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临海:浙江工商大学学生探访国家级非遗一一临海词调

7月2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临海词调代表性传人侯庭芝女士的家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以法之器,赋能非遗”实践队的大学生们,前来寻访临海词调的发展情况。

临海词调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种类,又称台州词调、城关词调、才子词调,表演形式以坐唱为主,一人可模仿多个角色,参演人数视剧本人物多少而定。讲究“字清、腔圆、音雅、板稳”八字,句句有神,字字见功。

清光绪年间,临海人宋叔兰等十余人,继承词调特点,糅合临海的风格,编成剧本,形成有浓郁地方风采的坐唱艺术一一临海词调。

据《临海县志》介绍,临海词调有30种曲牌,优美、清雅、抒情,配以箫、笛、三弦伴奏。解放前专为地主仕绅所用,常作为喜庆寿宴助兴、佳节聚唱。《大庆寿》十二曲是典型曲目,1938年词调社团在临海大礼堂公演《白兔记》、《断桥相会》、《疯僧扫秦》、《逼休》、《马荣送亲》等剧目。1964年,临海县城关镇工交业余词调剧团创作演出的《红管家》、《窑火回春》等现代剧,很受城乡市民喜爱。1978年,整理编印了《临海词调》传统曲牌1集29曲,1985年录入《临海民间音乐集成。

侯庭芝为到访的大学生们现场表演了一段临海词调,只见嗓音高昂、中气十足。她介绍说,临海词调有两种传承方式,一种是师傅带徒弟,这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盛行;另一种就是家传,由父母一辈传给下一辈,侯庭芝就从艺于母亲蒋桂清。“我七岁就跟着母亲学唱词,谱子还都是父亲抄写的。”

遗憾的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词调面临着传承危机。侯庭芝认为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词调的高难度制约了发展,临海词调的唱词严格要求方言发音准确,年轻人难以把握,正式学习的学员还需签订合同,长时间静心学艺;二是文化艺术类项目的丰富和市场化运作也导致临海词调的表演机会越来越少;三是存在剧本内容老旧未能创作创新和缺乏资金等问题。

通过寻访活动,大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这一民间曲艺艺术的美与难。“虽然我们是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关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而努力。”

(通讯员 吴小娅)

作者 朱志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