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烤肉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宰相赵普

《一顿烤肉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一一一北宋宰相赵普》

李晓伟

赵普是北宋的名臣,他为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官至宰相。他为人低调,一直在幕后为太祖效劳,在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提出过许多重要的建议,不但帮助赵匡胤为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影响了整个宋朝的治国方略。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蓟县)人,先后在常山(今河北正定,三国名将赵云的家乡。)、洛州和滁州生活过。宋太祖就是在滁州发现了他。当时宋太祖正在攻打南唐,到达滁州时碰到了难题。滁州四面都是山,易守难攻,要是采用强攻的办法,军队损失将难以估计。

宋太祖绞尽脑汁想出奇兵战胜敌人,得知赵普在当地很有名,便去向他请教。赵普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他建议宋太祖从清流山后面的一条弯曲的水道进入滁州城,南唐的官兵肯定没有人知道那条水路,现在是枯水期,河面上还不能划船。

但就在这几天,水位会上升,到时候大部队就可以开进去打他个出其不意。宋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把军队分成两部,趁着汛期分别从水路和陆路两条路攻打滁州,遂取得了胜利。

宋太祖因此很赏识赵普,把他收入自己的麾下,凡事都听取他的意见。赵普也不负重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成为宋太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人物。赵普几乎参与了宋太祖政治生涯中的所有重大事件,陈桥兵变、平定二李叛乱、消减藩镇权力等等,他用自己出色的政治才华为宋太祖一路保驾护航。

在他“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提议下,宋太祖巧妙地“杯酒释兵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官制,让官、政、财、文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从而达到分散地方权力、实现中央集权的目的,实现了宋朝的兴盛,也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国内政局稳定下来之后,宋太祖把精力放在了统一天下的计划上,于是便有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传说赵普的妻子,不仅人长的十分美貌,而且还厨艺精湛,堪称“北宋第一厨娘”。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美丽夜晚,宋太祖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应赵普之邀请,特来到赵普家做客。听到外边一阵叩门声,赵普慌忙来接迎。进屋后,三人坐定。

宋太祖问赵普:“早就听说嫂子的厨艺堪称天下一绝,所以我和晋王特来品尝一下嫂子的拿手好菜。”

赵普说道:“陛下,贱内正在为您和晋王做一道烤鹿肉,您和晋王可要好好品尝品尝啊!”

不一会儿,香气扑鼻的烤鹿肉端了上来。宋太祖大喜,说完:“真是闻到烤肉香,神仙也跳墙!烤肉滚一滚,神仙都站不稳!”

赵普对宋太祖和赵光义说道:“我华夏族以鹿肉为最高贵的美食!北方游牧民族以烤羊肉为主,而我华夏族则唯有鹿肉可烤炙,其它之肉,皆不足以烤炙也!鹿肉者,即为龙肉也!所谓“天上龙肉”,即是鹿肉也!鹿肉者,为贵族豪门者所享用也!所谓“地下驴肉”,就是说,在民间,老百姓无法吃到鹿肉,当首推驴肉。驴肉在民间可谓是第一美味也!若猪、牛、羊肉等皆普遍之物也,何谈“珍贵”二字。狗肉则是上不得席面也!我华夏族的美味者,唯贵族鹿肉,民间驴肉也!”

三人一起坐在暖和的屋子里,品尝着香气四溢的烤鹿肉,一边喝着西域葡萄美酒,一边欣赏着外边美丽的雪景,甭提多么逍遥快活了!真是赛过活神仙!就在这个神仙般的境界里,赵普为宋太祖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步署。就这样,一顿味道鲜美的烤鹿肉奠定了北宋王朝的版本,统一了除幽云十六州以外的所有中原地区。

赵普为宋太祖出谋划策,立下许多功劳,成了太祖非常器重的大红人。于是他的门前也多了许多溜须拍马的官员,他们遇到什么事总是要先请教赵普的意见。宋太祖得知这些情况后很不高兴,觉得赵普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和威严,于是把他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宋太宗即位后,赵普的处境有些尴尬。当年太祖重用赵普时,太宗还是晋王,手里的实权都不如赵普。而现在人为天子己为臣,真是世事无常。赵普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过下去,他沉浮宦海多年,深谙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他早就认定太宗可以帮他脱离苦海,便在太宗继承皇位这件事上,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站在了太宗这边。

“金匮之盟”的故事其实就是他的杰作。宋太宗即位后,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而不想遵守“金匮之盟”。善于察言观色的赵普自然了解太宗的想法,于是,当太宗和他商量是否应该传给弟弟廷美时,他聪明地说:“一误岂可再误!嫡长子继承制是千百年来的规矩,太祖已经错过一次了,陛下还想接着错吗?”

