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做了什么,土尔扈特坚决东归

NO.247,铁骑如风/文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卡尔梅克士兵(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积极帮助红军对抗纳粹德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结果却在1943年因少数卡尔梅克人叛逃德国之事,被扣上了通敌的帽子,被苏联政府强制迁徙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居住和做苦工,自治共和国也被取消

校/捕风者 画/脸壳 图/地缘谷

有一支名叫土尔扈特的传奇部落,身居西北却心向祖国,突破沙俄等势力的重重阻碍,在清代乾隆年间最终东归中国。少有人了解土尔扈特部在遥远俄国经历了什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后代被俄国欺凌的后事。土尔扈特人及其后代的遭遇,是当年俄国殖民主义伤害周边国家和民族的一个历史缩影。

土尔扈特人油画,来自shutterstock

土尔扈特西迁:被迫与沙俄迎头相撞

17世纪时,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部落分成了了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三大部分。其中的漠西蒙古被称为厄鲁特(卫拉特)蒙古,又包括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辉特部和土尔扈特部五大部落

电视剧中的卫拉特蒙古部,来自shutterstock

土尔扈特部原本是和其他四部一起生活在今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17世纪10年代,准噶尔部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带领下走向强盛,在扩张的过程中与土尔扈特部发生了冲突

土尔扈特实力不济,但是朋友比较多,其首领和鄂尔克勒带领本部人马以及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的部分牧民于1628年左右一路向西迁移数千里,来到里海北部的伏尔加河下游流域居住,这里曾是蒙古金帐汗国的大本营。

土尔扈特西迁,来自shutterstock

为什么不向北迁徙一定要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呢?当时新兴的沙俄帝国,也正在雇佣哥萨克骑兵和派遣殖民探险队往西伯利亚地区扩张,已经把手伸向了蒙古高原。

在17世纪初的时候,沙俄派遣外交使团到漠西蒙古各部,要求他们臣服自己,却遭到拒绝。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之前俄国在灭掉乌拉尔山脉附近的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喀山汗国时,只出动几百上千人马就了了事,让俄国人对这些蒙古汗国产生了轻视,以为对付漠西蒙古也同样容易。这次沙俄只拍了200人的殖民队伍就过来搞侵略,结果被土尔扈特部一顿痛揍

俄国出兵乌拉尔,来自shutterstock

虽然漠西蒙古击退了沙俄的进攻,但是沙俄势力仍不断侵扰该地区,土尔扈特部清楚沙俄是一个不好惹的邻居,而且同族的准噶尔人越来越强大,有吞并自己的危险,只有往西南撤退,远离这里才安全。当时里海北部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是诺盖人的地盘,实力较为弱小,土尔扈特人穿过哈萨克草原,随后长驱直入,直接占领了 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建立了一个土尔扈特汗国,开始新的游牧生活 。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但是在当时,沙俄的基本盘在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沙俄尽管灭掉了下游的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喀山汗国,但是并未对这些地方建立稳固有效的统治,力量薄弱,就给了土尔扈特人趁虚而入的机会。反正这一块曾经也是蒙古人的游牧地带,来一个新部落占领也是一样的。

乌拉尔山附近的几个游牧汗国,已经逐渐沙俄化

沙俄一直没有放弃让漠西蒙古各部臣服自己的野心,现在看到土尔扈特部迂回到自己的大后方来了,毫不犹豫决定动手吃掉它。沙俄先是联络准噶尔人一起进攻土尔扈特部,但是准噶尔部知道沙俄吃掉土尔扈特后就回来吃自己,唇亡齿寒,因而拒绝了沙俄的请求。土尔扈特部为了避免沙俄进攻,决定先发制人,围攻沙俄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堡垒阿斯特拉罕城,结果首领和鄂尔克勒战死

土尔扈特部围攻沙俄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堡垒阿斯特拉罕城,来自shutterstock

其子书库尔岱青继承了汗位,深感与俄国人的实力差距,料想沙俄下一步肯定会采取更进一步的手段侵略和控制自己,于是动了东归回到中国故土的心思,但是路途遥远加上强敌环伺,迫使他打 消了这一念头

土尔扈特人反复派人与漠西蒙古各部加强联系,准噶尔人与土尔扈特部联姻。几个部落一起组成了以准噶尔部为首的部落联盟,通过了《蒙古—卫拉特法典》。这一切都说明土尔扈特人在沙俄的压力下,越来越思念中国故土

今日俄罗斯卡尔梅克还有当初没来得及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落建造的佛塔,来自shutterstock

