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甘谷】王勇:走进马来西亚的甘谷木雕艺人

【图说甘谷】王勇:走进马来西亚的甘谷木雕艺人

文:王琪 摄影:李春

编辑【图说甘谷】

导读:甘谷60多万人能够有机会出国的人并不多见;尤其是作为农民,出国的更是少的可怜。但是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跨过大洋彼岸,用中国传统的木雕技艺,为马来西亚传经送宝的年轻人。他,就是甘谷木雕传承人——王勇。

《图说甘谷》今天特意走进王勇的木雕工作室,拍摄了他们工作的照片,同时节选了甘谷县作家协会主席王琪写的文章,以飨网友。目的是让网友在字里行间和照片中,了解甘谷木雕的历史文化和艺人王勇的内心世界。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土木结构的房屋逐渐被砖混结构代替,手工家俱逐渐被机制家俱代替。木匠也就渐渐门庭冷落、生意萧条了起来。这真有点造化弄人的味道。当初他与木头打交道,是迫于生计。如今,当他真正爱上木头时,木头却又要抛弃他。好在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却又打开了另一扇门。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勇结识了甘谷华夏古建筑艺术公司的木雕艺人何遂保,何老师为他打开了一扇木雕世界的大门,古老神奇的木雕艺术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那些他曾经认为只能做桌椅门窗的木头,竟然还能雕刻出如此精美的花鸟、走兽、风景、人物,那些木雕作品的立体之美、工艺之巧令他陶醉,让他痴迷,他深深地爱上了木雕艺术。于是他来到古建艺术公司,拜何遂保老师为师,并购卖阅读了许多绘画、木雕方面的工具书,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用眼观察,用心揣摸。一笔一笔地学,一刀一刀地练。雕琢木头,也雕琢心境。在师傅的精心指点下,勤奋努力的他逐步掌握了甘谷传统木雕的技法和奥秘,正式开始了他平淡而充实的木雕人生。

1994年,不甘平庸的王勇,千里迢迢到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学习南方木雕技艺。由于他勤奋好学,朴实厚道,加之彩绘、雕刻、木工样样精通,年底他被中国知名古建公司“福州东方古建公司”选中,在我国古建专家罗哲文、彩绘专家马瑞田的带领下,出国去马来西亚新山市修复柔佛古庙。柔佛古庙是马来西亚一座有名的寺庙,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华人开拓新山的明证,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东方设计院十分重视这次修复工作,选拔条件苛刻,但王勇凭借自己的实力一矢中的,成为甘肃唯一一个出国参加修复柔佛古庙的木雕艺人,他异常激动,非常高兴能有这次出国学习锻炼的机会。在马来西亚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虽然辛苦,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人生,木雕技艺也更加精湛,得到了罗哲文老师的肯定和同行的赞许。

从马来西亚回国后,艺术视野更加广阔的王勇矢志要将甘谷木雕艺术传承创新、发扬光大。甘谷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随着佛教东渐,庙宇大兴,甘谷木雕便已起源发端,至明清而极盛。明清时期,甘谷木雕多用于梁柱、斗拱、飞檐、栏杆、门楣、匾额等;表现形式趋于多样,有浮雕、圆雕、透雕等;题材有人物、动物、静物等。晚清至解放前,甘谷木雕广泛用于房屋装饰、工艺品、佛教用品。在上千年的时光里,甘谷民间艺人大胆吸收北方建筑木雕和南方彩绘木雕等艺术精华,使甘谷木雕艺术兼容南北,形成了既粗犷简洁又细腻玲珑的独特艺术风貌。为了熟练掌握甘谷木雕艺术的精髓,此后的十多年间里,王勇几乎走遍了甘谷及周边县区著名的寺庙和重要建筑,虚心请教每一位木雕艺人,木雕技艺也日益精进,各种木头在他手下也开始拥有生命,无论是普通的松木、柏木、梨木、桦木、核桃木,还是檀香木、黄花梨木、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料,他都能根据其形状、纹理、色泽因材施技,精心设计和雕琢,用情怀赋予作品生命和灵魂,传达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这些年,他创作了大量宗教题材的作品,无论佛陀观音,还是弥勒罗汉,他总能以娴熟的技法和富于个性的雕塑语言抒写、刻画,或率真拙朴,或粗放明快,或严谨细微,或恢宏简约,形神兼备,妙趣横生,给人一种亲切、祥和、澄明、疏朗的感受,表达着一种对富足、美好、安定、祥和的期盼。也许正是这种内在的艺术精神和社会理想使然,不仅当地的许多著名寺庙、重要建筑上的木雕都要请他来雕刻,而且他的木雕作品还行销我国山西、江西、广东、浙江、山东等二十多个省市。山西五台山、湖北武当山、兰州白云观、西宁土楼观、天水净土寺、甘谷大像山等寺庙都留下他的手笔。

刻刀耍得精熟,王勇渐有名气,赢得了社会的肯定。2001年他雕刻的部分古典家俱、銮驾参加了天水伏羲节会展览;木雕十八罗汉及风雨雷电、雕花八抬大轿参加了平凉峒洞山开光仪式。2006年参加了第一届伏羲文化旅游节展销会;10月,应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邀请,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他创作的《花轿》《扇面》被评为全国木雕工艺银奖。同年木雕作品《八仙》《二龙戏珠》获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美工雕刻第二名。2011年11月,甘谷木雕列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勇成为甘谷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他被甘肃省文化厅、人社厅评定为具备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副高级职务资格。《天水日报》、天水电视台等媒体对他的木雕作品作了专题报道,《中国民间艺术》杂志也专版推介了他的木雕作品。他以匠人之心,做传统手艺,把人间百态融于木纹之上,把吉祥如意刻于蓝天之下,他让山中木成为庙堂之高的座上宾,成为江湖之远的老朋友,他是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民间艺人。

摄影编辑李春,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摄影,摄像,旅游,写作。人生格言: 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书写人生,把生活过得与诗一样,是追求的目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