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建设者放在心上,建设者一定会把责任扛在肩上” ​| 研习汇

近日,上海持续高温,

全市重大项目工程的建设工地上

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仍坚守一线

保障工程安全有序运行

(位于徐汇滨江的建设项目)

作为目前上海中心城区

唯一大规模成片规划开发的滨水区域,

徐汇滨江目前有20多个、

约200万方体量的在建项目,

高峰时期曾聚集约1万名建设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滨江人”。

大批的建设者集聚,带来大量公共需求,也容易成为社会治理的“盲点”。2016年7月,徐汇区委以党群服务来解决这一难题,成立了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家”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4年来,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经历搬迁、改造、升级,家正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加温馨美好。

专题研讨

“滨江建设者之家”这一公共空间

如何持续提升服务,实践“人民城市”论?

四年来,“家”里的点滴变化和暖心事

滨江建设者之家党支部书记 蔡莉萌

(宝宝阿姨)

手机里有700多个群,一个人可以联系到3000多名滨江建设者 ,每天早上5点就打开广播,从健康节目听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清晨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7点准备出发上班。出发前,要在徐汇滨江建设大联盟的微信群里,给“兄弟姐妹们”发一个“新闻早班车来了”,再祝福一声“大家早上好”。这是滨江建设者之家党支部书记 蔡莉萌 的工作日常。

回忆这四年与大家的点滴,宝宝阿姨最难忘的就是帮建设者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以至于现在大家都说“有问题就找宝宝阿姨”。

今年春节后复工,当时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得益于平日的紧密联系,宝宝阿姨迅速聚集19个工地,23个地块,形成了一支45人的联防联控的联络组,完成了5000多名滨江项目建设者的实名信息登记。到目前为止,联络组仍在运转,把滨江的疫情防控工作做的扎扎实实。

转眼到了夏天,宝宝阿姨又牵挂起每年要来工地和爸爸妈妈团聚的小囡们。宝宝阿姨说“今年因为疫情,孩子们不能过来,我们正在考虑,把孩子们开学用的一些书包文具寄到他们的老家去。”

期待建设者之家更优服务、更深内涵

滨江建设者代表、上海建工七建集团第四工程公司

安全科副科长兼项目副经理、支部书记 单忠会

来自上海七建集团的建设者单忠会,亲眼见证了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服务建设者的各项举措不断丰富和完善。单忠会说:“我们建设者的共性,就是非常淳朴,做事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建设者们一同参加研习汇的讨论)

一开始徐汇滨江是一块大工地,谈不上什么生活配套设施,工人们理发可能都得走个2-3公里,但随着建设者之家的成立,很多生活服务在工地旁就能解决。

如今,美术馆、AI双子塔等建筑都已经拔地而起、陆续开放。我特别希望,像我们在这块工作过的人,以后能有机会进入西岸这些公共空间参观游览,让我们再重新走一走,看看那些亲手建成的高楼大厦里边什么样儿……

强化属地服务助力建设者之家升级迭代

龙华街道党工委书记 王伟成

建设者之家成立之初,就把党建引领挺在最前面。徐汇区委第一时间构建“党委领导、群团助力、企业尽责、社区保障、建设者参与”的模式,成立党支部,统筹群团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服务建设者。

滨江建设者之家党支部隶属于龙华街道党组织,成立了建设之家以后,龙华街道委派宝宝阿姨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给予经费的保障。通过支部来整合辖区的各方面的资源,目前已经涵盖了公共活动、公共活动、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等。

滨江建设之家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制度机制,将会延伸到滨江的其他公共服务站点的建设,包括水岸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等,我们永远敞开大门,欢迎我们的建设者。

在研习汇的现场,上海徐汇区启动滨江党群服务2020年“水岸建享汇”项目,发布第四季度服务清单,包括10大项服务和6大项活动,既有党群服务,如流动党员管理、“四史”学习教育,还有建设者需要的医疗卫生保障、法律咨询援助等,以服务实效实现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目标,焕发“新生机”。

我们把建设者放在心上,

建设者一定会把责任扛在肩上!

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费佐祥

虽然法律上,西岸集团和建设者们是甲方乙方的关系,但从整个滨江开发建设过程来说,我们是兄弟。

虽然滨江建设者之家是工地旁的临时建筑,看上去也有些简陋,但在设计规划过程当中用足了心思,不仅请到柳亦春大师来一块设计,里面所用也是红砖、刨发板、轻钢龙骨,都是建设者们熟悉的材料和结构,就不会产生距离感。”

硬件花心思的同时,西岸集团还派驻了两名非常年轻的同事来协助宝宝阿姨,一块为建设者做好相关方面的服务。费佐祥书记说: “我们也在设想,有机会的话,我们甲乙方合作也让建设者们走进曾经参与建设的美术馆、人工智能大厦的45楼,看一看我们建设的成果。 同时,留意在日常的工作施工过程,记录下劳动者的汗水,形成一本书能够传阅、能够回忆。我想,这也是我们甲方对建设者们一个非常好的交代。”

(西岸集团和龙华街道的年轻干部在建设者之家学习锻炼)

向坚守在城市一线的建设者致敬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教授

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唐亚林

因为他们为我们的城市作出了贡献,这个城市通过各种方式来关爱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滨江建设者之家是一个情感的关怀之地。听了大家的讨论,我觉得未来它还要成为一个情感的传播之地。

上海出台 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 最关键的就是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人民衷心的拥护党和政府,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这一点,也 是滨江建设之家最有核心、最有代表意义的地方。

解决了温情怎么长留的问题,下一步,是温情如何传递? 并不是每一个建设者之家都能遇到 特别的“宝宝阿姨”,但可以通过合作机制,把经验进行总结复制提升,最后成为城市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是大都市发展过程之中,我们要经常去做的。

如果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重大的工程重大的项目开到哪里,我们的组织就建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我们的情感关怀就是那里升腾。这就可能是一个好的大都市综合发展模式。”

开发建设到哪里,

党建就跟进到哪里

我们要感谢城市的建设者们,是他们用一砖一瓦构建了我们今天城市的所有美好。可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这种感谢,停留在一种情感的感谢上。建设者们感受到了吗?以“滨江建设者之家”为代表的空间,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谢,我们拿出空间、拿出资源、拿出自己的热情来,跟建设者们汇聚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然后再慢慢的跟他们的心走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他乡,亦是故乡。

下一期#研习汇#,我们继续学习、研讨!

汇聚观点 汇通思想 汇集力量

编辑整理:崔翔

审核:李军、秦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