沙俄对土尔扈特部的全面控制与打压

沙俄在17世纪下半叶已经扩张到太平洋沿岸,与之相邻的政权都处在它的威胁之下

坚持抗争的土尔扈特,由于势单力孤又缺乏外援,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屈从于北方这个体量数十倍于己的恶邻。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期土尔扈特部分部众东归的百余年间,全体土尔扈特人经历了沙俄残酷的掠夺、打压与控制。

土尔扈特人随时带着枪和腰刀,即是防身,更是防“人”,来自shutterstock

沙俄的方针政策是以强大的武力对土尔扈特汗国进行军事威胁,采用包括利诱和传播东正教等手段控制土尔扈特高层和拉拢部众,迫使汗国做自己的附庸政权,自己做凌驾于汗国之上的“太上皇”。开始时还真奏效,书库尔岱青及其继任者阿玉奇汗都宣布成为沙俄的附属,履行纳贡和派军队跟随沙俄征讨敌国附庸义务,不少穷困的土尔扈特牧民也皈依了东正教。

阿玉奇汗,蒙古族土尔扈特可汗。当时土尔扈特汗国在南俄与北高加索地区势力十分强大,阿玉奇汗帮助俄国防卫南方,来自shutterstock

不过此时沙俄对土尔扈特汗国的控制只是表面上的,因为土尔扈特的新首领阿玉奇汗是一个卓越的领导人。他以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手段游走于沙俄和其他周边国家之中,让沙俄完全控制土尔扈特的图谋屡屡落空。他的军事才能也同样杰出,将周围的克里米亚人、巴什基尔人等部落都揍了一遍。

他以获得高标准的雇佣金奖赏为条件,派军跟随沙皇彼得一世参与了与萨菲波斯、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以及与瑞典等国的大北方战争。为了保持汗国的独立性,他还曾支持沙俄境内的巴什基尔人的起义。尽管最终失败,但也给俄国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土尔扈特部落里面以摔跤、骑射为乐,武德也很强势

阿玉奇汗在世时,也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土尔扈特汗国的集权统治, 继续加强 与清朝的联系,曾与清朝一起进攻准噶尔首领噶尔丹。他于1712年接待了清朝派往土尔扈特汗国的使团,在使团面前痛陈自己对俄国人的厌恶以及对祖国的向往。在阿玉奇汗这样的强势领导带领下,土尔扈特勉强 抵抗住了 俄国的软硬攻势。

然而沙俄在彼得一世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土尔扈特在强势领导人的带领下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人,就会让沙俄趁虚而入。阿玉奇汗的逝世,让俄国看到了能够控制土尔扈特汗位主导权的机会。

原来,阿玉奇汗逝世前,其中意的汗位继承人沙克杜尔札布英年早逝,死前遗言希望他的儿子达桑格成为汗位继承人,达桑格也得到了沙俄阿斯特拉罕省长的支持。但是阿玉奇汗中意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车凌端多布,于是这就有了两位继承人选

1724年,阿玉奇汗逝世后,彼得一世中意的阿玉奇汗的外甥道尔济,以及阿玉奇汗遗孀支持的阿玉奇汗的孙子敦罗卜旺布也加入了汗位争夺战中。这四位人选背后,就是四股贵族的政治势力。而能否取得沙俄政府支持,就成为各派势力打破均势,获得主导权的关键。

来自shutterstock

道尔济还算是有骨气,最终不愿屈从沙俄的无理要求而退出竞选。达桑格因为势力远不及敦罗卜旺布,在斗争中处于下风,也退出了争夺战。敦罗卜旺布尽管有强大的贵族支持,但是不受沙俄政府的待见,沙俄动用自己的政治手段反对他。

作为沙俄附属国的土尔扈特不得不屈从沙俄政府的意见,遵从先汗的遗命,让车凌端多布即位,以达成主导土尔扈特汗位继承权的既成事实。沙俄干涉土尔扈特汗位继承的成功,表明沙俄对土尔扈特汗国开始转向实质上的控制

在汗位争夺战中失败的敦罗卜旺布成为土尔扈特最强大的一支贵族势力的代表,与新汗车凌端多布斗智斗勇。新汗对国家的掌控力受到限制,不得不进一步取得俄国人的支援。而敦罗卜旺布要想造反成功,也需要俄国人的支持。而其他的土尔扈特贵族势力也觊觎汗位的继承权,在阿玉奇汗死后的二十年中也参与到了政治斗争当中。

