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突破125亿元,为《推动渝酒产业振兴方案》打CALL,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

到2022年,全市酒的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125亿元,本地市场份额提高15个百分点。

(1)力争规上渝酒企业达到50家以上,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40亿元的渝酒龙头企业(集团)2家、超5亿元的渝酒骨干企业2家、过亿元的成长型企业5家,新增上市公司1个。

(2)形成清香型白酒为支柱,浓香型白酒和中高端啤酒为重点,带动风味果酒、原浆酒、预调酒、发酵酒和保健酒多元发展的渝酒新格局,打造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大单品2~3个。

(3)巩固1个在全国市场有较强影响力的渝酒领军品牌,培育3个国内知名品牌、5~10个区域性畅销品牌。

(4)以特色产区(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酒庄酒镇建设为抓手,到2022年,打造渝酒核心产区(园区)2~3个,培育3~5个巴渝文化特色酒镇(酒庄)。

01

当酱酒热将赤水河的左岸和右岸搅得波澜壮阔的时候,过境重庆的长江两岸也被一条“关于《推动渝酒产业振兴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在重庆酒类行业“吵”得热火朝天……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20〕49号)要求,着力优化渝酒产业布局,厚植渝酒发展基础,培育渝酒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推动渝酒产业振兴,还未对外发布的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拟定了《重庆市推动渝酒产业振兴实施方案(2020-2022)(征求意见稿)。

截至服务重庆酒类行业发展的智库新媒体《渝酒头条》发布这个消息时,离以上《意见稿》征集结束时间过了一周(2020年8月14日18时前将修改意见书面反馈至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消费品工业处,逾期未反馈,视为无意见)。

02

来自行业内外“振兴渝酒”的呼声N多年了,重庆直辖以来这个呼声越来越强烈。

身处中国白酒“金三角”的重庆是一个500亿的酒类消费市场,如果没有叶星阳不计成本地将百年历史的渝北老窖传承下来,如果没有江国良“背井离乡”响应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济将欧洲的精酿啤酒传酿来渝落户涪陵,如果没有陶石泉放弃百万年薪扎营江津区白沙古镇孤军奋战让江小白名扬天下,如果没有李树明包容行业健康发展为小曲清香型白酒的标准赢得C位……渝酒振兴路上还有多少“如果”拿得出手?

振兴渝酒,其实还有很多可能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渝酒英雄”:

如果没有“美源集团”的跨界投资,天酿自藏于金佛山的庆酒会在渝酒振兴的关键时刻回归吗?

如果没有杜建波用匠心发现,百年乌江能成为继赤水河之后的又一个中国白酒“美酒河”?

如果没有窦恩德调兵谴将的勇气,谁又愿意用青春和热血去穿越重庆城的城门文化(十七门)?

……

渝酒振兴,应该需要更多像以上这样的创业英雄,而不是那种“不浇水、种树,只摘果实”的豪横大亨。

03

已经实现30亿的江小白,都希望他的百亿目标早日实现。

行业内外人士不是因为陶石泉的为人太好而说江小白优秀,而是江小白人用智慧、勤奋去实现更多人就业、农业产业化扶贫,为重庆实实在在贡献税收(有些酒类企业可能只晓得享受政策,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税收贡献不及江小白2019年一年的税收贡献),不得不服江小白为渝酒争气。

推动江津区以江小白酒业为龙头打造全国最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示范区,应该是推动渝酒产业振兴方案的“核心”。

振兴渝酒,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

这个《意见稿》方案对渝酒产业进行了优化布局:

推动江津区以江小白酒业为龙头打造全国最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示范区,

促进传统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恢复性生产和集群发展,打造浓香型白酒生产供应基地,支持南川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渝酒生态产业园,

支持渝北区建设特色品牌酒庄(渝酒的门户,城市的客厅,以及渝北老窖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和非遗技艺,应该扛起渝酒复兴的重任——编者注)

支持嘉士伯以重啤股份为主体整合在华啤酒业务建设西南地区啤酒优势产区。

引导酒类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加快与酿酒相配套的包装、印刷、制瓶、制盖、物流等产业向园区集聚,逐步实现渝酒产业发展所需各类材料就地生产配套,以酒类生产企业为核心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集群化发展。

04

三斤高粱一斤酒,振兴渝酒就是农业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和脱贫的最好助推器之一。

这个《意见稿》方案提出:

