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式复座战斗机“屠龙”与B-29拦截战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原刊载于「航空ファン」1975年1月号,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代表译者赞同其原文观点。

采访人:「航空ファン」杂志记者(以下简称记者)

受访人:旧日本陆军飞行第53战队·陆军曹长 根岸延次(以下简称根岸)

“猫头鹰”部队

记者:装备2式复战(Ki45改)的陆军飞行第53战队的正式组建时间是1944年的3月。而您在调入第53战队之前驾驶的是3式战斗机(Ki61)?

根岸:是的。我是从18战队调过来的,之前开的3式战。

记者:单发机改装双发机,训练的情况怎么样?

根岸:Ki45改没有复杂的操纵装置,发动机的同步啊,油门杆啊什么的都是两套装置,这些操作上的特点和要点,我们都事先在1式双发高等练习机上进行了熟悉和学习,并不是上来就进行实机的操作。

记者:同时也会穿插组织对战斗机的空战训练吗?

根岸:与战斗机作战对于Ki45改来说比较勉强。Ki45改本身没有轻快敏捷的机动性能,大角度的俯冲和爬升的能力也远不如单发的K61(飞燕)。因此日常训练主要以对抗轰炸机的科目为主。

记者:为了夜间作战而搞的特别训练是指?

根岸:如果是说夜间战斗的训练的话,开Ki61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搞过了。训练具体的开始时间呢如今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还记得18战队在组建以后曾经搞过一次特命检阅。朝香宫(鸠彦王)作为特命检阅使来部队检查训练的情况。结果就在当晚的夜间训练中,有2架飞机在机场上空进行第4次盘旋(五边进近飞行时由基线边转向90度对准跑道下降高度)时失速坠毁,直接摔到了府中市的赛马场附近。由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未能成功的在夜间捕捉到冒着烟的目标机,部队被狠狠的揶揄了一番,搞得谁都看不起我们,还惹得上面大发雷霆。改装Ki45改以后部队在所泽进行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结果在进行对轰炸机作战的训练科目时,星野曹长与森田曹长又发生空中碰撞的事故,双双殉职。是在模拟前方迎头攻击的时候直接撞上的。

Ki45改甲/2式复座战斗机甲型 “屠龙”

成为专业的夜间战斗机部队之后,在驻地松户机场我们白天先在全黑的屋里睡觉,一直睡到天黑后起床,然后再去指挥所待机。也就是说过的是日夜颠倒的生活。等到临近终战前夕敌舰载机的空袭变得越来越炽烈,就昼夜不分了只要有敌情就必须升空作战。

记者:关于那时候训练过的打轰炸机的各种战法您能详细谈谈吗?

根岸:由于作战空域基本上都是在高空,而B-29的高空性能非常优秀,所以从后方发动攻击恐怕比较困难,因此采取的策略是从前方正面拦截,锁定目标后再一击必杀。假设每次攻击只有一次开火的机会,那么就只剩下前上方和前下方两种攻击方式可供选择。所谓的前下方攻击呢,必须要先取得某种程度的高度差。然后再高速俯冲,攻击的时候再把飞机拉起来炮弹从底下往上打,多少有点仰攻的感觉。而前上方攻击呢,因为必须要往下压操纵杆,所以控制起来比较困难。由于这个往下俯冲的角度非常小接近水平,所以攻击的时候照常规方式直接瞄准就可以了。

记者:采用前上方、前下方攻击的时候,用的是机首的37毫米机关炮?

根岸:是的。因为是37毫米炮,所以每次俯冲射击顶多也就打2发炮弹。如果状态好瞄的比较准的话,就打1发。

记者:瞄准的位置是敌机的驾驶舱?

根岸:基本上都是瞄着驾驶舱打。不过,说是瞄准了驾驶舱也并不能代表就一定能打中。比如,打偏了,然后运气好直接打到发动机之类……。

记者:37毫米的话,如果打中了1发……。

根岸:威力是相当的大。不过呢B-29是4发机,所以能把其中1台发动机打着火,导致发动机停车就算完成任务了。

Ki45改后期机首装备的37毫米机关炮

初次上阵的紧张感

记者:除了前方正面攻击之外,还会从后上方或后下方发动攻击吗?

根岸:Ki45改的话,是不会从敌机的后上方发动攻击的。要掉过头来从正上方往下朝着敌机的后背俯冲,敌机自卫机枪的射击死角是正上方对吧?与敌机形成直角的时候它的自卫机枪就打不到你了。这时候攻击要瞄准敌机机首的前方,估算的提前量要是平时的好几倍才能命中目标。这时候如果俯冲的角度小了,那就成了活靶子了。而位于敌机后方的话,那就很容易被自卫火力打到,因为双发机没有机动性嘛。使用Ki45改对敌机实施后上方以及后下方的追尾攻击、还有侧面的横向攻击都是比较困难的。

记者:也就是说对敌机实施后下方攻击的时候,也要先从正上方发起俯冲?