敦罗卜旺布在沙俄的支持下,一度卷土重来夺取了汗位,但是他也陷入了跟另一支贵族势力敦罗布喇什的斗争当中,并在内战之后病死。而敦罗卜旺布的宠妃,出身穆斯林部落的贾恩皈依了东正教,在沙俄政府的指使下在土尔扈特高层搞大清洗,大力传东正教播。但是土尔扈特的基本盘还是黄教徒,贾恩也因其出身穆斯林部落的背景被土尔扈特贵族赶下台,使得沙俄政府的传教策略暂时落空

争夺捍卫的敦罗卜旺布,来自shutterstock

1741年,敦罗布喇什在沙俄政府的承认下继承汗位,他是继阿玉奇汗后又一任强势的大汗。他在国内 加强集权统治 ,命令保持蒙古人的风俗习惯,以 避免被沙俄文化渗透 。但是他是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上位的,又被迫参与到沙俄一场又一场的对外战争中。沙皇可以说完全把土尔扈特人当成工具人看待,不仅要收他们的苛捐杂税,还继续调集他们参加对奥斯曼土耳其、普鲁士等国的战役。

虽然土尔扈特骑兵依旧骁勇善战,给予了沙俄的敌人们重大打击。但是沙俄多土尔扈特人的战争剥削对汗国的打击是致命的:土尔扈特大批青壮年跟随俄军而战死,人口的减少又导致汗国的地盘被其他游牧民族所蚕食,汗国的牧场不断缩小,粮食和税收减少,给沙俄上交的税收和贡赋而并没有减少,这又进一步让人口损失,形成恶性循环

土尔扈特大批青壮年骑兵跟随俄军而战死,来自shutterstock

土尔扈特受沙俄的欺凌和控制越来越严重,也就更加强了同清朝的联系。当时乾隆皇帝准备对准噶尔势力发动最后的总攻,派遣使臣到达土尔扈特,要求敦罗布喇什从背后配合清军的军事行动,敦罗布喇什接受了这一调令。但是清朝与沙俄在雅克萨之战后就签订了和约,清军是不会违背条约去帮助土尔扈特武力对抗沙俄的,只对土尔扈特进行了物资和官爵上的封赏

敦罗布喇什于1761年去世,阿玉奇汗的曾孙渥巴锡掌握了汗国的领导权。沙俄政府采取进一步的政治行动,不但不承认渥巴锡的大汗地位,还试图将土尔扈特最高权力机构王公会议“扎尔固”改造成沙俄政府的下属机构,还指使汗国内的亲俄派贵族策伯克多尔济成为扎尔固的领导,以对抗渥巴锡。沙俄的东正教派也在抓紧行动,争取让东正教取代黄教在汗国的主导地位,试图让汗国向阿斯特拉罕省那样的俄国行省过渡

1768年,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争夺黑海出海口,与奥斯曼土耳其再次爆发战争,土尔扈特人又卷入其中

叶卡捷琳娜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来自shutterstock

沙俄这次对土尔扈特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强征,令其16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参与战争,想要在战争中彻底瓦解土尔扈特部落。毫不意外,这次战争给汗国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只有三十万部众的土尔扈特部一下就阵亡了四分之一的青壮年人口,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趁机夺取土尔扈特的大批牧场,大批民众流离失所,死于瘟疫与饥荒,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土尔扈特人在战争中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但没有换来俄国贵族们的一点尊重,反而被这些贵族们看作是卑贱的奴隶,纵容俄国军官公然侮辱土尔扈特人的宗教仪式。

土尔扈特人从上到下都再也无法忍受沙俄的奴役,决定发动起义,找到一条生路。

东归是摆脱沙俄控制的唯一出路

在俄土战争之前,渥巴锡就预料到了这场战争会给土尔扈特人带来什么样的命运,所以他在那时就已经开始酝酿东归故国。他坦言:“自古以来,土尔扈特人没有像今天这样负担过如此沉重的捐税,所有的人为此感到动荡不安,这就是为什么不愿再受俄国的统治,而希望看到自己的遵守共同法规的同胞和自己原来的故乡。”这不仅是他的心声,也是每一个受俄国压迫欺凌的土尔扈特人的共同心声

渥巴锡汗,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曾孙,来自shutterstock

然而汗国内有一个亲俄派二五仔扎木金,向沙俄朝廷密告了土尔扈特部想要逃离的打 算,叶卡捷琳娜二世鉴于俄土战争还在继续,没有去彻查这件事,但是对渥巴锡表现出了怀疑。渥巴锡为了消除叶卡捷琳娜二世对自己的疑虑,在战争中非常英勇,帮助俄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俄土战争暂告一段落后,渥巴锡便马上召集包括策伯克多尔济在内的5位贵族和宗教领袖,商量武装起义后东归中国的计划。策伯克多尔济虽然是俄国扶持的扎尔固领导,此时却从民族大义出发,坚决支持渥巴锡的计划,帮着渥巴锡对部众做思想动员工作。

