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
数据来源:上海市经信委(时间截至2020年3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或有变化,特此说明。)
调研园区:
西岸智慧谷
调研时间:2020年6月18日
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世界唯一华人图灵得主姚期智院士立下了军令状:十年之内,要培养出中国人工智能“梦之队”,否则退出江湖。
这番豪言壮语的背后是何底气?一是对国内研究能力的自信,新成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将汇聚多校尖端人才开展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工作;二是对上海产业集聚、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的信任。这番话也是期许:现在播下的种子十年之后将是一棵棵参天大树。
6月18日,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之前,课题组来到特色园区西岸智慧谷调研,详细了解西岸人工智能项目进展及西岸独特的AI产业生态圈。
上下楼即是上下游
与其他特色园区不同,西岸智慧谷的产业主要集聚在楼宇内,包括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场馆群落在内,虽然只有0.52平方公里,但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楼宇产值高。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徐汇区都是上海重要的“铁、煤、砂、油”大工业厂区(分布着上海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炭码头、龙华机场、上海飞机制造厂、上海水泥厂等传统生产加工企业)。徐汇抓住世博机遇,于2008年启动城市更新,以“动迁腾地、以房换地、异地安置、功能置换、合作收储”多种方式,在世博前共搬迁企业116家、居民3500多户,完成土地收储约280公顷,超过待收储土地面积一半,为地区整体开发释放空间载体。
位于徐汇滨江云锦路701号的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智能塔,包括两座双子楼)是西岸智慧谷核心载体。两座双子楼建筑面积共51万平方米,空间、配套、运营齐全,企业可以在上下楼找到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
课题组的采访在东塔楼37楼进行。走入采访室,视野开阔,黄浦江景一览无余,这里有上海最长的滨江岸线(11.4公里),腹地可开发面积约9.4平方公里,是黄浦江两岸可成片开发面积最大的区域。具有天然的亲水优势,生态环境优良。
人工智能企业大多集聚在这幢楼。“要把最美的江景、最好的办公空间留给人工智能企业。”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颖介绍,人工智能属于高科技领域,从业者多为高素质、高技能、高学历人才,所以,要给这些国际化人才提供最好的办公环境。
经过三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蓄水(2018-2020),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老将新兵逐渐集聚于此。阿里、微软、华为、明略、联影等龙头企业已在AI TOWER东塔楼落户。此外,一些正在成长中的垂直细分领域企业如每步科技、非汐科技、思必驰、缙铖科技等也分别在东塔楼不同层落户,这些企业业务涉及AI赋能体育、机器人、智能语音、AI医疗等领域。
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集中签约,到2020年1月初,东塔楼基本已经签满。接下来,企业会陆续入驻,陈颖介绍,到年底,东塔楼入住率将会达到90%,每平方产值将会达到1万元。西塔楼的定位则是酒店和商务活动,为来往西岸的学者、商务人士提供活动会务、交流平台等服务。
AI TOWER这座垂直硅谷,已经形成了集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AI垂直产业生态”,为企业间学术交流、业务合作提供便利。
今年1月,两大基础研究平台:期智研究院和树图(Conflux)区块链研究院(简称“树图”)同时落户西岸。位于AI TOWER东塔楼40-41楼的期智研究院将汇聚多校尖端人才开展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工作。Conflux区块链的创始人龙凡博士是姚期智的学生,姚期智也担任树图的首席科学家。树图驻营东塔楼39楼,与期智研究院紧挨,同日签约、同地办公并非偶然,树图CTO(首席技术官)伍鸣表示,树图成员大部分都是“姚班”的学生,我们紧随姚院的步伐。
谈到未来在西岸的发展,伍鸣表示,一方面树图旨在突破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和系统应用的基础研究,开展分布式共识算法和区块链系统性能的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借助上海的生态拓展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应用。
此外,东塔楼的27层有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GAIAA)和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这两家高端学术交流组织,既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资源互通枢纽,能够促进要素有效流通。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聚焦为头部AI企业的创业领军人才及学界中坚力量打造“朋友圈”。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是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由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商汤科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倡议设立。联盟旨在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持续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西岸智慧谷与文化创意、科技金融产业形成多元互动,这也是吸引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来到西岸的重要因素。徐汇区正在推进的“一港一谷一城”核心项目,即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和西岸金融城,正在构建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科技金融的产业生态圈。
