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民的家为圆心
步行或骑行15分钟
浦东居民可以获得哪些服务?
跟着杭迎伟区长一起来看
浦东正在全力打造的“15分钟服务圈”
孩子上学、老人养老
体育健身、买菜购物
所有生活服务统统搞定!
以居民的家为圆心
步行或骑行15分钟
浦东居民可以获得哪些服务?
跟着杭迎伟区长一起来看
浦东正在全力打造的“15分钟服务圈”
孩子上学、老人养老
体育健身、买菜购物
所有生活服务统统搞定!
什么是“15分钟服务圈”呢?
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
以居民居住地为圆心
以15分钟慢行可达范围为半径
构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从中心城区步行
郊区主要是骑行
居民区周边
又会有哪些便民的公共服务设施呢?
“15分钟生活圈”有很多便民服务——“5+3+X”
“5”——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和体育五个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3”——社区商业、公园绿地、交通设施三个领域
“X”——因地制宜配置的特色公共服务设施
把公共服务送到离百姓最近的地方
少不了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
从2018年到2020年
通过盘活存量、规划完善等方式
浦东加快补上
现有公共服务体系中的522个缺配项
要让补缺像“绣花”一样精细
一方面需要政府统筹利用存量资源
另一方面,要善用大数据进行决策参考
比如,在周家渡街道——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养老服务圈的典型代表。
周边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三林体育中心以及若干中小学校
共同构成了“15分钟服务圈”
以这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例——
(一)功能完善
这里的基本功能有日间照护、社区助餐、老年活动、老年康复、养老顾问。
每天下午,老年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会为他们普及健康小知识,举办一些竞赛小比拼,让老人们可以放松参与,也让他们不感到孤独。
(二)医养结合
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护理院一体化规划建设,提升养老护理专业化水平。日常,这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对老人进行疾病的预防,同时帮助一些已经患病的老人进行定时的护理和疗养。
(三)智慧养老
一进入为老服务中心,就可以看到一个智能机器人在门口迎接。这里是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八大智慧应用场景之一,包括智慧助餐平台、智慧养老数据中心、智慧医疗服务、智慧康复中心。特别是可以依托5G网络应用,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养老微空间内,加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
在建设15分钟服务圈过程中
浦东还将142处原来存量闲置的办公用房
用作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
解决为老服务难题
在川沙七灶村“家门口服务站”
卫生室、助餐点就近解决老百姓的就餐看病难
周浦镇姚渔港新开放的水岸步道上
许多人悠然散步
让各种公共服务触手可得
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
在今年“区长一诺”中表示
按照“15分钟服务圈”的标准,我们梳理出了522个缺配项目,有的加快盘活存量资源,有的完善原有规划,有的通过家门口服务站补缺。
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507个缺配项目,正在全力抓紧最后15个缺配项目的收尾工作。
我们承诺——年底前实现“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7月13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12319城建服务热线携手推出《2020夏令热线:区长访谈》。周一到周五,上午10点到11点半,全市16个区的区长将走进直播间,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畅谈危中寻机工作思路,勾画区域发展美好蓝图。阿基米德传媒,话匣子FM同步直播,全方位呈现。
聚焦建设“人民城市”,《夏令热线:区长访谈》今年将首次走出广播大厦,在各区设立外场直播点。通过与区级融媒体中心紧密携手,访谈将更加贴近一线,贴近群众。
作为《夏令热线:区长访谈》融媒体传播的品牌栏目,《区长一诺》今年推出第四季,区长们将继续针对百姓的急难愁盼,郑重地许下承诺。而去年的《区长一诺》落实情况如何?记者也将逐一回访,请市民群众做出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