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覆盖全球只需24颗卫星,为何北斗却要55颗?中美差距在哪

今年以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在完成了全球组网之后,很多国家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与我国展开多方面的合作,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国签订北斗入驻协议,未来,北斗的发展前景只会越来越好。此前,美国在全球定位系统的研发和运营上一直独领风骚,很多国家都要仰仗GPS,而俄罗斯研制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和欧洲国家研制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又经常出现故障,根本无法取代GPS,于是,美国常常以关闭GPS信号为要挟,其他国家迫于美国的压力往往只能选择妥协,现如今我国的北斗系统后来者居上,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美国的GPS已经不再是唯一选择。

【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已布设完成。】

GPS和北斗系统所用卫星数量不同,中美差距在哪?

随着人们对北斗的了解越发深入,一些细心的人发现,同样是全球定位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的卫星数量远远多于美国的GPS,据了解,GPS覆盖全球并维持运行仅需要24颗卫星,虽然还有另外4颗,但通常只做备用,只有出现紧急情况才会被派上用场。反观我国的北斗系统,足足发射了55颗卫星才完成全球组网,这不免引起外界争议,中美两国的差距到底在哪?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多出来的卫星作用非常大。

北斗比GPS多出来的卫星,在关键时刻有妙用

原来,宇宙虽然广袤无边,但近地轨道却是有限的,现阶段谁也无法划分这些近地轨道应该归属谁,所以各国都秉持着“先占先得”的原则,简而言之谁先成功卫星发射,该轨道就归属哪个国家,因此,我国北斗系统的卫星排列与美国的GPS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一部分卫星需要部署到更远的轨道,为了关联起来更加紧密,必然会增加卫星数量。另外,我国的北斗系统还加入了很多拓展功能,将会在短报文通信、防灾救灾、人员搜救、气象监测等多个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同样是卫星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定位系统并不是靠卫星数量的多寡来衡量其价值的,我国北斗现已获得国际认可,成为了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4大供应商之一,前途不可限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