围绕渝酒产业发展对酿酒原料的巨大需求,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任务要求,整合种植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酿酒特色农业,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的保价订单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高粱、水果等酿酒专用原料种植(收储)基地,带动农户就业增收。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建设绿色生态基地,加强重点生产(种植)区域及周边区域环境保护和治理。支持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依托山林资源大力发展酿酒专用水果种植基地,支持渝西地区濑溪河流域、白沙镇发展以高梁为主的酿酒原料种植基地。

坚持用户思维和市场定位,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在个性定制、柔性服务、用户体验、品类融合等方面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品类,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升级趋势。支持渝酒企业开发白酒、果酒、保健酒等产品,不断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持续推进新生代酒品战略,探索白酒与果酒、洋酒的嫁接,培育新兴消费市场,开发适应年轻人和女性消费需求的个性、时尚、低度、健康酒类产品,开发商务、旅游等系列酒类产品及适应国际主流消费市场的低度优质产品。加快渝酒产业向中高端市场拓展,鼓励企业开发中高端产品,持续提升渝酒产品和品牌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的美誉度和认可度。

在巩固传承渝酒酿造历史、文化、技艺的基础上,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工艺创新、产品开发,鼓励企业引进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品质革命,深化品质创新,打造品质典范。鼓励白酒企业坚守纯粮固态发酵的工艺特色,传承发展选粮、发酵、蒸馏、贮存、包装等关键环节技术研究,争取国家级行业协会的支持,定期遴选渝酒新技术、新产品予以发布推广。支持企业申报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市酒业商会牵头组建渝酒行业共享平台和产品溯源平台,为全市酒企提供研发、设计、标准、物流、金融、鉴定、评估、交易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成立渝酒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建立行业(企业)标准体系,完善酒类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纯粮固态发酵酿酒示范企业认定和放心酒诚信示范基地认定以及酒类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推动企业自觉提升产品品质,保障产品质量。

05

振兴渝酒,如何让渝酒品牌的价值焕发青春、赋予品牌更多更好的价值。

这个《意见稿》方案提出:

深度挖掘重庆酒文化特色资源,讲好“巴人善酿”的渝酒故事,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在市级博物馆设立渝酒文化专区,推动渝酒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成一批种酿合一、酒旅融合、三产联动的主题酒镇、特色酒庄。鼓励发展参观高粱和水果种植基地的休闲农业旅游、参观酿酒工艺的工业旅游、了解渝酒发展历史的酒文化旅游、品饮名优渝酒的餐饮旅游,带动餐饮、住宿、娱乐、观光、休闲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挂牌、引进战略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化布局,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带动全市酒企整体发力,拉升渝酒品牌美誉度、知名度。鼓励优势企业采取“主品牌+系列产品”模式,树立统一品牌形象。支持行业商协会牵头,组建资本、酒企参与的渝酒产业集团,打造“渝酒品牌”集体商标,围绕渝酒整体品牌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活动。

重庆酒商学院(筹)院长王勇:上下同欲者胜

值此中国酒业战国时代,四川坐拥浓香型白酒天下,觊觎贵州酱香白酒的高端布局,豪掷千金(逾2000亿)于赤水河左岸,欲与贵州酱香军团(逾10000亿)决战于赤水河边,贵州酱香军团顶层设计完善、阵容豪华,汇集国内外顶尖咨询服务团队、宏观政策、金融资本、产业政策一应俱全,俯览全局、胸怀大志、严阵以待……

中国白酒金三角涵盖的三个省级地区,只有重庆酒业后知后觉,此刻终于发现属于自己在世界白酒黄金三角区最后的一线曙光和窗口机遇期,启动强力扶持政策,在中国酒业的两头大象拉开架势准备决战酱香型白酒之际,举全市之力扶持包括小曲清香、特色中高端果露酒、浓香型白酒的优势企业,纵观一枝独秀、群芳争艳的四川浓香型白酒阵营,还是一骑绝尘、万马奔腾的黔派酱香型白酒阵营,重庆军团的筹码都少的可怜,如果不能把有限的筹码和全体重庆政商、市民的期盼与支持汇聚一点、万众一心、倾尽全力,重庆酒业将在3-5年之后,被淹没在四川和贵州酒业的浩瀚海洋中,从此世界白酒金三角的概念不复存在,只剩四川与贵州、酱香与浓香的两极世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