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刚教授是加拿大中医之家创始人,“医管家”创始人,以及国医大师刘志明的弟子。2000年移民加拿大后一直执教于各大中医学院,现任加拿大国家中医药针灸联盟主席,国际中医药健康产业联合会会长,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理事,《海外国医》杂志社社长。李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近30年,潜心研发针灸技术并创立了著名的《天一针法》体系,在无数次的临床实践中取得卓越的疗效。
因为其卓越的针法,他连续数年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手法专业常务理事。李教授不仅精通各种濒临失传和立杆见影的古典针法;更有自己独创的天一针灸诊断学到天一针法的系列发明,并在继承《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的基础上开辟了新型的针灸理论。根据这些,他开创了“天一针法治疗系统”,一个拥有自己独特配套理论的新型高效诊疗体系;他所撰写的支持这个系统的《天一针法学》著作已问世。
李教授创办的加拿大中医之家是加拿大中医行业最大的公益性组织,长期致力于社区医疗服务并对BC省省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成员来自加拿大境内政府注册的中医针灸师,会员已经超过600名。该组织秉承提升自我,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团结广大中医药从业人士,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发展,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共建快乐幸福人生。
李教授在采访中谈到,秉承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理念,加拿大中医之家自2月6号开始连续举办三期《天一针法治未病》培训班,迅速培养了一批学员掌握这一技能,充分发挥中医针灸治未病的优势,为周围的人提供中医针灸服务。
图为国医大师刘志明手捧《天一针法学》与李荣刚博士合影
访谈中,李教授也谈到了有关中医针灸管理局的立法问题,省政府拟于今年2月将BC省包括中医针灸管理CTCMA 在内的所有现行医疗管理局合并成为 5个行政机构。一旦立法合并,CTCMA 将不再是独立的管理机构,将会对中医针灸业界带来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危机。为了中医的命运和发展,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加拿大中医之家拿出了勇气和决心,于2019年12月10号特别成立了专项小组全力处理危机。一方面,动员各成员大力发动周围的患者、亲戚朋友进行签名,同时寻求各大社团、商会、西医协会的支持,并偕请省议员及社会贤达人士,共同向有关政府单位进言,尽最大努力向省政府争取,继续设立独立的中医管理局。
疫情中最坚实的支柱
01
当疫情在加拿大迅速蔓延,感染人数急剧增加,中医诊所停诊,许多新旧患者求诊无门,众多人陷入恐慌之时,加拿大中医之家成立了中、西医义工服务团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指导民众如何有效预防疫情和减轻恐慌情绪。义工团队迅速开通了服务热线并组建了BC省抗疫互助微信群(此群约十个分群,将近两千名群友,遍布大温各个地区)。大约二十名医师团队以及外联后勤保障团队义工的姓名和电话在网上公布,方便大家寻求帮助。
医师团队由多名经验丰富的执业中医师、针灸师、执业西医师和执业药剂师坐镇,以电话咨询、微信方式提供情绪调节、养生保健指导、饮食建议、用药指南等服务,以帮助民众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解决新冠肺炎以外的多种普通疾病问题,减轻恐慌情绪。同时帮助民众解决在居家隔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难,分享有关抗疫心得和提供实用便民信息,翻译相关新冠病毒的医疗资讯,增进民众抗疫知识。
外联后勤保障团队由极具爱心和责任心的人员组成,配合和执行医师团队的工作,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送药或防护用品上门等服务。比如给有求助的中国留学生送去口罩,给独居在家的老人家送去饭菜;并帮一些组织和机构送各种物品,如影子爱心联盟委托义工团队送防疫物资,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佟晓玲总领事委托义工团队将一批防疫物资分别赠送给十多位华人中西医专家。
李荣刚教授对此倍感自豪,他表示,“我们的抗疫义工团队是真正服务社区,每周服务7天,从早9点到晚9点,一直会有义工接听热线电话,或者在微信群接受咨询。如果一些人有特殊需求,义工们会及时帮人送药送食物。对大家提供的帮助不仅仅是医学方面,而是全方位的。”
此外,加拿大中医之家还举行了多场抗疫经验交流全球直播:5月29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加拿大中医之家、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加拿大国家中医药针灸联盟共同举办《全球战役-守护公众健康与长寿》中加抗疫经验交流全球直播会,旨在通过国际互动交流、分享中国及加拿大经验,全球联手战疫,共同倾力抗击新冠病毒。此场直播影响力很大,是卑诗省第一次与海外分享抗疫经验;5月27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加拿大中医之家、澳大利亚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联合举办题为《传统医药在海外立法及中医药发展现状经验交流会》的线上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中、加、澳三地的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员出席交流;6月25日,李荣刚教授做了题为《天一针法治未病,防治肺系疾病》全球网络直播公益讲座,简述天一针法理论体系创新、特色及临床意义;天一针法对增强免疫力的认识;天一针法防治肺系疾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等。
