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护法运动失败因为没有黄埔军校:1917年9月1日:护法运动中,孙中山被非常国会选为军政府大元帅,号召北伐。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护法运动失败因为没有黄埔军校:1917年9月1日:护法运动中,孙中山被非常国会选为军政府大元帅,号召北伐。
护法运动是由孙中山领导反对段祺瑞主导的北洋政府,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行动。
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护法运动前后有2次,跨度长达6年之久,最后以孙中山的失败告终。
原则上,护法运动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利用军阀进行的革命。
孙中山的失败,宣告了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彻底失败。
事实告诉他,任何一个军阀,哪怕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军阀,比如陈炯明,也是不可靠的。
我们简单的说个流水账。
袁世凯还活着时,先是刺杀国民党实际领袖宋教仁,借此取缔国民党,废除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随后老袁自不量力的称帝,在众叛亲离中死去。任何独裁者试图逆天而行,最终都会有同样的下场。
袁世凯死后,由北洋二号人物段祺瑞继任。
作为1896年就跟随袁世凯的嫡系大将,段祺瑞的威望和政治能力无人能及。但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只能依靠皖系军阀的效忠。
然而,皖系本质是一群政客,只有大家存在共同利益,才会一条心。这就为段祺瑞的执政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北洋系逐步分为段祺瑞的皖系以及冯国璋的直系,另外还有关外的张作霖奉系,三足鼎立局面。
期间政治斗争不断,段祺瑞为了赶走颇为声望的大总统黎元洪,借助张勋搞了一个逼宫的闹剧。黎元洪被搞垮后,段祺瑞黄雀在后,轻松瓦解张勋的复辟,在众望所归中,辉煌上位。
就政治手腕来说,段祺瑞堪称漂亮。
此时段祺瑞志得意满,感觉老子天下无敌,开始忘乎所以了。
他宣布“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接着还宣扬“武力统一全国”。
一瞬间,国内开始掀起了反皖系反段祺瑞的浪潮。
段祺瑞高喊武力统一全国,得罪了割据南方五省的土皇帝,粤、桂、滇、黔、川几省的军阀。他们认为必须给段祺瑞一些教训,让他不敢染指自己的地盘。
而直系和奉系,也都想趁机打击皖系,以争夺国家大权。
这种情况下,孙中山认为时机到了,1917年7月他开始了第一次护法运动。
随后,西南的军阀也宣布参加护法。
一时间护法军实力大增,很快攻入湖南境内,击溃了的皖系军队。
这里
同一时刻,其他各地的护法军在四川、湖北、陕西、河南、福建、广东等地四处出击,连战连胜。
三、四个月内的短暂时间,护法运动就遍及到十几个省份。
而掌握北洋主要军事力量的直系军阀,则巧妙的规避和护法军作战,造成严重军事压力的样子,以迫使皖系领袖段祺瑞辞职。
只是,护法军的胜利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护法军的主力都是军阀,他们各怀鬼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仗。
如桂系军阀陆荣廷、滇系军阀唐继尧等人,对北伐并不热心。他们自知实力有限,不愿意冒险损失本钱同强大的直系、皖系决战。
在占领了一些新的地盘后,陆荣廷、唐继尧等人得到了便宜,就开始按兵不动,私下同北洋军阀谈判。
这边,直系和皖系达成了协议,皖系让出了很多权利,冯国璋担任代理大总统。
获得了自己要想要东西以后,直系的态度就转变了。
护法军攻入长江流域,会动摇北洋系的根本利益,这是直系也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直系主力尽出,开始全面攻击。
而护法军的主力部队桂系、滇系拒绝作战,支持孙中山的部分护法军只能孤军奋战。
他们被直系连续战败,被迫全线后撤,退出湖南省。
至此,孙中山也无可奈何,被迫停止第一次护法运动。
实际上,当时的局势很危险。直系如果继续进攻,护法军可能被彻底击溃,甚至连自足之地都没有。
好在,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
段祺瑞为了借助参战建立自己的嫡系军队参战军,以对付内部大敌直系,已无暇追击护法军。
即便如此,护法军也出现了激烈的内讧。
实力派的桂系陆荣廷和滇系唐继尧,使用了种种手段挤兑孙中山。
而孙中山的嫡系部队实力太弱,仅有海军、元帅府亲军及二十营粤军,甚至连大帅府所在的广州市也管理不了。有报纸戏称,孙中山的实际控制区,就是自己的元帅府。
最终,陆荣廷和段祺瑞结盟,加上唐继尧的帮助,赶走了孙中山。
离开广州前,孙中山将嫡系20营部队交给最信任的将军陈炯明,由蒋介石辅佐,前往福建和广东边界开拓自己的地盘,作为革命火种。
当时孙中山在中国的名气还是极大的,大量有志青年赶来投靠。短短两年内,这支部队从4000多人扩大到2万多人,成为一支生力军,由陈炯明与许崇智负责指挥。
1919年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准备开始第二次护法。
1920年,桂系和滇系为了争夺广州这块大肥肉,出现了激烈的火拼。
广州市民也对开赌包娼贩毒敲诈勒索的军阀们,极为痛恨。
而此时,全国大局也不错。
直皖战争爆发,军事根基不好的皖系,在1周内被打败,段祺瑞一蹶不振。
