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个学佛人应具备“正知见”。而当今社会各种外道中也有其境界和一定的善相,但这些都不是正知正见,不能使人得到究竟解脱的利益,甚至易引人误入岐途。
既使真正学佛人也有人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讲说相似佛法,误人法身慧命;还有人虽没有犯大妄语,但却由于知见偏差自误误人。
佛陀曾经说过未法时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若非学人知见纯正、信根深厚,难免被误导而偏离正道。此外,修行人在念佛、参禅、修止观等方面难免会遇到魔事,种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境界难以辨识,稍有不慎,或一念不善用心,便易误入岐途。
面对上述的险难,我们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防魔止偏”的部分内容作为大德开示的言说,用以我们念佛参禅路上的参照。
因为印光大师所处的年代离我们现代人较近,他的开示相对于其它祖师更契合现代人的根性和情况。望大众读后能够受益,得正知见,入菩提性海,南无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开示
“发心不正,妄求神通者
易着魔发狂”
■ 发心不正,妄求神通者,易着魔发狂(原文)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著魔发狂,尚有日在。
夫欲得神通,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而唯求乎通。且无论通不能得,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皆严禁之而不许人修学焉。以世每有此种见解人,故因覙缕及之。
(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印光法师文钞》
■ 发心不正,妄求神通者,易着魔发狂
持咒诵经,是用来培植福慧,消罪业的,以这样的心来诵持是可以的。要想以此来妄求神通,就是舍本而逐末了,这就是不善用心。如果求神通的这个心思固结于心,本身对佛学之理又不太明了,持戒之力又不坚固,为利众生的菩提心又生不起来,而且人我之知见炽盛,这样就离着魔发狂不远了。
要想得到神通,先要得道,得了道,神通自然具足。如果不致力于上求佛道,而只求神通,不仅神通不易得到,即使得到了反而成为修道、成道上的障碍。所以诸佛和诸位祖师,都严格禁止,不让世人修学神通。因为世间每每有求学神通之人,所以我在这里详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