在采访中,李荣刚教授提到“华人移民到加拿大,该发声时就要发声”。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以及医者治病救人的强烈责任感,疫情时期加拿大中医之家联合华联会等华人社团,呼吁卑诗省省府允许中医药针灸介入新冠病毒治疗。他们在3月29号发起网上请愿签名活动,4月14号给省长和卫生厅长写呼吁信。
鉴于中医治疗在中国的抗疫过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加拿大中医之家希望中医中药针灸也能为控制本地疫情发挥重要作用。请愿内容指出,卑诗省中医界呼吁省卫生厅慎重考虑,尽早批准中医中药针灸介入抗击新冠肺炎的行动,并列举多个原因,包括中医有数千年抗疫经验、中医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独特优势、居家隔离的患者和康复者,是中医介入治疗的主要对象,以及中医中药针灸在卑诗省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等。
默默耕耘
02
为庆祝加中建交50周年,发扬新时代的白求恩精神,并提升中医业界社会形象, 加拿大中医之家和加拿大国家中医药针灸联盟共同主办、医管家承办的BC省中医界春晚于今年1月17日举办。春晚突出中医文化自信、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白求恩精神。佟晓玲总领事代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给参加晚会的宾客赠送了共505件“中加友好文化衫”,李荣刚教授代表主办方上台接受了赠送,并把文化衫送给参加春晚的每位与会者。
图为2019年元月李荣刚教授陪同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佟晓玲、副总领事王承军,加拿大BC省省督视察中医工作。
国内疫情严重时期,加拿大中医之家第一时间号召公众募捐,所得善款共计3万余元人民币,与华联会等华人社团一起联手购买医疗物资,寄回国内救援武汉抗疫前线。
图为“加拿大中医之家”赞助的“当代白求恩”云南之旅
图为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手拉横幅对“加拿大中医之家”的无私奉献表达谢意
此外, 李荣刚教授大力倡导“医疗+慈善+互联网”,并付诸于行动。2018年9月13日—20日加拿大医疗专家团(17名中西医及护理专家)赴云南红河进行医疗帮扶服务,被当地民众称之为“当代的白求恩”。由于李教授长期致力于在北美及欧洲地区和中国传播中医药文化,为全面提升民众健康不懈努力,2019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社举办 “中国大健康论坛”,特授予李荣刚教授 “2019健康中国优秀公益个人奖”的荣誉称号,2020年1月4日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又授予其 “2019社区贡献奖”称号。
扎根社区 医者仁心
03
加拿大中医之家一直致力于在海外弘扬中医中药针灸文化,推动中医中药针灸走进社区服务民众,天一针法精英团队联合他人为当地社区做了许多实事。
图为2019年7月,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佟晓玲指导加拿大中医之家工作。
图为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佟晓玲、副总领事王承军与加拿大中医之家义工团队负责人等合影
2019年7月28日,在华联会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节暨第十—届泼水节”中,加拿大中医之家举办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义诊活动, 47位医师和义工们冒着酷暑,为超过500名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诊疗及咨询服务,医生们不仅给就诊者对症开了药方,而且还给他们提出了养生保健的食疗、运动疗法处方。
图为加拿大中医之家义工团队为卑诗省运输管理局提供中医义诊服务
2018年3月21日,加拿大中医之家应邀出席 BC省运输联线(TRANS LINK)工会举办的“健康日”, 此次活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推动当地主流社会接受中医,从而促使政府制定对中医药发展有利的法律法规。
图为中医之家义工团队负责人谢秀华推广中医
图为2017年10月加拿大中医之家举办的“国际中医针灸学术论坛”
李教授介绍称,加拿大中医之家长期坚持为民众举行免费培训和讲座,学生包括许多西人;真正地走入社区进行中医药义诊,服务对象包括老人院、许多社团、学校等;多次策划主办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国际论坛会议,比如 2017年12月30日李教授成功策划和组织了“首届国际中医养生大会”并任主席和专家代表,此次大会在UBC隆重举行,逾百名中医师,针灸师和上千位华侨华人及加拿大当地人出席大会并参加各项活动,这次活动首次在海外以文艺形式宣传中医,此次活动 《人民日报》作了报道;推广中医药针灸文化到主流社会,加拿大中医之家准备在温哥华地区设立社区服务站,中西医结合服务中心等,还利用主流社会各种传统节假日及中国传统节日等进行表演式诊疗性展示,例如意大利美食节,印度光明节,亚洲文化节等,让中医药针灸文化走向基层社区,让各族裔认识和接受。上述举措既为加拿大当地不同族裔人群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又为中医中药针灸事业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提升了本地中医业界的社会地位和树立良好的形象。
图为2019年国际长者节,邀请1000名老人共进午餐,加拿大中医之家为老人义诊
由于加拿大中医之家的杰出贡献,2020年2月18日BC省议会专门宣读“加拿大中医之家对社区和民众的贡献”提案,以表彰加拿大中医之家对社区和民众的贡献。
在采访中,李教授谈到,“服务社区不能光是嘴上说说,要实际去做。我们不仅仅为中医界争了光,也提升了华人形象。现在正计划联手各个城市,设立中医定点义务服务站,为社区提供更大帮助。”
他还表示中加关系目前正处于困难时期,民间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会踏踏实实去做,不喊口号,努力推进中加关系的改善。在加拿大社区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让当地人了解华人到底是怎样的。医学无国界,医者人格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