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驱车到马6瓦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未改变

儿时记忆

记得小时候,四驱兄弟热播,小学门口都是卖奥迪双钻四驱车的,电视上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更是深深植入了我脑海。我央求着妈妈给我买了一台,我记得价格是20块,店主看我小,要给我组装好卖给我,我拒绝了,我要的是亲手打造自己车子那种感觉。

打开包装盒,满满的零部件,一下就勾起了自己组装的欲望,我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装好。那过程,像是探险,很曼妙,安上两节二手镍铬电池,打开开关,轮子飞速地旋转,我挥舞着车子,兴奋的在院子里跑,那天的夕阳,真的好美。

我甚至还记得晚饭妈妈给我炒了土豆丝,我一手拿着赛车,一手拿着筷子,只有喝汤的时候才放下赛车,双手捧着碗,目光却被桌角边的赛车勾了去。

从此每天下午放学,街角总少不了我和一群小伙伴们玩赛车,家里的狗子阿黄追着赛车摇头晃脑,我在后边哈哈的笑,小伙伴们也跟着哈哈的笑。

大学的自己

2011年考上大学之后,暑假便开始迫不及待地考驾照。从小一直喜欢汽车,大学终于有大量时间可以去研究这方面知识,从最初连基本的概念都不知道,到后来慢慢的也能和朋友侃上一二。

大一报到前一天,我爸借了朋友的一台1998款尼桑风度,我在郊区没修通的大路上短暂试驾,这车排量2.0L,马力不大,却是个V6,驾驶舱的静谧性和那动力输出的线性感受让我记忆犹新。

大一我开始玩航模,找同学去飞滑翔机,那是冬天,试驾他的2008款宝来1.6,紧致的底盘和灵活的车身勾起了我的驾驶欲望,慢慢对操控性有了更多的兴趣。

后来经常跟朋友一块出去飞飞机,陆陆续续接触了朋友们的很多车,它们各式各样。

有2010款君越2.4、Smart、99款方头捷达......

2012款牧马人3. 6,双龙的雷斯特2. 0T,雪铁龙C5等车型,极大地加深了我对汽车的理解,也是我非常难忘的一段日子。

毕业第一台车

2015年毕了业,回到了家乡工作,在父母的资助下准备买一台车代步。

我对操控有要求,那时候,看了2014款昂克赛拉2. 0和2015款福克斯1. 0T自动。可当时2. 0的昂克赛拉没货,就去了福特店看了看,当时福克斯的中期改款刚上市一周。

一问,没有1.0T的自动,展厅里有一台展车,1. 5T的精英版,颜色是热火橙,6AT、14. 98万、没优惠,一咬牙一跺脚,上!

由于白天上班忙,8月5日晚上我才去提的车,开回住处后我搂着车钥匙睡了一夜。

后来在2016年6月,去找了焦作的朋友,我俩一块改了个氙气灯,用的是福克斯RS的大灯套件。

这台车带我去了安阳看航展、去了武汉东湖、陪我出差兰考县。

这几年的保养,我都是自己按照使用手册推荐的周期进行,机油机滤等耗材也是自己买,去维修点出工时费让他们换。

目前行驶8万公里,唯一的毛病就是油气分离器分离不够彻底,导致进气歧管有少量机油,准备做清洗。

情定马自达6 Wagon

一眨眼,毕业五年了,有了对象,想着十万之内收一台空间大点的二手车,然后就在网上看车源。各种平台都看,没有确定的说要买哪个,完全就是随眼缘吧。

后来翻到诺诺批发区,看到了一台马自达6 Wagon。

图片里性感的车尾把我拉回了2017年春,那时我去出差路过北京,在天坛附近看到一台马自达6瓦罐,它在等红绿灯,样子如此的与众不同又毫不张扬。实车有那种图片上感知不到的优雅,我记得当时骑着单车一直追着看,到最后它消失在街角。

后来工作繁忙,我暂时忘却了它,那次的相遇也尘封在了记忆里。如今在诺诺批发区目睹马自达6 Wagon,尘封的记忆被再次唤醒,就是这个感觉——我想买的车找到了!

