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城垣——南京明城墙,古老历史的见证

南京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至今已600多年。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内城)城墙。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7年,终完成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的格局。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南京明城墙营造时,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形成由内向外"南斗北斗"的环套格局。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垣,还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成功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1956年10月,南京明城墙分多段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南京明城墙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京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牵头的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旧时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

雨花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介于通济门、武定门和中华门之间,因地处附近的雨花台而得名。江宁路南北向穿过城门,经雨花桥过秦淮河。

武定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介于中华门、雨花门与通济门之间,城门因位于城内长乐路中段的武定桥而得名。武定门段城墙原为明城墙上的一处豁口,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改造兴建为一处城门,并命名为武定门。与同时期开辟的汉中门、新民门均为西式牌楼式城门。上世纪50年代,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其中武定门城门遭到拆除,其城砖被用作建高炉或附近民居。201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连接武定门段城墙,复建武定门,为三拱券城门,长乐路南北两侧的明城墙从此连成一体,登城后可达东水关、中华门、集庆门等城门。

东水关,是古代南京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大的水关,是南京明城墙的两座明代京城水关之一,与西水关相对,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通济门大桥西侧,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明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东水关旧称上水门,始建于杨吴筑城时期,明朝修建明城墙时在此基础上扩建,1960年代受拆城风波影响拆除部分。

东水关为砖石结构,共有三层,每层有11券,共33券,券又被称为“偃月洞”,在古代,上面二层安置守城的将士和储藏物资,最下面一层调节内秦淮河水位和防洪,中间的铁栅栏防止敌军从水路偷袭。东水关将水关建筑与城墙建筑融为一体,在中国建筑史上鲜为一见,堪称一绝。

标营门,为南京明城墙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月牙湖公园旁,因位于南京后标营附近而得名。1996年开通后标营路,修建月牙湖大桥,将该段南京明城墙开辟豁口,成为一段城墙断口。2009年南京市政府为重新连接,沟通南京明城墙豁口,开辟标营门。

中山门,旧称朝阳门,为南京明城墙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往东可至外郭麒麟门。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门原为明代朝阳门瓮城,因城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朝阳门瓮城现已不存,今三拱券城门系民国时期开辟,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筑朝阳门。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为迎接从北平南下的孙中山灵柩,兴建中山大道时,将原朝阳门瓮城拆除,修造三孔拱形砖门,并在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修建中山码头通向中山陵的大道。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守军曾在此展开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侵华日军从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攻入南京城。1996年,南京中山门成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与城门外的金陵辟邪成为南京城的主要象征之一。

解放门是南京明城墙于1954年新开的城门,为单券城门,位于玄武门以南、太平门以西,鸡鸣寺东北、玄武湖南岸。为方便这段城墙内外的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南京市决定在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新开此门。

沿鸡鸣山东面的柏油马路向前,经过鸡鸣寺大门向西,保留着一段城墙,这就是台城。它长约250米,据《上江两县志》载:“鸡鸣寺后之城,乃是明扩建都城时所造。”朱元璋最初大概是想把城墙盖在鸡鸣寺后,向西经鼓楼岗接石头城,后来为了把鸡鸣山、狮子山、马鞍山、石头山等山岗围进城内,扩大了建筑范围。因此鸡鸣寺后这段250米长的城垣,只好弃之不用了。

玄武门是古城南京的一处古城门,现为玄武湖公园大门,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开始修筑的,历时21年建成。

神策门,今称“和平门”。南京十三个城门中,其中十二门都只有一个门洞,唯神策门设左右两个门洞。相传刘伯温认为,这里为兵家必争之地,必须能攻能守,平时只开一洞门,另一洞门则紧闭。只有在军情紧急、万不得已时再开。清军在此大败郑成功后,一度改为“得胜门”,1931年,国民政府认为南京诸城门的名称具有封建迷信色彩,不符合时代潮流,而将神策门改为和平门,此门现尚存瓮城券门各一,谯楼一座。和平门是现存南京城门中最为完整的城门。它有城楼(清末建筑)和城门的木门,是南京诸城门中绝无仅有的。

城之角系南京城墙最西北角。东经118°44′19″北纬32°05′47″南京城墙依山就势,呈不规则形,西北角依山面江,亦即最北端。

仪凤门,又称兴中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卢龙山(今狮子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是旧时南京城北通往长江要道,处于钟阜门与挹江门之间,军事位置十分重要。仪凤门架两山凹之间,可谓取尽地利之益,仪凤喻有凤来仪之意,与钟阜门相对而建,据考卢龙山麓有龙凤呈祥之形胜,故建有钟阜门(向东)、仪凤门(向西)两座城门。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改仪凤门为兴中门,取振兴中华之意,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谭延闿并为兴中门题写门额。1958年至1959年,仪凤门城门在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中遭到拆除,其两侧城墙得以保存。2006年,仪凤门段城墙重新连接,城门以及其城楼建筑复建完成。

挹江门建于1913年,位于鼓楼西北段城墙,是旧时连通南京城内与下关码头的重要通道。1921年它得名海陵门,1928年改名挹江门,后拓宽至三拱。日军曾在此一带进行过惨绝人寰的杀戮,后红十字会执拾罹难者遗骨于此共葬,现绣球公园内立有纪念处一座。1949年,取得渡江胜利,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市区。1984年,辟为渡江胜利纪念馆。2009年4月,渡江胜利纪念馆异地改建。

2007年10月1日,南京察哈尔路西延工程竣工通车,丁山脚下的明城墙修造了一座新的城门--华严岗门。察哈尔路西延工程主体完工,明城墙上新建的"华严岗门"已经向车辆和行人开放。据了解,这座新城门是在明城墙缺口处修建的,为四座拱门,中间的两座拱门高度为9.38米,外侧的两座拱门高度为6.22米。

鬼脸城实名为"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公园内,因园内古城墙中段一块凸出的椭圆形红色水成岩,长年风化,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故被称为"鬼脸城"。石头城坐落于南京清凉山西麓秦淮河畔,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全长约3000米。

杨吴时期因江水南下,清凉山西部崖壁被江水冲涮得如刀削斧砍一般,紫红色的砾石裸露在外,形成"峭立江中"的天生石壁。其中一段石壁因风化作用,出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怪状,酷似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这段石壁以及沿石壁建造的石头城,由此被称为"鬼脸城"。石壁前有一池塘,可见鬼脸倒影,人称"镜子湖",历史上闻名的景点"鬼脸照镜子"即指此处。1975年,邓小平陪同金日成专门来此浏览。

清凉门是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因坐落在清凉山得名,现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构成,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楼上的城楼已经不存在,城顶上存留一块绞关石,上凿有两个绞孔,瓮城呈半圆形,正对城门,坐东朝西。城门原由一道瓮城、两道城门组成。明洪武六年(1373)六月,该门设兵马司扼守。洪武十二年三月,改称清江门。据史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600多年没有使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汉中门广场内的瓮城为南京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的汉西门(石城门),附近有汉西门大街等地名。

集庆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91年,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明城墙西南段、水西门以南、集庆门大街东端护城河东侧。集庆门座东朝西,是南京城墙在建国后开的第二个城门。

有一种爱叫点赞和在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