根岸:是的。先从正上方攻击一次,然后直接加速俯冲从敌机侧面一穿而过。在向下俯冲的时候移动的角速度非常大,敌机自卫机枪塔的旋转速度跟不上。钻到敌机下面以后,再重新把飞机拉起来,利用刚才俯冲的加速度从下方实施攻击。

在昼间进行空战时,我们可以根据敌机的飞行姿态,或者先低头俯冲然后再拉起从敌机的前下方发动仰攻,或者直接从前上方迎着敌机的前进方向实施拦阻射击,总之有很多较为有利的攻击方式可供选择。可是一到了夜间就没得选了。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在夜间敌机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姿态。只要探照灯捕捉到正在运动中的敌机,我们在上面看到了,不管处于什么位置都要冲过去利用速度发动攻击。

由于敌机的自卫机枪塔数量非常多,覆盖的面很大,攻击的时候就要找最不容易被自卫火力被打到的死角。虽然在当时,关于B-29防御火网的死角到底位于哪里,我们也获得了不少的情报,但实际上只有亲自参加实战你才能找到。B-29装备了雷达可以引导射击,往往我们还没有找到目标,敌机就开始猛烈还击了。即便如此Ki45改装备的20毫米斜射炮,依然在夜间发挥出了出人意料之外的威力。

Ki-45改丁 装备的Ho-5型20毫米斜射炮

记者:斜射炮是如何进行瞄准的?

根岸:在驾驶舱的座舱盖顶部画有几道简单的分划线。由于炮是临时紧急加装的,再加上斜射炮主要采用抵近射击的方式攻击,命中精度不成问题,所以比较简陋。

记者:飞行第53战队首次参加战斗是什么时候?

根岸:首次出击是44年末B-29开始入侵领空进行单机照相侦察的时候,由于敌机在高空飞行,凭Ki45改的性能根本无法接近。因为Ki45改在全备状态下机体重量较重,爬升至10000米高空需要30分钟以上。

记者:这是在昼间的情况下。那么在昼间每次实施B-29拦截作战时一般出动几架飞机?

根岸:一般是以小队为单位。一次出动4架左右。即便是可以出动4架飞机,也会经常由于氧气不足或者机械故障等原因不断有同伴半途掉队返航,最后就剩下1架可以执行作战任务。首次见到敌机的时候我浑身上下紧张的直哆嗦。这还是B-29仅仅从上空通过而已。

机身下方的抵近射击

记者:首次击落B-29是在进入45年以后?

根岸:应该是在45年的3月左右,在一次夜间拦截中击落的。由于敌机的防御火力没有任何反应,因此潜入到了敌机机腹下方非常近的地方。近到了什么程度呢,连铝制蒙皮上的铆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然后就“哒哒哒”的打了一轮连射,顿时火星四溅。于是立即脱离,等我再次开始盘旋转向时敌机机腹下方已经起火燃烧,不久便化为一团烈火开始向下方坠落。敌机坠毁后随即引发了地面的大火,一片火海之中升腾的浓烈烟雾把探照灯的灯光都遮蔽了。也因此未能继续扩大战果。以上就是我首次击落敌机时的情况。

记者:在首次击落敌机之前,应该也出动过很多次吧?

根岸:即使出击也经常会受到云层之类的干扰。因为就算跃升到云层的上方,如果在夜间没有探照灯指示的话,也是根本没有办法发现目标的。

记者:夜间作战全部都是单机行动吗?

根岸:都是单机。由于夜间作战需要朝着被探照灯的光芒映照出来的目标冲过去进行攻击,是没法组成编队行动的。就算起飞的时候也不会组成什么编队。如果接到出动的命令,就马上启动发动机,然后立刻起飞。

而敌机也采用了单纵队型,并不会像在昼间那样组成整齐划一的大编队。也分辨不出来到底哪架才是敌机的编队长机。接敌的时候,往往我们还什么都没有看到,雷达就先侦测到了我们的位置,然后就会遭到猛烈的射击。当雷达引导的弹道靠近过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放弃攻击,开始进行规避。

记者:为什么首次击落敌机的时候,对方的防御火力没有反应不会射击?

