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2000多年前的中国旋律
在一件西洋乐器上被弹奏
一场奇妙的时间旅程就此展开
2020年8月
吉他演奏家 杨雪霏
全新推出专辑
《中国素描》
这是她个人首张
曲目都是中国作品的专辑

杨雪霏被BBC音乐杂志评选为世界6位顶尖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更跻身英国权威电台Classic FM所评全球“一百位最佳音乐家”之列。2017年5月《吉他手》杂志评选她为“50位最佳女性吉他家”(其中仅有的三位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她是中国进入音乐学院学习吉他并取得吉他学士学位的第一人,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取得最高演奏文凭后,长期定居于英国,并在欧洲各大音乐厅与音乐节中现身,成为在国际舞台成功开创职业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国吉他演奏家。
为自己手中的乐器改编作品是很多音乐家都会做的尝试,不仅是为乐器本身拓宽曲目范围,也是对自己演奏的一种挑战。杨雪霏也在不断进行着这样的尝试,在演奏生涯初期,她便开始挖掘古典吉他的中国作品。1999年,她便正式发行过自己改编的第一首中国作品《彝族舞曲》。

杨雪霏演奏《彝族舞曲》
时隔二十年 ,对中国作品念念不忘的杨雪霏发行了一张全新的中国作品专辑《中国素描》,不仅采集了中国古曲、中国民间小调,还收录了中国当代作品的声音,在来自西方的古典吉他上玩了一把“中国风”。张维良带着箫、袁莎带着古筝、傅人长指挥厦门爱乐乐团,与杨雪菲的吉他碰撞出火花。

杨雪霏说:“随着多年周游世界旅行演出,并且演奏了很多国家的音乐作品后,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音乐的影响和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在世界各地与听众分享来自中国的音乐是我的梦想之一。随着对不同音乐更深刻的理解及多年的经验,我觉得现在可以为乐迷呈现一张献给我的祖国的音乐专辑。希望这张《中国素描》可以带领听众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为拓展古典吉他作品打开一扇门。”

专辑中曲目的时间跨度极大,从汉末到当代,穿越了两千多年 :有根据古琴曲《胡笳十八拍》而来的《胡笳》,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民歌,有《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民间小调,也有《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耳熟能详的流行旋律,还有作曲家谭盾、陈怡等为吉他创作的当代作品。在保有原曲主体的基础上,众多名曲被重新配器,“化身”吉他独奏、吉他与箫二重奏、吉他与古筝二重奏、吉他与管弦乐团的协奏曲,吉他的多变性、多样性让人眼花缭乱。
在聊起另一首作品《长相思》时,杨雪霏曾说:“顶尖的古筝演奏家袁莎是我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学时的好友加室友。袁莎根据民族器乐曲移植、编配的《长相思》,乐曲灵感来自李白的诗,曲调来自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在春天的花园中散步的一幕。袁莎成功地在传统曲调中融进了吉他的和声与节奏。我一听就喜欢上了她编配的这首乐曲,诗境深远,也很适合我的吉他来演绎。这次我们以重奏的形式重新演绎此曲,交替演奏旋律,在中西两种拨弦乐器微妙的同异中为此曲带来更多细腻的对比与变化。”
8月24日(周一)晚17:00
杨雪霏将会带着吉他
走进 《轻松乐逍遥》 节目
与听众朋友们聊聊中国作品
并带来现场演奏
近期的 《名家与音乐》 节目
也将邀请杨雪霏做客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