陈颖用“共生互惠”来描绘西岸智慧谷的产业生态,正如热带雨林中有高大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交叉学科研究对人工智能发展非常重要,技术与应用的合作也必不可少,这些在西岸智慧谷都可以找到。“引入头部、嵌入链上、植入根系”,西岸智慧谷的愿景是: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产业生态。
T计划
近几年,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频繁出台,徐汇在规划和落实上快速行动。2017年11月,上海出台《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而在此之前,2017年8月,上海(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启动,并明确到2020年建成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形成百亿级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目标。2018年徐汇启动打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吹响集结号。
2018年12月,徐汇发布了“T计划”,给予人工智能企业力度极大的支持。“T计划”可以用6个“T”来概括:一是Top&Tomorrow(面向高端、引领未来);二是Tower&Town(AI大厦、AI小镇);三是Tech&Talent(技术创新、人才汇聚)。
“T计划”为项目发展制定五个有含金量的定量政策:一是针对重点科技项目给予建设单位不超过项目总投资50%、且“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补贴;二是打造西岸智慧谷和北杨人工智能小镇“两个100万平方米”的载体;三是向企业开放智慧政务、智慧综治、智慧交通等12个重点领域,每年落地20个示范应用场景项目;四是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每年落实五个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投资基金;五是“每年筹措1500套社会租赁房”,优先满足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住房需求。
据《2019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徐汇区在2019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中排第一名,在多项指标中均位居榜首。
徐汇为何成为上海各区人工智能发展的优等生?徐汇区区长方世忠之前在采访中说道,徐汇保持永远比别人快半步的冲劲,构筑AI高地。
人工智能试验场
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落地以及研发的重要一环,只有在实际的场景中运营,才能跑出来更真实的数据。西岸可以提供全场景服务,这是继产业生态、文化吸引后,西岸智慧谷的另一张王牌。
人工智能大会的磁吸作用愈加明显,虽然今年在云端相聚,但仍然聚集了近千位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领袖、顶尖科学家,包括思谋科技、百度飞桨赋能中心、华为、中智行车路协同应用等在内的多个项目签约。
ART(艺术)是西岸的另一个引擎。多年积蕴下来的浓厚人文艺术氛围是吸引企业来到西岸的重要因素。采访中,明略科技和树图科技负责人都表示对坐落在滨江旁的办公空间非常满意。陈颖也表示,文化底蕴为园区增色不少。2012年开始,西岸大力度推进文化提升工作,开始部署“西岸文化走廊工程”,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签约落户并启动建设。随后的“十三五”规划,西岸陆续引进高质量文化艺术场馆,打造亚洲艺术交易中心。如今,AI TOWER向东三百米,就是龙腾大道,沿着龙腾大道,油罐艺术中心、龙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西岸艺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十余家左右的艺术场馆在大道两侧鳞次展开。
文化不仅在“引智”方面起了作用,更重要地是,也为AI赋能提供了更多场景。如人工智能赋能下,油罐区改造成的未来公园(AI Park),无人车穿梭其中,园区计划把这里打造成最前沿、最新潮的科技文创产业集聚。
力争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实验场的西岸正在继续加快场景塑造,为落户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无论办公空间还是应用场景,都要为企业匹配合适的。陈颖介绍,“只要对城市运营有帮助的企业,我们都会做好服务和拓展,并将其纳入我们人工智能的系统。”
如西岸与华为合作,探索通过“云+5G+AI”的技术手段,统筹整合传媒港智慧园区、智慧水岸等智慧化项目,协助徐汇区构建“一屏观天下、一网治全城、一云汇数据、一人通全岗”的城市运维体系。
又如西岸开发集团在东塔楼内开发的会议室、活动预约以及楼内咨询服务,就由明略科技开发运行。在楼内这个小体系里面,也可以实现一网通办。
疫情期间,在大楼进出管理、人员体温检测、异常行为监测、智能会议记录等方面,人工智能更是大显身手。
陈颖告诉课题组,未来将为企业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整合园区智慧化项目,开放区域应用场景,统一建设标准与数据接口,做到以业务需求出发,与入驻企业共同打造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区。据悉,第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结束后,上海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征集本市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通知》,涉及到智慧制造、智慧出行、交运巴士、船舶等多项场景。
稀缺的尖端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东塔楼内已聚集了20余家企业,6位院士,158位博士。群贤云集,如何打好平台,做好服务?这是西岸集团要重点做的事情,人才公寓、白领食堂、短驳交通、绿色医疗等配套服务都在西岸规划中。
人工智能领域多是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其中华人占据了AI人才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仍然存在人才困境。华为天价招聘计算机毕业生的消息引起网络热烈讨论,企业惜才而不惜财,这背后也恰恰说明尖端人才的稀缺。
人工智能是世界科学前沿竞争领域的制高点,虽然已在深度学习、视觉识别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也在智慧城市、政务管理、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逐渐推广。但需要继续向各行各业渗透,更需要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支撑。