当天便联系了吴哥定车,交了定金后,我坐在办公室里傻笑,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吴哥很快就帮我办理完了相关手续,车子从深圳起运,目的地——郑州。

周末提车

吴哥告诉我周末下午车到货,那天下着小雨,我踏上去郑州的高铁,期待着与它的相逢。

下了车坐地铁,我到了物流园,一排排车孤零零的趴在泥泞的停车坪里,我开始寻找,不时回头望那些刚进厂的大板车,找了半天也没见着它的身影。

我找遍了整个物流园,还是没有,估计是车还没到,那就等吧,顺便转转。

物流园也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稀有车型,新Z4,370Z,挑战者......想必它们也在等自己的主人吧。

下午五点多,物流打电话说车已到,我加快脚步往车场深处走,大老远就看到那性感的车尾。工作人员把钥匙给我,我按下解锁,双闪亮起那两下,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

进入车内,闭着眼睛吸一口气,那是来自深圳的空气。发动它,哈,那种感觉就像你追了好久的女生,突然反过来喊你共进晚餐,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情定马自达6 Wagon

这台Wagon,侧面看,一个字,雅。身躯矫健,毫不张扬,从车尾45度角看,那紧致的屁股往里收,没有什么凌厉的线条,更没有夸张的排气,像是穿了旗袍的上海女人:韵味十足,敦实又不乏性感。

拉开车门,进入车内点火,发动机沉闷地运转,全红的仪表像是告诉你,主人,来吧,老夫还能一战。

马自达6内饰风格设计属于耐看、朴实、好用一类,所有按键回馈力很一般,不高级;跟现在的中级车比堪称简陋。

主驾座椅十项电动调节,并带有三组记忆,我本身喜欢比较低矮的坐姿,这个车我调到最低,也就刚好满足我,我身高175cm,坐垫长度刚好完全托住我的大腿,舒适度很好。后排腿部空间完全够用,由于是旅行版车型,头部空间也比轿跑充裕很多。

前些日子换机油,终于有机会看底盘了。悬架胶套整体完好,没有托底的划痕。拆了发动机护板后,俩字,干爽。变速箱油底壳有拆卸痕迹,拔出变速箱油尺,油是红的,想必前任车主也是个爱车之人,油和滤网都给换了。

火花塞检查下来也很新,继续使用没有问题。刹车油含水量百分之二,可以继续使用。转向助力油颜色还很清澈,转向油壶下边的低压油管轻微渗油,这个之前顾问告知我了,不影响使用,后期更换油管即可解决问题。

发动机机脚塌陷了,毕竟这么多年了,但目前怠速没什么抖动,不影响正常使用,不着急换;刹车片看了下,还剩一半。

诺诺的车确实相对贵一些,但有句讲句:一分钱一分货,这台瓦罐整体状态对得起它的价格。

走吧,跑一圈这一代2006款,2.3L的四缸自吸,区区163匹,0-100km/h加速10秒开外了。可令我惊喜的是,油门响应却还很迅速,当你稳稳的开到60km/h,一脚油门下去,挡位显示立马变成2挡了,心头一紧,降挡速度这么变态,可是转速等个半秒后才上去啊,哈,原来这个挡位显示在骗你。虽然是个5AT,可是整套动力总成的平顺性和响应速度依旧是比市面上某些小排量涡轮机要好,发动机出力特性偏向于高转速区间,初段马马虎虎,后段出乎意料。

转向系统调校沉重,不多吃点饭的话,抡起来会费劲,指向性我感觉一般,没有我那台福克斯那么的贼,可能是年限久了,方向机也有了一些框量。轮胎也不宽,205mm的,肯定没有低扁平比的宽胎表现好,其实这样也好,太贼的话速度上来后驾驶会有种紧绷感,你需要不断微调方向盘,长时间驾驶会很累。

底盘的路感还是很清晰的,过弯感觉很均衡,特别是连续起伏路况下,你会觉得车轮像是咬在了地面上。13年车龄了,内饰和底盘,没什么太大的异响。油耗嘛,目前我一个人开,市区郊区对半,9个多。

后记

买这么一台老车,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不太理解;可是,既然我喜欢它,趁着年轻,买呗。要说瓦罐情怀,这对我来说太飘渺了,应该算是喜欢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并在心中保留着对喜欢的事物那份坚守。

二手车的乐趣也在于,随着年限的增长,车可能会出问题、会有一些小毛病;但你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这台车在你手里焕发新的能量。

你亲手整备它、修好它、改造它,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美妙的。它可是你的伙伴,当你加班至深夜,你想着它还在停车场等着你的时候,你就不会孤独,你走出公司大门,按下解锁键后的那一抹双闪,就足以让你卸下疲惫。

最后,谈谈对诺诺的一些建议吧

既然批发区的车没有质保,也不做更深入的检测,那总不能让客户去赌车况吧,所以一些必要的耗材使用情况可以提前告知,像轮胎品牌和年份、刹车片磨损程度、刹车油含水量、发动机声音有无异常等。

这些不费什么时间的基本检测,我觉得有必要也应该告知客户,并且客户询问相关车辆信息的时候,顾问应该毫无保留,实事求是的告知。

毕竟实事求是是你们的根本,是你们的初心。现在是有的车型告知一些,有的干脆回避,诚然有批发区车况良莠不齐的客观原因;但我觉得定个统一的标准,规定一部分耗材的情况在车况里写出来,会让有意愿买的人顾虑少很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