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6日,13个人的团队一人一碗小米粥,小米手机诞生了。那时候熬粥的电饭煲还没有小米的Logo,而今的小米已经什么都有了。
雷军在小米十周年的演讲上说小米一代规划的成本是1500元,原本他是想以1499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但是一算实际的成本竟然需要2000元左右,如果按照1499元的价格卖,预测卖30万台,得亏2个亿。于是最终的价格就定为1999元,当时国产手机的均价只有700元左右。当时公布完这个售价之后,一群人在下面欢呼尖叫,这是属于小米的革命。当时的这部手机以极致的性价比得到了数码发烧友的追捧与喜爱,就像那句已经深入人心的广告词“小米为发烧而生”一样。
小米逐渐成为了一个标准,它的价格是一个尺度,如果质量和小米差不多,那么价格就要和小米看齐;如果价格高很多,那么质量一定要比小米的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用户最想看到的,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个最简单的度量,杜绝了不少厂商忽悠消费者的行为。
小米离不开的就是性价比这个代名词。就算你不是一个发烧爱好者,也会被小米的生活周边配套产品吸引,小米比较出名的手机、电视、插线板从0到行业第一已经路人皆知了。小米旗下有一个箱包品牌叫做90分,很好地反应了这个公司的调性。即使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达到90分,但是基本上都可以达到80分的水准。很多产品行业群魔乱舞,这时候小米的参与,就像是差班里空降了一个好学生,虽然不是第一名的学霸,但是成绩中上。小米产品涉及的范围广,但基本都能保持良好的水准,就算闭着眼睛买也不会踩坑。
小米凭借初心和坚持,就如雷军当初说的“要让普通人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做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产品”一样,雷军曾在2018年小米上市前宣布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一流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小米直面挫折和考验后,更加明白了如何在激荡的市场洪流中仍然坚持初心,创新技术、保持质量。
小米的十年,是热血沸腾的十年。雷军的演讲中提到了“成功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危机是你想不到的机会”。一直坚持性价比的小米想要的是长远的未来,小到巨能写笔、牙刷、电池、插线板、鼠标,大到空调、笔记本、手机等等,还有更大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给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小米透明电视,一款超级革新性的产品,全球首个量产的全透明电视,这是属于电视的一场新革命。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初出茅庐,从一个毛头小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成熟的人。十年里,踩过无数的坑,也趟了不少浑水,一样吃了很多苦和亏,小米的经历引发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成立必然经历的磨练。
传闻有一次是在某次招聘上,有个顶级人才拿出近乎完美的履历,最后告诉雷军:我能把稻草卖成黄金。雷军当时大怒,骂到:你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要的是能与客户交朋友的人,不需要你这种人。至于雷总厚道可爱、MIUI好用,这些都是更倾向于偏米粉的看法。我个人自小米诞生不久就在关注它,自认不是米粉,但也会买小米的很多产品,原因就在于对于某一品类不懂,又没有时间深入了解,愿意赋予小米这样的信任——相信其能够提供给我某一价位最值的产品。
回顾十年,雷军的每一句话都带着坚韧,小米能够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经久不衰,大落也能大起,靠的是初心、智慧和坚持,同时也改变了很多行业,中国也因为这些优秀的企业家正在变得愈来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