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登廉:劳动教育的国际经验

文/罗登廉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精神价值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为显著特征。学校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力度的增强,必将对促进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步入关键期,但同时也凸显出一定的问题,如学校劳动教育的弱化和异化,使劳动教育的落实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点。

美国:“家庭—社区—企业”一体化教育模式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帕克、克伯屈等提出“学校即社会、生活及教育”“做中学”等一系列思想,奠定了美国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传统。美国的劳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各方面,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劳动观念和兴趣爱好。各类中小学有着丰富多彩的劳动必修课和选修课,美国高校也将劳动教育实践经历作为升学录取的重要指标,学生们通过各种社会职业实践,既学习到基本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接受了劳动锻炼和挫折教育,从而在毕业后有更加清晰的职业认知和规划。美国借助家庭、社区、企业构建了美国特色的一体化劳动教育模式。企业、家庭、社区积极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学生可以参与由企业提供的专项课程,顺利结业之后即可颁发与学校所获学分同等效力的证书。

美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主要分散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活动中,旨在培养一个人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尊重劳动的精神,而不是仅当作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在家庭中,凡与孩子自立有关的一切事情,父母都最大限度地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如整理自己的物品,打扫自己的房间,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等。在学校里,教师会因地因时地安排各种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活动,如鼓励学生寻找或把自己喝过的饮料瓶等可回收的垃圾积攒到一定数量后换取某种小礼物,或让学生参加学校、社区的植树以及各种手工制作等志愿服务。

社区服务能够成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甚至是自觉行为,与从小就开始的劳动教育密不可分。美国各个学校都会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与残疾学校的儿童联谊、为弱势群体捐献生活物品、为疗养院制作手工品;为康复期家庭提供服务、清洁社区、回收废物等活动。美国中小学不评三好学生,但一个孩子如果有服务精神并做得很好,学校通常会给他发一个“好公民”奖。通过培养学生与他人协同学习、互助工作的技能,使学生变得更加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超过一半的学区开展了以生计教育为特色的劳动教育。80年代初,随着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倡导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生计教育受到了批评和阻碍,美国中小学再次回归重视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外语、社会研究等课程。但生计教育倡导的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被不同程度地继承下来,并一直影响至今。现今的劳动教育课程着眼于将学生的劳动教育纳入到生涯教育的一部分,企业提供专项课程,劳动教育从传统的手工、体力类课程转向计算机维修技术、文字信息处理、商业资料分析、计算机辅助绘画设计等众多偏重脑力劳动的课程。

德国:以“技术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劳动教育是德国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核心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劳动技术教育视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备,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更加强调技术的学习,与职业定向存在更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现代工业信息化社会的具体生产过程,如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制造过程以及市场营销过程等,还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劳动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德国在中小学均设立了劳动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同等的地位,学校的劳动课程包含劳动技术课和劳动社会课等,其劳动课程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在德国,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常识课”,除开设自然常识课,还在专门的功能室进行手工活动,手工活动有编制、纸艺、陶艺等。中学的劳动教育一般由“劳动学课”和“操作课”组成,操作课分为家政、办公技术和职业指导三大类。除此之外,德国的劳动教育还会安排学生去企业或工厂进行实习,增强劳动课程的实践性。

德国的劳动教育更倾向于生计教育,承担着对个体进行“社会-经济化”的重要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德国的劳动教育将多个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其课程内容涉及科技、职业、家政、经济等多个方面,课程实施形式丰富,涵盖了多种校外实践形式。如德国柏林卡尔罗斯施密特高的“施密特数字制造者”车间、卡尔罗斯环保纸制品商店以及柏林的生产者学校等劳动教育基地,旨在为学生在校内外提供便捷的劳动教育。通过全面塑造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劳动世界,还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能力,为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为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日本:以健全、完善的立法体系著称

日本的国民教育体系一直紧随西方国家的脚步,但又不失本国特色。1947年日本颁布的《教育基本法》中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劳动教育的原则、目标、方法和内容。2006 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中提出了“关注职业和生活的关系,培养重视劳动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日本中小学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要求各学校必须加入关于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形成学校的劳动教育政策,并要求学校为学生普及日本劳动基本权利、劳动基准法以及劳动雇佣条例等劳动政策。

日本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各地区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龄规律因地因时灵活安排劳动项目,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涉及清洁美化环境卫生、社区志愿服务、家事、农技、工程技术劳动等多个方面。其组织形式偏向多元,有劳动知识理论课、劳动技能实操训练课、生产劳动兴趣小组等。同时,劳动教育内容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科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从1978 年开始日本中小学劳动教育课依托全面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各类实践活动,建立了融合开放的青少年劳动教育体系。目前劳动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劳动观”和“职业观”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日本,劳动教育教学生像成人一样自理和劳动。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要学习自理,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领,同时培养孩子耐心、细心和爱劳动的习惯。如用针线缝制布袋、抹布、垫子;自己淋浴、擦身、换衣;自己完成校园环境的打扫任务、在学校养小动物、毕业时清洗课桌椅等。部分条件好的学校会规划一片小花园或小菜园,条件受限的学校会用花盆种植绿植,也有些学校会在政府规定的公园里,河堤边上做种植教育。

芬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芬兰有着令世界瞩目的先进教育体系,素有尊重劳动的传统,是世界上首个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的国家。芬兰注重教育与生活、社会需要的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关注教育与生活的连接,其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主要有手工课、家政课和综合课程。

手工课是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有以针织、缝纫、布艺等为代表的“轻手工”课程,和以木工、金属、电子等机械设备为代表的“重手工”课程。根据学龄规律授课时间从40分钟到两小时不等,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两类手工课的其中一门或两门都选。芬兰手工课不仅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如何将本国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既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学生全局统筹和设计的能力;既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材料、工具、设备的性质和特点,更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材料、安全利用工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

芬兰的家政课是国家规定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每周至少1小时。家政课程主要包括健康饮食、家务料理、家庭消费三方面的内容,侧重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以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可持续性地生活,保证身心健康,更关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在促进学生掌握家庭常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理性消费的理念和行为,让学生最终成长为有经济意识的消费者,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个体。

日本新课程标准要求每所学校保证每学年开设一门每周一课时的跨学科项目综合课程,该课程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贴近实践、贴近社会,如有些学校将该类课程与手工课结合,以学生完成某一作品为结果导向,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并应用多种横贯能力。此外,芬兰劳动教育特别注重过程评价。教师会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电子档案,该档案将成为学生日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评价参考,而且芬兰特别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鼓励广大青少年利用科技手段设计、制作和记录传统手工艺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