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海的日常,于细微处悄悄流淌。
城市的丰富,定格在奢侈新潮驻地转角,特色小店腔调悠扬,后街烟火味日夜不息。
城市的开放,在于高光人物背后,城市精神孕育的万千姿态,在进取,有守望。
澎湃新闻推出“浦江观察”系列报道,带你触摸上海城市肌理,捕捉都市变迁,看见奋进的光。
雅致的空间、宽敞舒适的座椅、商业化的服务……这是大多数传统咖啡店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如今“站立式咖啡店”却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悄然兴起。面积小、座位少、站立式,被写入了这些店铺的基因,在行道树的掩映下,一间小小的咖啡店成了城市白领们的加油站和喘息地。
这些咖啡店大多由85后、90后创业成立,为上海的咖啡文化注入了年轻的色彩。在极度压缩的空间里,陌生人的交流反而变得多了起来,人们蹭着仅有的树荫闲聊攀谈。顾客和咖啡师的距离也因此拉近,享受便捷的同时又不失亲切,不少老饕还能根据喜好定制出专属个人的“隐藏菜单”。
尽管烈日当空、蝉鸣大噪,“站立式咖啡店”的魔力让人们分外“耐热”。
威海路Writer Coffee:狭小的店面缩短的距离
在上海静安区威海路上,有一家以绿色和白色为主色调的咖啡店。实用面积7平方米的店铺里,咖啡制作台占据了主要位置,其余的空间只够摆放4个小座椅。点单的顾客们往往更愿意站在店门外排队等候,不一会儿总能累积起四五人的小队。
店门口贴着白色菜单,菜单上共有五款意式咖啡、三款手冲和两款冰茶,价格在18元至30元之间。
“想喝点什么,我推荐冰桂花拿铁。”当前来点单的顾客陷入“选择恐惧”时,店主Sarah就会推荐店里的特色咖啡。抛弃了甜腻的桂花糖浆,选用精品金桂泡制成桂花水,再融入传统拿铁,这样的制作方法为咖啡注入中式芬芳,也让冰桂花拿铁成为这家咖啡店的热卖单品。
2020年8月3日,上海威海路Writer Coffee,一名顾客在点单。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店里另外一款特调的“赏味期限”仅在周末,灵感源自一位店里的熟客。这名熟客是山西人,咖啡师品尝了他带来的特产醋膏后,在冰咖啡中融入了草莓、树莓果酱熬制的果味醋酱,让苦涩多了一层清爽酸甜的韵味。
店里有趣的顾客还有很多。记者探店当天,店里来了一位戴黑色头巾的男性顾客。中午气温已经达到36℃,他点了一杯冰拿铁还加了四个浓度,一口气喝完,转身离去。看着他来去匆匆的背影,咖啡师感叹道:“他在我们眼里就像个忍者,每天中午都来,我们都觉得他喝得有点凶。”
更多的顾客愿意在这家咖啡店前驻足小憩。顾客王小姐说,工作时间被办公室里的空调吹得“体寒”,人也坐得麻木,趁午休在街角站会儿感受日光,配上一杯冰美式,在“冰火两重天”里反而有了生活的实感。
紧邻上海报业集团,不少人对Writer Coffee这个店名颇为好奇。店主Sarah说,这是一场误打误撞的邂逅。身为资深哈迷(哈利波特粉丝),Sarah钦佩作者罗琳可以用一支笔构造出一个魔法的世界,“希望我们的咖啡师也能凭借一杯咖啡影响更多人,更好地带起咖啡文化,所以取了这个店名。”
Writer Coffee的店名。原定“落脚”黄浦,疫情期间却未能谈成租赁,这家“站立式咖啡店”最终来到了威海路,开店后不久,Sarah才发现了地理位置的奇妙,“现在不少来往的顾客都是Writer。”
为何选择如此迷你的店铺?Sarah说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地段比店铺大小重要得多,能在市中心靠近地铁口拥有一家小小的咖啡店,也算是年轻人创业稳扎稳打的一步。
开这家咖啡店前,Sarah在一家咨询类外企工作,受企业文化影响形成咖啡饮用习惯。渐渐地,Sarah开始对咖啡背后的豆类选品、调制有了兴趣,终于在2020年和另外两个“90后”合伙开了第一家咖啡店。
以绿色和白色为主的Writer Coffee咖啡杯。在Sarah看来,店面越小,交流反而更紧密,顾客少了封闭式柜台和距离的约束,和咖啡师的沟通更加自由顺畅。记者看到吧台的咖啡纸杯处有两个特殊的纸杯,上面用黑色水笔勾勒出Sarah和咖啡师的画像,这是一名老顾客等咖啡期间的手绘。
2020年8月3日,上海威海路Writer Coffee,一名店员在调制咖啡。和记者闲谈的短短一刻钟之内,小店又涌来了几波客人,“来四杯桂花味Dirty,我把我同事都带来了。”陈先生熟门熟路地点了单。不过门口的菜单上并没有这一款,原来,这是陈先生根据自己喜好点的“私人订制”。
汉中路Resume Coffee:口碑比投广更有效
鲜嫩的明黄色调,让这家掩映在树丛背后的小小咖啡店能被人一眼发现。窗台从墙面向外延伸,配上简洁的黑色高脚椅,Resume Coffee成为不少顾客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
2020年8月4日,上海汉中路Resume Coffee。和Writer Coffee不到十款的简易菜单不同,Resume Coffee的菜单品类从经典意式、招牌特调、精品手冲到无咖啡因饮料看上去纷繁复杂,价格也在15元至68元大范围浮动。