策伯克多尔济,土尔扈特部落著名首领阿玉奇汗的后代,渥巴锡汗的堂侄,土尔扈特部落重要核心人物之一,来自shutterstock

尽管渥巴锡的行动情报早就被沙俄驻土尔扈特的大使卡辛斯科伊侦知,但是这个大使狂傲自大,认为这帮他眼中的奴仆不敢起事。可是阿斯特拉罕总督贝格托夫看穿了一切,赶紧将消息报告给圣彼得堡内的沙俄朝廷。搞笑的是卡辛斯科伊视贝格托夫为政敌,向朝廷上书驳斥贝格托夫的报告,让沙俄朝廷一时也搞不清楚渥巴锡是不是真的要起事,犹豫不决起来。之前提到的那帮看不起土尔扈特人的贵族,也和卡辛斯科伊持同样的观点。

渥巴锡抓住沙俄朝廷迟疑之机,于1771年1月召集伏尔加河东岸的土尔扈特人准备起事。原本他是想等伏尔加河封冻,让西岸的一万多户族人过来一起行动。但是恰好那一年冬天气候温暖,河上迟迟不结冰,而计划每推迟一天,就会增加一分风险。渥巴锡决定不等了,果断率领自己能够调动的三万三千户(约17万人)部众行动。

渥巴锡在动员大会上声称俄国女皇让自己的儿子到圣彼得堡去当人质,还要再征发本族一万人加入俄军,简直是没完没了,必须起义。策伯克多尔济更是慷慨陈词,声讨沙俄的种种罪行,如侮辱卡尔梅克人(俄国人对土尔扈特人的称呼)的宗教信仰,号召大家不要继续做俄国人的奴隶,要起来反抗,努力回到中国去。

携家带口跨越雪原的土尔扈特部落,来自shutterstock

土尔扈特部众本就憋了一肚子对俄国人的仇恨,经过两位领导号召,发誓与俄国人势不两立,一定要回到祖国。渥巴锡下令把自己的宫殿焚毁,辎重扔下,向留在汗国境内监视部众的沙俄外交官员和商人尽数屠杀。卡辛斯科伊慌忙调集附近的俄军来镇压,也被土尔扈特人几乎全歼。在搞定了这里的俄国人后,渥巴锡赶紧率领部众东撤。

土尔扈特于严冬中东归,来自shutterstock

消息传到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二世鼻子都要气歪了,立即派出大批沙俄政府的哥萨克雇佣军骑兵前往截击。渥巴锡对东撤的部署安排得当,行动迅速,因而把沙俄朝廷的追兵远远甩在后面。而伏尔加河左岸的土尔扈特人由于没能跟渥巴锡一起行动,被俄国大军重重围困,严密监视以防止逃脱。

叶卡捷琳娜二世哥萨克,来自shutterstock

渥巴锡的部众用了八天时间快速行军,随后穿越了已经结冰的乌拉尔河。他们没想到,在冰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有大批常驻此地的哥萨克骑兵在等着他们。渥巴锡和 策伯克多尔济率军与敌鏖战,在付出了一万多伤亡的代价后击溃敌军,继续行进。

此时的哈萨克人变成了俄国人的盟友,配合沙俄在中亚地区的军队截击渥巴锡。已经缺粮少衣的土尔扈特部非战斗减员严重,人心浮动,而两位领导再次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指出“理想之邦”中国就在眼前,重振了大家的士气。

冬季结冰的中亚河流,凶险暗布,来自shutterstock

这支“长征”的部队在击败了哈萨克人的截击之后,终于在当年六月底抵达了清朝西北边境,遇到前来接应的清军部队。而俄军也是饱受疫病和缺粮的困扰, 被迫放弃了追击

渥巴锡一行在抵达新疆伊犁时,受到了清朝官员的盛情接待,这是乾隆皇帝安排的。清朝官员发现他们只剩下了八万人(一说四万人),一个个的虽衣不蔽体如叫花子,却精神气十足。乾隆皇帝在木兰围场召见了渥巴锡等土尔扈特贵族,并加以厚赏,将这几万部众妥善安置在珠裕都斯草原上放牧。至此,这部分土尔扈特部众终于实现了东归祖国的心愿。

乾隆皇帝安排在抵达新疆伊犁时亲自接待,来自shutterstock

沙俄政府不甘心这次失败,向清政府发出外交文书,索要渥巴锡一行部众,还威胁不答应就发动战争。此时的清政府直接回复沙俄政府说他们是我们中国的子民,你们要和便和,要打便打。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忌惮清朝的实力(清军此时确实战力尚可),加上欧洲形势严峻,就此作罢。