根岸:应该是并没有全部搭载雷达吧。可能只有负责导航的带队长机才有装备。总而言之,20毫米的斜射炮,必须要迫近到相当的距离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要找到那些不会进行还击的敌机,然后实施超近距离的抵近射击才能将其击落。因为对付B-29如果不接近到距离机身下方5米远的地方开火是打不下来的。B-29的投弹舱门打开的时候速度会出现显著的下降,这时候射击效果最佳。如果炸弹投放完毕开始加速逃跑,那么凭借Ki45改的速度就很难再追上了。在夜间作战时,3000至3500米左右是日本飞机最容易发挥出性能的高度区域,因此当处于这一高度时还是可以获得相当的战果,不过当敌机在夜间从高空来袭时,将其击落就变成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1944年末 正在聆听战队长指示的第四战队二中队空勤人员,后方为Ki45改丙

当敌机一开始从高空来袭的时候,我也驾机爬升到过10000米左右的高度。而我方的高射炮弹打到7000~8000米高度就“噼噼啪啪”的全炸了,基本上都够不到敌机的高度。因为老也打不到它,所以敌机也就放松了警惕,变得胆子越来越大。就敢跑到低空来了。敌机跑到低空以后,地面的高射炮就可以通过雷达呀,或者依靠听音器侦测到敌机的发动机轰鸣声判断方位对敌机进行猛烈的集火射击了。然而依然很难命中目标。

击落6架、击伤7架

记者:夜间作战,好像也有被己方高射炮误击过的情况发生吧

根岸:被己方炮弹打中这样的情况其实还是挺多的。我的方向舵也曾被自己人的高射炮弹打穿过一次。方向舵飞着飞着突然变迟钝了我就觉得很奇怪,等降落后一看,发现舵面被剜了一个大洞。

记者:第二次击落敌机的时候也是采用的相同的攻击方法吗?

根岸:是的。大家全都是潜入到敌机的下腹部实施攻击。因为在夜间没法从正上方发动攻击。夜间周围全部都是一片漆黑对吧?这种情况下做那些激烈的机动动作,会失去对自己飞机姿态的掌握,出现空间定位障碍。周围的星光,以及地面燃烧造成的烟雾的干扰,也都很容易令人产生类似飞机姿态已经发生倾斜的错觉。

记者:您曾经取得过击落6架、击伤7架B-29轰炸机的战果,并因此获得过“陆军武功赏”。这些战果全都是采用相同的攻击方式取得的吗?比如说改变战术从后方发动攻击之类……?

根岸:大家全部都是从后下方潜入实施的攻击。去田中大将(东部军司令官田中静壹)那里领取表彰状的时候,也是对我讲不要轻易死掉。不要着急去死,要尽可能的活的长久一些为国家多做贡献。因此即使从后方发动攻击,一旦敌机猛烈射击弹道开始向我靠近,就会放弃进攻进行规避。敌机在胡乱射击的时候尽管双方交战距离很近,但因夜战时会装填曳光弹的缘故,射击的弹道看的很清楚。就跟呲花(烟花)一样,一旦发现这个弹道有与我方飞行轴线重合的趋势就立即进行规避。

记者:Ki45改的后座配有电信员。那么与地面上的联络……。

根岸:当时机场配有一种叫做“地1号方向探知机”的无线电测向仪,飞机从上方通过的时候,只需电信员发出“请告知我机方位”的电文,地面就会用无线电告诉我们目前所处的方位。

偏西风也是难缠之敌

记者:那个精确吗?

根岸: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不过当天空中同时有几架飞机的时候,也出现过混乱的情况。曾经有过一名叫津留的中尉就在升空迎敌的时候失踪了,这种类似的情况我也是有经历过。爬升至8000或9000米高空时一旦来回盘旋转上几圈,在强烈的偏西风的影响下飞机就会不断偏移方位。

以为还在东京上空呢,结果来回盘旋个30、40分钟,就已经气流吹到铫子(关东平原最东端靠近大海)那边去了。如果当时没有发觉,继续向西飞行的话就有可能撞上富士山或者丹泽附近的山脉上,等我从云层冲出来以后赶紧往南飞找地方降落。结果发现到处都是一样的颜色,我感觉很奇怪就不停的来回盘旋,最后燃料耗尽迫降在了海面上。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与基地的联络……?

根岸:虽然津留中尉在失踪前也与基地有联络,但随着信号强度的不断降低,联络就突然中断了,此后再无下文。飞行高度越低无线电的信号强度就会变得越弱。

我也曾有一次从铫子上空约700高度的云层中钻出,结果发现下方全是相同的颜色。即使是采取了灯火管制,能见度再低,一片黑暗之中湖泊呀河川呀与大地之间的颜色也应该是不同的。所以就觉得很奇怪,估计自己可能已经飞到海上了,于是开始往西飞,约过了30分钟左右,就隐约望到了九十九里浜的海滩。虽然我也非常想把飞机开回松户,但正好在这个时候汽油没有了。当时我还跟其他执行夜间战斗的飞行员说,像今天这种情况(在高空盘旋)如果再往东吹偏一点,我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记者:当时地面所能够提供的只有方位的数据?