这样的配置其实是店家的“另类体贴”。“85后”店主李安立发现,不少顾客随行的同伴可能不喝咖啡,因此想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创业大多是源于热爱,李安立也是一样。大学攻读工程学的他,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但从大学起对咖啡的痴迷让他最终走出“舒适圈”,从一家小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2018年6月,李安立租下了这间实用面积12平方米的门店。看中这里,是因为原本此地就是一家咖啡店,原以为能省去装修的费用,开业后惨淡的销量给了店主当头一击。
李安立当机立断选择闭店重新装修。在休整期间,他还给自己的咖啡店起了一个应景的名字“Resume Coffee”,意味着自己的人生重启再来,同样也希望顾客们能在这里按下“暂停键”,享受一个“Coffee Break”。
一个月后,“Resume Coffee”正式在汉中路亮相。虽然和之前相比,业绩有所上升,但依旧缓慢。
惊喜往往来得出其不意。2018年底《皮卡丘大电影》在国内上映,让咖啡店“蹭到了意外的热度”。
李安立的女儿有个正版的大型皮卡丘玩偶,女儿“另有所爱”后,他便将闲置的“皮卡丘”放在店里作为摆设,和店内明黄色的装修基调相得益彰。自此“Resume Coffee”一跃成为皮卡丘爱好者们的“打卡圣地”,流量、销量、知名度大幅上升,2019年初店铺实现盈利。
Resume Coffee咖啡店内的皮卡丘。不过,李安立深知:潮流带来的“网红效应”通常只是一阵风,留住这些用脚投票的顾客,靠的还是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
“其实,近年来上海每年特色咖啡店开店数都在不断上升,但是生存率并不高。”李安立称,区别于大型连锁咖啡店,顾客选择特色咖啡店更看中的是和咖啡师之间的交流,一家精品咖啡店的店长或者咖啡师要具备成为“灵魂人物”的潜质。
他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精品咖啡的人,仅凭味觉可能很难分辨出其中的花香或者特定果香。这时咖啡师的讲解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大幅提升顾客体验,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体验感是精品咖啡店区别于连锁咖啡的要点。
“技术、豆品在我看来目前只占咖啡店生存成功的30%,而沟通能力、客户营销和店铺定位占大头。”李安立如此为自己两年多的创业路做了总结。
开店初期,李安立也曾经尝试在微信、大众点评等平台投放广告,然而收效并不明显,经历了两年多创业路,他发现对于一家迷你的咖啡店而言,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依旧是口碑。
Resume Coffee内的奖杯奖牌。
武夷路“咖啡喝伐”:小店铺走出大步伐
2016年创业至今在上海开出7家门店,以平均每年两家的速度扩张,这样的发展速度,来自于一家平均门店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咖啡店品牌“咖啡喝伐”。
“店名很本帮,十分有记忆点。”在点评网站上,一位网友这样评价。
8月7日下午,“咖啡喝伐”武夷路店主理人老王向记者介绍道:“在我们创始人看来,咖啡早已融入上海居民的日常生活,因而用简短的问候语作为店名。”
武夷路“咖啡喝伐”咖啡店。来到“咖啡喝伐”武夷路店,记者看到,店内以白色和灰色为主色调,整体装修是整洁的工业风。店内唯一可以就坐的地方是咖啡机对面的一条横椅,而这家实用面积近20平方米的店铺,已经是现有的“咖啡喝伐”里最大的一家。
在上海,房租对于不少创业者都有“门槛”。摒弃了社交性,这家“以小店铺走出大步伐”的咖啡新品牌只保留了咖啡店的功能性。
“我们的咖啡店基本都选址在办公楼附近。”武夷路、胶州路、遵义路、肇嘉浜路、蒙古路……所有店铺最繁忙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早晨9点。在周边工作的白领们已经准备开始一天的拼搏,这些小小咖啡店就成了他们“加油站”。
武夷路“咖啡喝伐”咖啡店内景老王告诉记者,尽管他们是连锁模式,但每家分店都有自己的主理人,因而也在相似的风格下走出了个人特色,还有不同的隐藏菜单供顾客探索。
武夷路“咖啡喝伐”饮品。在武夷路店,除了顾客熟悉的咖啡种类,还有鲜椰奶拿铁深受好评,西柚和柠檬冰咖也是夏日热门款,各款创新产品价格都在20到30元不等,冰美式则只要15元,在老王看来,比起大店,这里价格上也略有优势。“算下来拿铁只要16元,真性价比之王!”记者在外卖平台看到一位网友如此评论。
2020年初,这个快步流星的新品牌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战,休业了近两个月,直至3月中旬,所有店铺才逐渐恢复营业。不过,依托于早就开始的外卖服务,店铺的营业额回升很快。
藏匿于街角的一家家迷你咖啡店,宛若散落在城市里的“加油站”。城市白领们或步履匆忙,或好整以暇。年轻的创业者们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让每一杯咖啡满是人间烟火味,让咖啡香气飘荡在上海的街头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