此时冯巩的太爷爷冯国璋已经病死,直系新领袖吴佩孚、曹锟,以及奉系领袖张作霖,终于走到军阀金字塔的顶端。
借助皖系自身难保的机会,孙中山命令嫡系部队攻打广东,他的军队一举收复广州,赶走了滇桂军阀。
期间,孙中山信任的许崇智受伤,大权由陈炯明一个人掌握。蒋介石曾担任前线总指挥,很快被陈炯明排挤到交出兵权。
收复广州以后,孙中山就有了基地,开始筹划第二次护法运动,进行北伐。
然而,孙中山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当做心腹爱将的陈炯明,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这2年多时间内,陈炯明巧妙的扶持了自己的一套军政班子,将2万多军队变成了自己的军队。
有了枪杆子的陈炯明,现在又占据了当时全国数一数二的富裕城市广州,控制了东江——惠潮梅一带,有了自己富饶的地盘。
由此,陈炯明也成为国内显赫的军阀之一,瞬间失去了北伐的兴趣。
北洋系各军阀至少还有80万以上军队,不是陈炯明区区4万人可以对付的。
与其冒险去北伐,不然在广东称王称霸,富贵荣华,掌握生杀大权。
然而,孙中山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建立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第一步就必须北伐。
由此,陈炯明逐步开始同孙中山有了尖锐的冲突,不再服从他的命令。
对于陈炯明的叛变,蒋介石早有预料。
蒋认为陈炯明素有二心,搞革命的时候就曾经和孙中山对抗过。陈炯明麾下叶举等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军痞,绝对不可信赖,希望首先消灭他们。
孙中山也知道陈炯明已经不可靠,却考虑北伐还没有开始就内讧,影响太恶劣,没有听从蒋介石的劝告。
由此,蒋介石知道第二次护法运动一开始,陈炯明肯定会窝里反,运动也就必然失败。
这种情况下,蒋介石随即离开广东,回到自己的军队中以应变。
离开广东时,蒋介石给陈炯明写一封信,劝曰:“吾公如能深信中正之言,采纳一二,勿听细人之谗,勿堕宵小之计,服从总理,共图北伐,则中正虽守制未终,尚思待罪疆场,执鞭以从,聊供指臂之助。”
与此同时,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北方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大战。
孙中山认为这是绝佳的机会,要求陈炯明立即率部,协同支持孙中山的滇、赣、湘军北伐,攻打直系盘踞的南方几省。
此时,吴佩孚却派人联络陈炯明,要求双方合作互不进攻。
陈炯明同意合作,随后按兵不动,对孙中山的催促置若罔闻。
这边,北伐军一度很顺利的攻入江西,占领赣州、吉安,直逼南昌。亲孙中山的护法军鄂、川、闽、陕部队,也纷纷出兵声援。
而此时吴佩孚已经击溃了乌合之众的奉军,开始转头对付护法军。
双方激战了1个多月,护法军实力不济,被迫开始向广东撤退。
此时陈炯明的部队不仅仅按兵不动,还有主动攻击北伐军的行为,不允许北伐军进入自己地盘。
而吴佩孚和陈炯明合作,一起对付孙中山。
首先,他们要求傀儡总统徐世昌和孙中山一同下野,以消除矛盾。然而直系一方的徐世昌是个傀儡总统,就任与否无关大局,护法军则不可能没有孙中山。
粤军中的叶举等人也联名发电文要求孙中山下野,给孙政治压力。
突然之间,忠心于孙中山的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在广九总站,突然被暗杀身亡。
一般认为,这是陈炯明下的手,准备同孙彻底决裂,先清除内部的异己。
其实,邓铿同陈炯明的私交颇好,但双方政治上差别很大。邓铿完全支持孙中山的北伐主张,却也不愿意同好友陈炯明翻脸,私下做了很多调解工作。
没想到,最后竟然等来了陈炯明的子弹。
邓铿在死前,只苦笑着对好友说了一句话:“好人难做!”
邓铿死后,双方以及几乎撕破脸面。
然而,孙中山还在做最后的争取,赶赴广州对粤军将领进行游说。
陈炯明甚至孙中山在粤军内还是颇有影响力的,下令让大将叶举立即将他赶走。
1922年6月16日,叶举在通知孙中山后,出兵围攻总统府,鸣炮轰击。
孙中山靠化妆成一个医生,才侥幸突围逃走。
他带来的40个卫士,有10多人遇难。妻子宋庆龄在逃亡中不幸流产,终身失去了生育能力。
由此,陈炯明和孙中山彻底决裂,这也意味着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只是,陈炯明也没有得意多久。
无论陈炯明如何辩解,他背叛孙中山的事实摆在眼前。
粤军中很多人反对和孙中山为敌,出现了激烈内讧。
比如邓铿生前的第一师驻扎江西吉安,代理师长李济深并没有宣布支持陈炯明。
电影《宋家王朝》里面,也演绎了这个片段。
逃亡的宋庆龄躲在桥下,上面搜查的粤军士兵明明看到了她。
然而在军官询问“有没有人?”这个粤军士兵却回答“没有人!”
其实,在粤军士兵回答没有人这一刻,陈炯明也就注定会失败了。
此时,许崇智和蒋介石组织了讨贼军,猛烈进攻,陈炯明的势力最终瓦解。
然而,这一通折腾下来,已经是1923年了。
通过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明确知道自己的弱点,没有真正自己的军队。
从1924年,孙中山开始建立自己的军校,黄埔军校,培养骨干力量,准备再次北伐。
可惜,孙中山1925年1月北上抵京后即开始病发,住进协和医院进行治疗,此时健康已急转直下,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去世。
北伐统一全国的任务,就留给蒋介石来完成了。
对于孙中山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冈村宁次的点评是很准确的:没有实力的政权,即便有着再好的政治理念,在中国也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