无处藏身。在每季度考核中,该镇下达28万元村集体工作经费,对综合排名前五名的行政村予以奖励,兑现资金由10万元至2万元不等。反之,则扣发村主职干部、村监委会主任相应绩效考核金(每次3000元至500元),屡居末位的将由镇纪委进行诫勉谈话或停职处理。
“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下的常态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推动生活垃圾治理取得实效。”“要持之以恒推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再提升,保持好绿水青山、整洁有序、如诗如画的生态底色。”“......”言犹在耳,催人奋进。下一步,白马镇将紧紧围绕浙江省浦江县“水晶之都、诗画浦江”工作部署要求,提高认识、全面落实,朝着美丽愿景奋力奔跑,为誓夺大禹金鼎,打造垃圾分类金名片,巩固美丽乡村示范县,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等贡献白马力量。
(通讯员:郑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