根岸:仅能在返航时提供几次方位数据,而且距离一远就接收不到了。如果科技像今天一样发达的话,准确告诉你现在位于铫子上空多少多少千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当时没可能。

Ki61呢,虽然也搭载了被称为“空3号”的无线电对讲机,也只能在飞机场周边进行清晰的通话,一旦远离机场信号的灵敏度就会降低,开始有杂音产生,很难听清楚。虽然无线电飞行员自己也能进行调整,但在操纵飞机维持编队飞行时候,以及进行空战的时候,实际上很难腾出手来去调整什么无线电。

记者:战争临近尾声的时候,P-51之类的战斗机开始出现在日本的天空,请问您有过对抗敌战斗机的作战经历吗?

根岸:谈到与战斗机进行作战的话,在横须贺附近与敌舰载机打过。对方数量非常多,而且基本上都是F6F,Ki45改的话无法与其进行正面对抗。由于当时是在昼间,本来晚上就一宿没睡,昼间又要驾机升空作战,感觉人已经都要不行了。就起飞了2架飞机,遭到扫射后就立刻撤退了。因为敌机有30至50架之多。

记者:因为打战斗机斜射炮就没有用了

根岸:完全没有用处。那种情况下出动Ki45改根本就是乱来的。37毫米那样发射速度极慢的机关炮在格斗战中根本束手无策。如果是驾驶别的型号的战斗机升空作战那另当别论,Ki45改的话是没有办法与敌战斗机进行空战的。

东京的防空,在陆军方面是由第1飞行师团负责,有一天半夜师团那边一个中佐级的参谋爬进了我所驾驶的飞机的驾驶舱坐到了我后面电信员的座位上。

记者:是在执行拦截作战任务的时候吗?

根岸:是的。这样做主要是想让他知道空中勤务到底有多辛苦。有过这么一次体验之后,就出现了“空勤人员按照普通标准发饷可不行啊”的声音,然后我们的待遇就一下子提高了(笑)。那个参谋也是相当的勇敢。

虐杀鸭子导致的“报应”

记者: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轶闻插曲吗?

根岸:我们那儿有个叫河岛的军曹,当时在松户机场的跑道尽头挖了一个很大的掩体。连屋顶都全部埋在了地下,因此很安全连机枪扫射都不怕,后来这个掩体就成为了夜间的待机室。于是,我们就去偷机场大队养的鸭子,从附近的农村搞来葱姜蒜,准备在这里做鸭子火锅吃,那个河岛军曹杀鸭子就直接扭脖子的,就在那里一只接一只的玩命的扭。

我们就劝他不要这样杀,太残忍,要杀就给来个痛快的,他听见了手里也就稍微迟疑一下,然后就继续扭。大家都说这样做不太好。结果到了当晚组织夜间编队训练的时候,上田少佐座机的尾部被螺旋桨打到,飞机刚一离地就一头扎进了附近的果树园。坐在后座的电信员山口兵长当场死亡。河岛军曹的一只眼睛和一条腿也负了重伤,被送到了位于国府台的陆军医院救治。出院以后一看,腿还是弯的,后来又做了接骨的手术才把腿给弄直了。大家伙都说这大概这就是他虐杀鸭子的报应。

记者:因夜间起飞所导致的空中碰撞事故应该挺多的吧?

根岸:河岛军曹发生事故的时候,是飞行队长上田少佐担任的编队指挥官,离地起飞时好像是为了查看主起落架是否已经回收完毕之类的,河岛军曹的注意力一直在驾驶舱的仪表盘上中没有抬头观察,结果螺旋桨就打到了上田少佐座机的尾部,因为还处于滑跑起飞的阶段,一推操纵杆,飞机就“咚—”的一下摔到了地面上。当时在起飞着陆阶段出现飞机损毁的事故确实很多,不过到了空中,即使在夜间也很少听说过有谁发生过碰撞之类的事故。

记者:Ki-45改的起飞着陆性能如何?