上海目标成为人工智能的创新策源高地。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发言中指出,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学术交流、数据共享、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建好平台,力争在前沿理论、核心算法、关键技术等领域创造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
西岸智慧谷承接战略重任。落户东塔楼的期智研究院将以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物理器件与计算等五个研究方向为基础,逐步向神经科学、金融科技、医药、信息安全等其它交叉研究方向拓展。要取得突破性成果,最大的压力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突破又在顶尖人才。虽然近几年计算机毕业生数量日趋增长,但是顶尖人才仍然不足。所以,姚期智多次提到人才引流和培养的重要性。
他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专访中表示,中国现在还没有能力培养出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领域博士,我们需要有一个成熟的系统,有足够多的最高端人才,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这些博士来。我们现在需要引进人才,把出道5年、10年,已经做得最好的人引进来。这些人才在中国能够产生科学成果,也让我们在应用和原创性研究上跟得上世界;同时这些人在我们的大学系统里也能够培养出最好的博士人才。我们只有把这个人才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打通,才能够真正面向世界,才能够让整个世界都愿意跟我们交流。
致力于攻克区块链底层技术的Conflux,最大的需求也是行业顶尖人才。Conflux项目负责人王瑜表示,“Conflux正在研发的公有链项目,最终要向全世界开源,这需要全世界优秀人才的加入。除了中国,北美也集聚着最优秀的行业人才,希望这些海外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回流到中国,只有全世界优秀人才加入,才能够把我们的项目推出去。”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可以为一切数字化及可以被数字化的应用场景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然而提起区块链,人们第一会想起“炒币”,甚至互联网行业内人才也都因此“污名”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
树图要在西岸产业生态下落实区块链应用,打破外界的看法。首个应用落在建筑行业,7月6日,树图与上海市建筑协会合作参与上海啤酒厂改造项目启动。该项目通过智能合约将建筑全生命周期记录在可靠的区块链账本上,提高建筑改造全流程的管理和执行效率。这一项目不仅将改变建筑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更有望催生出区块链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据悉,树图也正在探索区块链技术赋能租房平台、社区管理、跨境金融等方面的应用。
伍鸣表示,希望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更加正面的方向上来,让这个行业能够健康发展,也让更多传统互联网优秀人才更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
AI TOWER内,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都已布局。AI方面获得巨大成果往往是因为一些看似完全不搭界学科之间的合作。随着年初西岸传媒港最后一栋建筑腾讯华东总部完成结构封顶。今年,西岸的“一港,一谷,一城”将全面落地。未来,西岸的这些企业、机构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如何赋能人工智能新高地,我们拭目以待。
西岸智慧谷:
加大力度引进国际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打造常态化人工智能论坛
一、园区特征
西岸智慧谷位于徐汇西岸核心商务区,是2018年世界人工大会的举办地,是上海四大人工智能载体园区之一,占地52公顷,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西岸智慧谷的目标是构建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场馆群落为核心、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为旗舰的园区,形成集总部办公、国际交流、示范应用、展示体验、孵化转化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发展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打造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
目前,西岸智慧谷整体处于硬件设施基本建成、产业导入成效初步显现的阶段,具有非常高的行业显示度和集中度。园区以AI Tower为旗舰,集聚了微软、阿里、华为等龙头企业和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2019年,以西岸智慧谷为核心的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被列入全国首批4个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二、发展优势
与其他人工智能集聚区相比,西岸智慧谷起点高、政策强、生态好、服务优,是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发展的优选之地。
一是政策高地的优势。西岸智慧谷是徐汇区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部署“一核一极一带”人工智能产业空间格局的重要项目载体。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海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为推动区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徐汇区也出台了《关于建设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打造徐汇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实施办法》,从项目落地补贴、租金补贴、产业基金、场景应用、人才吸引、环境配套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或平台发展。西岸智慧谷是2018、2019、2020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地,其发展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借助人工智能大会这个平台,西岸智慧谷聚集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聚集在西岸,关注西岸发展。以西岸智慧谷为核心的徐汇区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明显,2020年受国务院表彰激励。无论是国家还是上海市层面,都是希望把西岸智慧谷打造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高地。
