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国产家庭剧的三大转型

文_ 灵樨

家庭剧始终是国产电视剧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电视作为一种以“家”为受众对象、以“室内”为观看场所的媒介,以其为载体的电视剧从本质上和审美属性上就自然而然地承载了“家”的内涵。

从90年代播出后造成“万人空巷”盛景的《渴望》,到21世纪陪伴90后童年的《家有儿女》,再到电视剧多元化时期出现的各种家庭伦理剧、婆媳关系剧等多种类型,家庭剧的发展一直在经历着不断地演变。由于其本质上的包容性,家庭剧适合于融合多种不同类型的元素丰富其主体、带给受众不同程度的观感,导致此类题材一直是各类影视公司积极布局的影视类型。

在新剧观察的统计之下,总结出国产家庭剧变迁30余年的过程中存在了三大转型特色。

从室内到室外

八九十年代的爆款家庭剧多半是以“室内剧”即“情景喜剧”的方式呈现,例如根据老舍的话剧《四世同堂》改编的同名电视剧(1985年版),故事几乎都发生在北平小羊圈胡同内,以室内场景居多,通过小羊圈胡同里祁家、钱家、冠家等几家居民在抗日战火中的反抗与顺从,体现出“家国同构”的思想。

90年代播出的《渴望》、《我爱我家》、《雷雨》,21世纪初播出的《家有儿女》、《闲人马大家》、《东北一家人》、《大宅门》等电视剧都是以“室内”作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但21世纪初已经出现了一些诸如《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这样表现伦理道德、男欢女爱内容的家庭剧。

互联网时代的国产电视剧由于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融入了更多元的因素,既有受到台湾偶像剧影响而拍摄出的《夏家三千金》、《爱情真善美》,也有受到韩剧影响的《回家的诱惑》,还有表现现实生活的话题剧《家,N次方》、《裸婚时代》、《蜗居》、《我的青春谁做主》等,还有呈现教育、创业、代际关系等多样化冲突和迎合时代特色的各种家庭剧。

单纯发生在家庭中、通过碎片化的戏剧效果已经无法迎合观众了,当前的电视剧创作继续为家庭剧注入新的养分。例如《小欢喜》主要聚焦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和教育方式,但从根本上来说是输出教育观念和两代人相处的问题,“乔英子跳海”、“童文洁打方一凡”等话题正是因为与观众产生了审美共鸣才能够引起热议。《都挺好》聚焦“孝”文化,三个子女对于父亲不同的责任和态度以及苏大强的“作”都引发了观众的思考,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既然要多元,那么就需要展现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场景,因此破除室内剧障碍也是必然趋势。另外,以往拍摄电视剧喜欢以室内为主,实际上也和拍摄成本息息相关,在拍摄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室内剧能够极低的降低摄制成本,比如《家有儿女》、《我爱我家》、《武林外传》这些情景喜剧的成本都无法与《小欢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的头部剧集相提并论。

从伦理到治愈

矛盾冲突是电视剧推动叙事的主要动力,对于家庭剧来说,最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情节便是婆媳冲突、丈夫出轨、二婚妻子与原配子女的冲突等, 如果编剧的写作功底不扎实很容易走向悬浮化、狗血化,甚至使剧集变成了由各种冲突堆砌而成的一盘散沙。

尤其是21世纪以后的家庭剧,大部分都是以伦理冲突作为主要内容的,比如《我的前半生》中“阔太太”被出轨丈夫抛弃,《回家的诱惑》里原配的逆袭,《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也充满了女婿和丈母娘之间的冲突,《大丈夫》、《小丈夫》则聚焦了两种极端的恋爱模式。

强情节成为了剧集的主要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戏剧冲突也容易使观众造成审美疲劳。随着“慢生活”逐渐被观众接受,广电总局对于电视剧正能量的倡导也深入人心,电视剧不仅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大众”,还需要有更多正能量的导向。

在这个导向下,家庭剧也纷纷从伦理矛盾转化为温暖治愈的路线,比如《那座城这家人》就聚焦了在唐山大地震后的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重组家庭,他们各有伤痛、都失去了亲人,却在彼此的陪伴和鼓励下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都挺好》的结尾也转向了治愈路线,苏大强与苏明玉的和解使观众们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小欢喜》里虽然前半段有打打闹闹、如同打仗般的高三生活,但家长对孩子们的理解和真情以及孩子们彼此陪同成长、不离不弃的友谊也颇具治愈效果。

从强冲突到弱情节,从以矛盾博人眼球到以情动人的转变,是当下影视剧创作的一大进步,事实证明,带有治愈效果的电视剧相比强冲突的剧集更容易出爆款。

从血缘到非血缘

从血缘到非血缘的转变趋势也值得关注,这是在市场创新的强烈催促下衍生的家庭剧新形式,在以往的影视剧中极其少见,在近两三年的电视剧创作中能够找出一些范例。

首先是改革开放献礼剧《那座城这家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组家庭,但还不算是完全非血缘的重组家庭。由于地震的摧残,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变得残破不堪,在对“家”的渴望中,很多破碎的家庭抱团取暖,于是就有了多个小家组合成的大家庭。

《加油,你是最棒的》没有明确地划定“家”的概念,但是由选秀艺人郝泽宇、助理福子、经纪人牛美丽、司机福子爸组成的新型家庭却反而更加具有治愈的魅力。

《以家人之名》从剧名便可以看出“重组”的含义,尖尖、子秋和凌霄来自不同的家庭,但由于各自的伤痛而变成了家人,他们都没有妈妈,是由两个爸爸抚养长大,爸爸对家庭的付出和对三个孩子的宠爱,尤其是涂松岩饰演的李爸不计回报地将三个孩子都当成亲生孩子一样照料更是体现了人性的伟大。

从家庭剧的变化中实际上能够读解受众审美观念上的改变,但无论如何变化,观众最喜闻乐见的仍然是生活中的美好、人性中的善良和真诚,《以家人之名》、《小欢喜》都冲破了豆瓣评分8.0,《父母爱情》豆瓣评分高达9.5,这些剧集都表现了家庭关系的和谐、扶持和善意。与其宏大的表现时代变迁、家庭变故,不如从小事和温情入手,也许更能打动人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