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帅!“蛟龙”突击队水下实弹射击演练画面罕见公开,保卫南海责任重大

近一段时间,解放军展开了一系列实战演练,连一向以神秘著称的“蛟龙突击队”也罕见露面了。央视军事近日发出一段视频,首次曝光了“蛟龙突击队”水下实弹射击演练的画面。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红海行动》原型

“蛟龙突击队”是一支神秘的特种作战力量,成立于2002年,原为海军特种大队,后隶属于中国海军陆战队,有“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反恐精英”的美誉,特战队员都具有空中、陆地、海上和水下四栖渗透突击作战和海上反恐作战能力。2008年底,“蛟龙突击队”70名特战队员奉命随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最神秘部队”首次上了国际媒体的头条,它们的事迹后来被改变成电影《红海行动》,一时间,“蛟龙突击队”的大名变得家喻户晓。

“蛟龙突击队”队员赴索马里护航

“蛟龙突击队”主要担负特种侦查、引导打击等任务,队员要经受的训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上战场”,这是“蛟龙突击队”训练的标准。与大军团作战方式不同,特种部队执行任务一般都以小组为单位,隐蔽的渗透到敌人后方执行任务,队员们必须要练就过硬的综合素质、顽强的意志力,超强的技术水平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先进的水下作战装备

在视频中,“蛟龙突击队”水下打靶就是日常训练的重要一环,与陆地上不同,特战队员下水打靶使用的是特殊QBS06式5.8毫米水下自动步枪。该枪是中国在俄罗斯APS水下步枪基础上研制,主要装备海军特种部队及部分海军陆战队蛙人特战分队,QBS06式5.8毫米水下自动步枪是一支导气式结构的自动步枪,闭锁机构为枪机回转式,类似AK47步枪。但由于水下射击时,机匣内会灌入海水,导致阻力增大,常规击锤击发方式会由于水的阻力问题而导致击发无力,但无限制的增加击锤的质量或者增大击锤簧的簧力也是不可取的。此外,水下步枪弹超长的长度也无法使用回转式击锤——枪机要完成推弹入膛的动作,后坐行程相当于普通步枪的两倍,机匣空间有限,无法容纳这样硕大的击锤。所以,QBS06式5.8毫米水下自动步枪只能采用开膛待击、机框兼作击锤的击发方式,保证在水下的击发能量。

“蛟龙突击队”队员背负潜水氧气瓶,使用QBS06式5.8毫米水下自动步枪射击的画面

QBS06式5.8毫米水下自动步枪采用了大长径专用水下枪弹,结构上类似于箭型弹。全弹长度大约为150毫米,而全弹重量约为28克上下,几乎相当于两发5.8毫米自动步枪弹的重量。该弹的弹头设计也非常特殊,弹身细长,尾端面较小、质心相对靠前,在弹尖部分则是一个直径1.5毫米的平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其在水下飞行时保持稳定。当枪弹被击发后,子弹出膛,由于弹尖部分平面的作用,水在弹尖平面和锥面的过渡部分突然分离,在弹头周围形成一个空泡,弹体被空泡包裹。此时,仅有弹头头部受到水的阻力作用,水对弹头的干扰作用相对较小,弹道稳定。当弹头撞击目标后,由于弹头的设计是“头重脚轻”,容易发生翻滚,从而对目标造成巨大的杀伤效果。此外,这种大质量的钢质弹头穿透力非常好,足以穿透厚重的防水面罩和潜水用氧气瓶。

视频中“蛟龙突击队”队员装备的是普通的商用潜水氧气瓶,看起来似乎不那么高大上,但事实上“蛟龙突击队”和蛙人作战部队很早就装备了类似于美国“海豹突击队”那样的循环式潜水呼吸器(水肺),这种呼吸器专门为战斗蛙人设计,战斗蛙人的呼出气体不排入水中,而是处理(吸收二氧化碳、补充氧气)后储存在呼吸袋内供呼吸用。最大特点是没有气泡,对于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蛙人来说,隐蔽性更强,适合渗透潜入敌方区域。背负式设计也利于蛙人执行特殊任务和水下作战。

央视军事频道首次曝光了我国海军装备的蛙人运载器

此外,在2017年海陆军战队的宣传片中,首次曝光了“蛟龙突击队”装备的神秘装备——特种作战运输艇和单人潜航器,特战队员们通过这些设备从水下出击,或使用特战小艇快速集群登陆,还可使用单人潜航推进装置从水下登陆。这种小型推进装置由1名队员操作,可以方便侦测水下航线,同时负载蛙人的氧气设备和推进器,特战队员可以使用水下推进装置进行隐蔽作业,包括水下排雷、水下布雷、快速渗透等多种任务,由于推进器体积小,而且推力也不大,产生的噪音和水波震动极容易被近岸海浪及其回波覆盖,所以难以被水下声呐发现,从而让水下特战队员可以更安全的行动,不用担心被敌人发现。

结语

作为特战部队, “蛟龙突击队”具备常规作战力量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它们在作战时将首批登陆,破除水下障碍;可深入敌后,纵深打击敌方指挥所;可潜伏敌后,为精确制导武器提供目标指示;可毁坏大型舰船,瘫痪敌方港口。随着中国南海紧张局势的日益紧张,“蛟龙突击队”和中国海军陆战队蛙人无疑将成为未来两栖作战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