二是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微软亚研院(上海)、华为、阿里、网易、联影、依图、明略、商汤等数十家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及研发机构集聚,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信通院华东分院、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上海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台机构入驻,形成了功能强大的产业生态体系。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调研中,园区负责人一直强调,要把最美的风景和最好的办公环境提供给全球顶尖人才。园区处于徐汇滨江,在上海26个特色园区里面,这个地理位置可谓最高配,上海拿出最好的地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再次说明上海市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这个地域优势,对于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人才入驻非常有好处。
三、存在问题
一是区域生活和交通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西岸智慧谷肩负国家和上海市发展战略重任,因此要有高水平的配套支撑。虽然园区濒临黄浦江,位置好、起点高,但生活性商业配套还不足,餐饮、超市、便利店等还比较少,商业气息不浓。此外,对外交通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西岸智慧谷处于浦西内环与中环之间,但区域内仅有地铁11号线经过,与市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科技园区之间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西岸智慧谷所处的徐汇滨江地区是后开发的区域,内部交通体系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
二、人工智能人才集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人才尤为缺乏,这几年,中国有些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着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亟需人才。但国际一流的尖端人才还非常匮乏,西岸智慧谷需要在引进国际尖端人才方面多动脑筋,尽快形成优良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圈,带动整个产业爬坡过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生态的聚变和裂变需要继续加强。西岸智慧谷需要开发出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市场支持,将目前的头部企业培育成巨无霸。裂变出更多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孵化出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领军者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工智能高地。
四、未来发展建议
为把西岸智慧谷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结合特色园区存在问题,应在现阶段解决园区交通与商业配套问题,长远着重通过引入国际化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强化平台功能等方式推动园区产业引领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园区商业与交通设施配套。在园区内积极布局楼宇商业,如多点引入高品质连锁性便利店等;积极打造商业综合体,优化商业业态布局,为园区高端人才提供各类服务。在现有对外交通框架体系下,与各级部门沟通,优化园区到交通枢纽的“最后一公里”交通体系,增加公交车线路并提升运营频率。建议增加地铁到办公场所之前的“短驳”交通和高级人才公寓、酒店。
二是国际化人才引入。瞄准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等细分环节,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团队,并在落户、居住、子女教育等给予大力支持。针对海内外人工智能运营管理类高端人才,在积分落户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是引入高校科研院所或工作室。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机构联系,吸引若干人工智能科研团队在智慧谷成立研究中心,并参照深圳与合肥等地经验,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力争推动科研知识转化为独角兽企业,裂变出众多拥有尖端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
四是打造常态化专业性的人工智能论坛。结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力争在西岸智慧谷以固定形式形成常态化开展的专业性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展示前沿技术、资源对接等提供机会。
五是建设梯度化载体空间,承接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团队。随着头部企业及顶尖研究机构的入驻,下游及产业链企业纷纷“吸附而来”,会产生一定的集聚效应。目前区域内商务楼宇租金较高,建议在区域内增加中低成本的办公空间。
[本文执笔人:王琳杰、张云伟、张靓,课题负责人:张俊、李显波,课题统筹协调:田春玲,课题组成员:张云伟、柴宗盛、王琳杰、姜乾之、崔园园、戴跃华、张靓。感谢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和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对本次调研的帮助]
海报设计:尹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