太宗听了非常高兴,便决定让儿子继承皇位。随后,赵普为太宗实现这个目的出了不少力。在打击廷美的事情上,赵普实现了一箭双雕。当时赵普有个叫卢多逊的政敌,总向太宗说自己的坏话,让赵普十分恼火!

一次,赵普抓住了他与廷美有私密交往的把柄,毫不客气地禀报给太宗,还大肆渲染,说卢多逊期盼着太宗早日归西,好让廷美登基。宋太宗听了之后,龙颜大怒,狠狠地惩罚了卢多逊,还借此迫害廷美。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赵普在太宗面前更有分量了,后来他还两次出任宰相。公元992年,赵普辞世时,宋太宗专门指派官员为其治丧,追封他为真定王,并赐谥号“忠献”。

赵普为官一生,政治才能十分突出。他足智多谋,精明强干,天生是做官的材料。但是他读书很少,还曾经因此闹过笑话。太祖在位期间,曾经想把“乾德”作为年号,对这两个字很满意。赵普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大肆奉承太祖,谁知政敌卢多逊毫不客气地嘲讽了他,卢多逊先是冷眼旁观,等看足了他拍马屁的戏以后,才淡淡地说道:“可惜了一个好年号啊,被伪蜀用过了。”

太祖命人查阅资料,发现果然如此,非常恼怒,便严厉告诫赵普要多读书。赵普唯唯诺诺,背后骂道:“妈的!姓卢的,咱们走着瞧!”赵普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他对卢多逊的处理,就可以看出来。据说,后蜀皇帝孟昶归降宋朝后仅七天的时间,就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这天,赵普陪同宋太祖来到孟昶的府邸,看到孟昶府中忒也奢靡。为了讨好太祖,拍好太祖的马屁,赵普刻意拿出来一件孟昶的生活用具,这是用七件金珠宝贝铸成的,什么金子、钻石、美玉等等,都是价值极为昂贵的宝贝铸成的,只见赵普对太祖说道:“陛下,臣在蜀主孟昶的卧室里找到了一件极为价值连城的宝贝,特献给陛下。”

太祖慌忙捂鼻子:“这是何物?为何臭气熏天?”未等赵普开口,卢多逊便说道:“陛下,此乃孟昶的七宝夜壶(尿壶)也!臣早有耳闻!赵普拿此物进献陛下,大不敬也!”

宋太祖说道:“蜀主孟昶以七宝装饰一个尿壶,当用何器以贮食也!”

说完,一把夺过赵普手里的七宝尿壶,然后砸了个粉碎!赵普讨了一个没趣!暗骂:“卢贼!欺吾太甚!”最终,赵普设计将卢多逊流放到了朱崖。

一个叫李符的大臣为了讨好赵普,建议把卢多逊发配到春州。春州瘴气极重,卢多逊到了那里必死无疑!

为了将仇人弄死,赵普依计照办,为了防止别人知道此事内幕,赵普还找了个借口,把李符也贬到了春州去。其心狠手辣如此!

宋太宗曾问赵普:“卿学识渊博,想必已将古书读尽也!”赵普也不隐瞒,说道:“陛下,臣平生所学,唯《论语》也!当年臣用半部《论语》辅佐太祖皇帝以定天下,今臣亦想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以求天下太平。”后来,赵普死后,人们整理他的书籍时才发现,他的书箱里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就有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赵普当宰相时,刚毅果敢。如果自己认为合理的建议遭到皇帝的否决,他就会反复上奏,直到皇帝接受。他的严肃刚正曾经救了几十条性命,当时他发现一件牵连了上百人的大案子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便奋力追查,直到真相大白,让无辜的人免于一死。赵普身上有许多当官的恶习,但他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管理官吏方面功劳显赫,可以说,宋朝有个良好开端,他功不可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