如今坐落在库尔勒龙山之上的东归英雄纪念塔。塔内悬挂了民族英雄渥巴锡汗的巨幅画像,并安放乾隆皇帝《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和《抚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

被截留的卡尔梅克人:一边受难,一边抗争

在上文中提到,尚有一万多户土尔扈特部众留在了伏尔加河西岸。他们虽然没能跟渥巴锡东归祖国,但是也在酝酿着起事的计划。由于沙俄一直实行农奴制,农民长期受到严酷的压迫和剥削,1773年在乌拉尔山脉南部地区爆发了普拉乔夫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叶梅连·普加乔夫,俄国农民起义领袖。1773年,普加乔夫聚集了80名哥萨克人发动了普加乔夫起义,揭开了俄罗斯历史上一场反对农奴制压迫的农民战争的序幕,来自shutterstock

虽然哥萨克骑兵当时是沙俄向东扩张的主要力量,但是哥萨克普通农牧民在农奴制的压迫下是悲惨的,使得沙俄政府用着趁手的一把利器要转过头来对准自己。

普拉乔夫率领的是一支包括哥萨克、巴什基尔人、哈萨克人、鞑靼人在内的军队,在南俄地区建立了大本营。卡尔梅克(俄国人对土尔扈特人的称呼)人也受到了普拉乔夫的独立号召,参与到了起义军当中。然而起义军寡不敌众,仅过了一年就被沙俄大军彻底镇压

普拉乔夫农民军用枪挑杀俄贵族,来自shutterstock

没有抓到渥巴锡部众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火气正愁没处撒,下令逮捕所有参与起事的卡尔梅克贵族,将其中很多人折磨致死,并 彻底取消 卡尔梅克汗国的编制,将地盘纳入阿斯特拉罕行省之中。卡尔梅克人只要流露出一点东归中国的想法被俄国人发现,就会被抓进监狱。

在暴力镇压的同时,沙俄政府一方面限制卡尔梅克人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又拉拢那些黄教的上层领袖,让他们去策反不愿意屈服沙俄统治的卡尔梅克人。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把自己包装成“活佛”,想通过这种办法迫使卡尔梅克人臣服于自己。可惜卡尔梅克人实在是桀骜不驯的部族,即便是寄人篱下,也要展现自己的强悍和武力,让沙俄欺压自己的时候有所顾虑。并不是沙俄不能把卡尔梅克人完全消灭,而是灭掉这群骁勇善战的牧民,自己也会付出数万俄军的代价,还可能招致其他蒙古部众一起叛乱,给其他敌国进犯的时机。

俄国派大军镇压卡尔梅克贵族,来自shutterstock

卡尔梅克人以自己的强悍,向沙俄政府展示了“工具人”也是有脾气的。在整个19世纪,沙俄政府对卡尔梅克人的管制策略 反复变化 ,又想控制他们,又怕做的太过分让他们再次造反,这也和19世纪沙俄农奴起义增多,对外如克里米亚战争遭遇惨败,使国力陷入衰退有关。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的俄国人,来自shutterstock

苏联十月革命后,卡尔梅克人被批准建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卡尔梅克士兵积极帮助红军对抗纳粹德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结果却在1943年因少数卡尔梅克人叛逃德国之事,被 扣上了通敌的帽子 ,被苏联政府强制迁徙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居住和做苦工,自治共和国也被取消。

后来卡尔梅克人的生活条件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因为无法游牧,缺乏发展经济的基础,被迫融入到当地的俄罗斯人群体当中。还有一部分卡尔梅克人因二战时被迫加入各国军队,战后迁徙到了欧洲各国和美洲,成为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

西伯利亚集中营的卡尔梅克人,来自shutterstock

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颁布《关于为卡尔梅克民族恢复名誉的措施》, 洗刷了 卡尔梅克人叛国投敌的污点,并且正式被俄罗斯人当作本国民众平等看待。他们的自治共和国被重新组建起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参考资料

藩部传六:土尔扈特属 . 清史稿

土尔扈特源流 . 祁韵士

厄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总叙 . 张穆

卡尔梅克族在俄国境内时期的历史概况 . H.帕里莫夫 俄国·蒙古·中国. 巴特雷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及其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斗争. 马汝珩 王思治

土尔扈特人西迁背后的故事. 瞿学忠

试析清代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的原因. 马国铤 牛海桢

历史上土尔扈特人在国外分布状况探析. 宗永平

卡尔梅克人流放西伯利亚的痛史. 初祥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