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烦恼杂染(17):烦恼分别(16)释体性(3)邪见

作者/观诸法如

《瑜伽师地论》卷

二、二、三、邪见

邪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拨因拨果,或拨作用,坏真实事,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邪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这可见在没入圣道之前,初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亲近不善丈夫」,「听闻」「非正法」,而没能够如理作意故,就有了分别了。什么分别呢?

「拨因拨果」,不相信有因,不相信有果报。作善行或作恶行,将来不得善恶果报的「拨果」,也就是谤因谤果

或者是拨无作用。这个「作用」呢?最明显的,其实还在因果里面,比如说你作了因,由因的力量发出来作用,就是将来会得果报,果报是因的一种作用,你说没有果,等于是否定了因的作用。

再还有一种意思,由过去世造了罪业,这个罪业的因,能使令你到现在来,来人间受果报,或者是到地狱受果报。这也是由过去世来到今生,这也是一种作用。由今世又到未来世,也是一种作用。拨无过去世、无现在世,拨无现在世、没有未来世,这也就是「作用」。

另外,比如说无父无母,父母有任持种子的作用,慢慢的生命体就成就了。或者果报灭了,一剎那中阴身出来,又另外去得果报,中阴身是得作用的开始,作用的开始这也是一种。如果若不承认有中阴身,也不承认有化生有情,也有一个「拨作用」的意味,不承认有这样的作用。

「坏真实事」,比如说不相信世间上有真实阿罗汉,真实有阿罗汉这是一个事实嘛,不相信就是「坏真实事」,那么这些事情都叫做邪见。

所以要为人讲,介绍佛法的时候,什么叫做「邪见」?这几句话就好了。就是「拨无因果,拨无作用,坏真实事」,这叫做邪见。

「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这和前面那几种不一样,前面是分别、不分别染污慧;它「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这是自己的虚妄分别,它没有俱生的,没有俱生的邪见,只有分别的邪见。邪见或者是亲近不善丈夫,学习而来的;或者是不向任何人学习,自己不如理作意,虚妄分别,也会出来邪知见。所以,邪知见怎么有的,是这么有的,是「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韩清净《披寻记》:「邪见等者:此中邪见,唯分别起染慧为体。拨无施与、爱养、祠祀,是名拨因。拨无妙行、恶行业果异熟,是名拨果。拨无父母,拨无此世他世,拨无化生有情,名拨作用。由父母有植种作用、任持作用,此世他世有来往作用,化生有情有感生业作用故。谤世间无真阿罗汉,是名坏真实事。如是诸义,如下邪见中说。(陵本八卷十四页)

邪见唯由分别起的染污慧为它的体性。外道诽拨没有布施,没有应该恭敬爱养的人,及除了火天以外,没有值得祭祀的对象,这些执着称为拨因。

诽拨善好的妙行不能得到可爱的等流果和异熟果;或者诽拨邪恶的恶行不会得到三恶道的等流果和异熟果,名为拨果。

诽拨没有真实的父母,没有这一生与另外一生的因果作用,没有中阴身,名为拨作用。

父亲有植种的作用,母亲有任持胎儿的作用,父母今生是父母,决定就是父母了,这件事要承认。人,有这一生有下一生,有来有往的,确实有这件事情,不能因为不决定就说没有。中有,确实有感得下一生果报的作用,这个事情确实是有,只是外道看不到,就说没有。生到无想天的无想异熟果报,及无色界天的人,外道就认为没有化生有情,这是错误的。外道由于未证谓证,错认所证境界,以为自己得了阿罗汉果,结果在死前看到中阴身现前,就诽谤说没有真的阿罗汉,名为坏真实事。

1、《成唯识论》卷第六:「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

2、《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六(末):「谤因者,谓《对法》云:谓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等;谤作用者,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无母、无父、无化生有情等;谤果者,谓无好行及恶行业所招异熟;谤实事者,谓无世间真阿罗汉等。及四见外余邪分别,即《对法》说言:谓余一切分别倒见。五十八说:此有二种:一增益,谓余四见;二损减,此谤因等名损减。……然此见宽,如增上缘,余所不摄皆此摄故。一者名宽不正名邪,一切不正见皆此所摄;二者义遍诸邪解者皆入此摄。...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或计自在、世主、〔帝〕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横计诸邪解脱,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诸如是等皆邪见摄。」

3、《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四十九:问:何故名邪见答:邪推度故,说名邪见。问:若尔,五见皆邪推度,何独说此为邪见耶?答:依别行相立此名故。别行相者:谓无行相。若不依此而立名者,则应五种皆名邪见。五见皆是邪推度故。然无行相过患尤重故,唯依此立邪见名。

1.复次,若邪推度亦坏事者,说名邪见。所余四见虽邪推度而不坏事,故别立名。

2.复次,若邪推度谤因果者,说名邪见。所余四见虽邪推度不谤因果,故别立名。

3.复次,若邪推度与施、戒、修极相违者,说名邪见。余见不尔故别立名。

4.复次,若邪推度亦谤过去、未来、现在正等菩提三宝归者,说名邪见。余见不尔故别立名。

5.复次,若邪推度坏二恩者,说名邪见。余见不尔故别立名二恩者。谓法恩、生恩。坏法恩者:谓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无妙(行)恶行业果异熟、无此世、无他世。坏生恩者:谓无父、无母、无化生有情、世间无有真阿罗汉正至(涅槃)正行(四种通行)。乃至广说。

6.复次,若邪推度起二怨者,说名邪见。余见不尔故别立名。起二怨者,一起法怨;二起生怨。

起法怨者:谓言无施与乃至广说。起生怨者:谓言无父母乃至广说。

7.复次,若邪推度坏现量者,说名邪见。余见不尔故别立名。如人陷坠炽火坑中,为诳世间言我受乐。邪见有情亦复如是,居种种苦蕴、界、处中邪见缠心言我无苦。如是说者,名坏现量。

8.复次,若邪推度名暴恶者,说名邪见。如契经说:「苾刍当知,诸邪见者随彼见力所有身业、语业、思求愿行,及彼种类一切能招不可爱、不可喜、不可乐、不可意果。所以者何?彼邪见是暴恶见故。」所余四见虽邪推度,而非暴恶故别立名。

4、《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九:于实有体苦等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一切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甚故;如说臭酥、恶执恶等;此唯损减,余增益故。

5、普光《俱舍论记》卷第十九:「于实有体至余增益故者,释拨无,明邪见。于实有体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一切五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重故偏立『邪』名。如说『臭苏』,凡苏皆臭,臭中极者名曰『臭苏』;诸旃荼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等』,显举法未尽。谓:此邪见唯损减故;所余四见有增益故,谓:有身见、见取、戒禁取唯增益;边执见中一分常见,亦增益故,虽有断见亦是损减,而非唯故。邪即见故,名为『邪见』,持业释也。」

6、《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九:「何等名为邪见五相?一、有愚痴心:谓不如实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谓乐作诸恶故。三、有越流行心:谓于诸法不如理分别推求故。四、有失坏心:谓无施与爱养、祠祀等,诽谤一切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谓邪见缠之所覆蔽,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出离故。于此五相随阙一种,即非圆满邪见之相;具一切分,乃名圆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