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金乡:“小蒜头”长成百亿级“大产业”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21日讯 (记者 郝亚松 通讯员 李爱国) 如何让金乡大蒜变身“金”字招牌,金乡县围绕通过提高大蒜品质,加速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大蒜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了大蒜品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成了大产业。

  做“大”一产

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今年大蒜价格行情不好,但金乡县蒜农都很淡定,胡集镇孟店村蒜农李明峰算了一笔账。“我今年种植了5亩大蒜,每斤1.4元卖的,一共卖了1万3千多元,每亩要赔几百元钱,但有大蒜保险兜底,我们蒜农就不怕。”

李明峰所说的大蒜保险是自2015年起为稳定大蒜价格,金乡县委、县政府推行的大蒜目标价格保险。今年保费126元/亩,政府补贴六成,蒜农一亩地仅需自付50.4元。2020年保险公司将大蒜目标价格保险定为1.73元/斤,对跌幅部分进行赔付,让农户保住本,大蒜价格涨与跌,蒜农都赔不了钱。

为突出管理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环境生态化,金乡县推进大蒜标准化种植,带动全县三品一标种植面积达42万亩。同时,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优势,规划布局了万亩大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制定了全程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了最完善的溯源体系,建设了大蒜育种实验室,推广最先进的种植模式,全程实施绿色防控,机械化种收,成为当前世界大蒜最先进种植模式的先行先试之地。

  做“优”二产

“购置研发设备总数达1000余台套,研发投入超过8000万元,年均增长10%……”近年来,金乡县加强科技研发,建成全国最大的大蒜及食品加工区——食品产业园,成立了金乡县大蒜研究所,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检测中心,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推进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的转化。

目前,金乡县拥有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检测中心1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引进各类专家30位,实施蒜片加工废水资源化再利用等科研项目31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有效提升了产业园科技装备水平。研制开发出黑蒜制品、硒蒜胶囊、大蒜多糖等9大系列105个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拉长了大蒜产业链条,提升了大蒜附加值。

  做“活”三产

目前,金乡县大蒜冷藏能力达到420万吨,超过全国总量的70%以上。同时,运营“中国·金乡大蒜指数”,组建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盟,成立大蒜种植协会、冷藏协会,实现了大蒜产业抱团健康发展。

提档升级金乡国际大蒜交易市场,引入线上交易、电子拍卖等交易模式,夯实金乡大蒜集散、流通、交易中心的地位。建设运行济宁内陆港,建成运行全国首个县域国检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原产地签证、报关报检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规划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园、蒜通天下等电商项目,与阿里巴巴、海尔等进行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建立海尔COSMOPlat金乡大蒜示范基地,打通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加强服务。

  做“强”品牌

该县在制定《地理标志产品金乡大蒜》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完成了大蒜种植、冷藏保鲜等4项团体标准的制定,正在进行蒜片、蒜米等10余项大蒜产业相关标准的制定,由企业标准逐步向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升级,提升产业园标准化水平。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系统,将农产品从种到收,从生产到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纳入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全程追溯。完善化学投入品监管平台,将全县农资生产企业、经营户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全程可监控。构建智慧农业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将基地水肥一体化、冷库监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气象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化学投入品监管等纳入物联网建设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智能化管理。

据了解,金乡县已连续举办19届中国(金乡)国际大蒜节,进一步增强了金乡大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金乡大蒜连续八年蝉联“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目前,金乡大蒜品牌价值达218.19亿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