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堂
孔子
他是光芒万丈的至圣先师,是读书人顶礼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个真实洒脱的人,《冬颖老师讲孔子》还原一个丰富又充满魅力的孔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阅读之声《人文课堂》推出《冬颖老师讲孔子》, 更多完整音频,欢迎移步“云听”APP。
人文课堂
孔子
他是光芒万丈的至圣先师,是读书人顶礼膜拜的素王,但他也是一个真实洒脱的人,《冬颖老师讲孔子》还原一个丰富又充满魅力的孔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阅读之声《人文课堂》推出《冬颖老师讲孔子》, 更多完整音频,欢迎移步“云听”APP。
《论语》中不仅有关于孔子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还有关于他个性气质的刻画: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论语·乡党》)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论语·乡党》)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论语·乡党》)
孔子在乡里与人闲谈时,谦恭得像个不善言谈的人。但他在宗庙祭祀这些重大场合,却能言善辩。孔子上朝时,和级别低的下大夫交谈时和颜悦色;跟级别高的上大夫交谈,则不卑不亢。孔子进入宫殿,低头弯腰,恭敬谨慎;站,不站在门中间,走路不踩门槛。
这样一个重视礼仪的圣人孔子,却不是一个僵化的偶像。有一次,孔子在路上遇到一位叫原壤的老朋友,他正叉着两腿坐在地上。
见到原壤如此糟糕的形象,孔子就冲他说教起来,“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子边骂边调侃他的老朋友:“小时候不谦逊尊长,长大后乏善可陈,老了又不死,就是你这样的浪荡子。”然后,孔子 “以杖叩其胫”,使原壤无法继续叉着两腿坐着,终止了不雅的姿势。
在《论语》中,对孔子的气质有许多不同的描写。
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颜回是说孔子的道德学问,越仰望就越觉得高,努力钻研想学习孔子的思想精髓,却总是领会不到位。
播讲人简介:
刘冬颖,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古诗词吟唱的传播与推广,出版《诗经八堂课》等多部作品;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