根岸:起飞着陆方面的性能没有问题。虽然也存在所谓翼端失速的现象,但这主要还是由于机体过于沉重的原因所造成的。总而言之,在滑跑起飞的时候,为了防止飞机升空后机炮出现故障白耽误功夫,会在回收起落架的同时,进行试射。如果是我驾驶飞机的话,通常会在滑跑阶段进行试射,如果机炮出现故障就立刻放弃起飞,然后修理机炮。

夜间降落的时候,也没有自动导航装置进行引导,全都是靠简易标志灯完成着陆。在红色和蓝色的灯光指示下调整下降的姿态。

记者:日本的战斗机中可以说没有高空性能特别良好的型号,那么Ki45改……。

根岸:我驾驶Ki45改最多只爬升到过10200米的高度。在那样高空你就是仰着头开,飞机也只会沿着水平方向朝前飞,尽管能听到发动机在嗡嗡的嘶吼,转速也相当的高,但就是再也不能往上飞了。爬升到10200米,也就是所谓的最大升限,只能说飞机还能飞。战斗力什么的就完全没有了。

后期为了尽可能减轻重量提升飞机的高空性能,Ki45改的后座98式7.7毫米自卫机枪被拆除,留下的开口用一整块蒙皮盖住。

由于Ki45改的高空性能比较差,后来我又奉命去航空审查部出差,开始接受新司侦(百式司令部侦察机)4型的改装培训。最开始去的是下志津的飞行学校,从起飞着陆开始学习……。新司侦4型这个飞机的爬升性能极佳,爬升至万米高空的状态和Ki45改比起来完全不同,强出一大截。装备2台三菱的星型气冷发动机(Ha-112Ⅱ),使用高标号汽油,配有水/甲醇喷射装置和推力式排气管。爬升时候的感觉就跟今天的喷气机一样,一口气就把所有人都甩到身后去了。

新司侦的机型改装培训

记者:新司侦4型的话,爬升至10000米高空需要多少时间?

根岸:不到20分钟。常备状态下一般是十几分钟。从福生的审查部到铫子上空我飞过很多次,基本上使用高速的话时间都在20分钟以内。仪表速度基本能达到650~660千米/小时的水平,上升到8000米高度以后在偏西风的影响下,实际速度还可能更高。

只是新司侦是一种比较娇气的飞机,机体总给人一种比较脆弱的感觉。不适合进行剧烈的操作以及空战格斗。也不能进行大角度的俯冲。虽然能达到某种程度的仪表速度,但机翼蒙皮会出现褶皱变形的问题。由于剧烈的拉起动作会导致飞机空中解体,因此翻筋斗的时候需要先降低发动机的转数然后再慢慢把飞机拉起来。

百式司令部侦察机Ⅳ型 拥有良好的飞行性能 部分型号后期加装武器后挪用为战斗机

Ki61机翼的主桁梁也有起褶变形的问题,在调布我对Ki61进行过多次试飞。从约8000米高度一直俯冲到了高度3000米左右,俯冲速度差不多得有800千米/小时了吧,主翼的蒙皮一下子就出褶子了。这时候如果一把拉起来,那飞机就一下子散架了。降落以后把蒙皮拆掉一看,果然桁梁也出现了褶皱和变形。于是随后对机体结构进行了补强。

记者:新司侦的话,最大限制速度是多少?

根岸:我开新司侦的时候,测试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也并不是特别有必要。高空作战就已经够辛苦的了,所以仅仅就是让我们简单的尝试一下。然后为了继续接受改装培训又从下志津来到了位于福生的审查部,在机场的校射场对机关炮的焦点进行调整后,正要继续进行测试时B-29前来空袭,那时候就已经听到了广岛遭到新型炸弹轰炸的传闻。机型改装的培训结束之后我就返回了部队。最终这种装备了机关炮的新司侦没有来得及实际装备战争就结束了。

百式司令部侦察机Ⅲ型改 防空战斗机

记者:第53战队是在6月份左右的时候,转移到藤谷机场的吗?

根岸:藤谷这里新建了一条跑道,于是53战队的夜间战斗机场就从松户转移到这里来了。好像后来松户机场又有其他的战队过来的样子。

记者:战队的编制是3个飞行队?

根岸:是的。空、地分离制度实施以后就都改编成飞行队了,每个飞行队按照第1、第2、第3……这样的方式下辖3个小队。而在此之前战队采用的是中队制,编为3个中队,每个中队的人员编制都从飞行员到地勤整备员、机电员、电信员等等一应俱全。而空、地分离以后整备队就被单独分离出来了。

记者:战争结束的时候,Ki45改还剩下多少架?

根岸:藤谷那边应该还有30来架吧。当时海军那边声称如果敌军从水际滩头出现就全员起飞实施撞击,我们这边的军官也过去进行联络了好像,不过在计划实施之前师团司令部那边就派人来把飞机的螺旋桨都拆走了,想飞也飞不起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