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满族联谊会简介
阿城满族联谊会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是经阿城区政府民族宗教局批准,阿城区民政局审核登记的群众性社会团体组织。现有坚持经常参加活动的会员120余人。满联会下设一个办公室和历史文化研究部、对外联谊部、宣传教育部、文艺体育部、经济实业部的一办六部组织架构。
阿城满族联谊会成立的 20年来,突出主要的做了以下10件大事:
一、在阿城区主办的五届金源文化节期间,承办了五次海内外女真后裔祭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大典。每一届都有台湾福建闽台粘氏宗亲会、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吉林、福建、河南、甘肃、成都、哈尔滨等地的满族联谊会分别组织满族同胞近200多人参加拜谒。
二、于2008年8月15至16日,举办了第三届全国满族秧歌邀请赛,有北京大兴满族艺术团、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秧歌队、吉林乌拉街民间艺术团、辽宁浑河情艺术团秧歌队、抚顺八旗风艺术团、本溪秧歌队、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艺术团、长春市宽城区秧歌队、黑龙江宁安市满族秧歌队、哈尔滨市平房区八方艺术团、五常市京旗文化秧歌队、阿城区文化局秧歌队、阿城区料甸满族乡报马鞭秧歌队、哈尔滨红星水库旅游区满族秧歌队等15支满族秧歌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演职人员和观众规模宏大,比赛场面隆重热烈,全场景象十分壮观。
三、从2001年至2019年,共举行或和料甸满族乡、富察氏联谊会、海古寨满族文化园联合了承办了12届满族传统莫勒真大会,每一届都有珍珠球、狩猎、赛威呼、夺八旗等10几个项目进行比赛。有效地弘扬传承了满族传统体育文化。
四、组织会员集中庆祝一年一度的满族颁金节,并由满族联谊会会员带头,在满族家庭过颁金节。
五、创办了《阿城满族》会刊,出版发行了28期。后来《关东满族》杂志开始发行,并在阿城满族联谊会设立了工作站,《阿城满族》会刊才停刊。
六、创办了阿城满文学馆。关达夫老师任馆长并担当义务教师。先后兴办了五期培训班,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由关双富、赵野二位老师实行网上授课。满文学馆先后共有90多名学员参加学习,已有10多名学员学业有成。有的在当小学满语教师、有的能做满语文翻译。满文学馆还创有三项科研成果。
七、组建了海东青艺术团。以满族联谊会副会长奚景春为团长的海东青艺术团,先后受邀到吉林、长春、23军教导队、哈尔滨剑桥中学等进行演出。在哈尔滨参加哈夏演出近20多场。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家乡,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的演出超百场,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阿城区一支主流即主力文艺团体。
八、组织会员挖掘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满族联谊会会员关伯阳、奚景春、关志坤、关晏龙、李俊宝、关书楷、冀晓梅、付德军、李晓艳、赵文昌、那国学等,挖掘整理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30多项,其中哈尔滨市、区级的17项,黑龙江省级的13项,分别是满族颁金节、满族传统民歌、满族传统莫勒真大会、珍珠球、满族豆汁、满族盘酱、萨满舞、萨满神祭、满族家祭、阿勒楚喀语俗、京旗宾派大鼓、满族蔓子炕等。
九、大力推进满族文化进校园。为了更好的传承满族先进文化,满联会从建会后就开始大力推进满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在已有料甸满族乡中小学、金源小学、金州小学、金河小学、小岭、交界等学校,分别开设了满语文、满族传统体育、满族音乐、满族剪纸等课程。满族联谊会副会长李俊宝、奚景春、关志坤、关双富、副秘书长赵野等人和有关学校的近20多名教师都在全力开展满族文化进校园方面的工作。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以一位副校长挂帅,一位高级教师担任课题组组长,专门研究和推进满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料甸中学已经被哈尔滨市教育局授予少数民族体育教研基地。料甸中心小学已被省教育厅授予特色办学先进学校。
十、开展认证满族特色品牌工作。为了弘扬满族先进的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满族同胞拓展致富门路,满联会组建了专家组,对满族人申报的传统美食、传统体育、传统游戏器材、传统生产工具等进行认证,授以民族特色品牌,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和形成产业优势,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满族同胞致富。已经认证了“满族羲氏瓤肠”、“满族计氏豆汁”、“长相思回味鸡”、“满族吉祥嘎啦哈”、“金源无极子”、“金源五珠博弈棋”、“金源象棋”等,认证后发给认证书,各自都利用了品牌优势,投放到市场,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今后, 阿城满族联谊会,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民族宗教主管机关的管理下,在哈市满联会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团结广大满族族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阿城区满族联谊会
202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