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李晓伟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北京之后,陆续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明朝残余势力、南明政权(又称为南明小朝廷)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公元1653年,西藏地方密宗格鲁派黄教首领五世达赖亲自到北京朝贺。受到了顺治帝的隆重接见,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并正式赐予封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顺治帝还拨专款重新修建布达拉宫。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从此正式收编西藏。1713年,康熙帝册封格鲁派黄教另一位首领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公元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嗄厦(指西藏地方政府),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制度和法规。章程明确驻藏大臣在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西藏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与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奔巴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清朝中央政府批准。
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为了防止西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根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乾隆皇帝特别颁发两个金奔巴瓶,一个放在雍和宫,一个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确定,然后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坐床后才能成法的继承人。
乾隆时期,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遭到了六世班禅的严厉拒绝。六世班禅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政务无不听命于中央政府。
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六世班禅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皇帝还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寺,供他居住。
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广大的维吾尔族人民,清朝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甚至是把“维吾尔族”说成“回族”,称“维吾尔族人”为“回人”、“回子”(实际上,严格地说,回族是专指花剌子模(回回)的,而维吾尔族的祖先则是回鹘,二者毫无任何关系!)。
康熙时期,天山北麓的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在沙俄老毛子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漠北蒙古等许多地方。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最终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后来,乾隆帝在公元1757年彻底消灭了准噶尔部。至此,清朝彻底平定了天山北部。
不过,几个月后,回部贵族的大小和卓兄弟(大和卓叫布那敦,软弱无能。小和卓叫霍集占,机敏狡诈,实际上是这次叛乱的总指挥。所以,大小和卓叛乱也被称为霍集占叛乱)。
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南疆各族人民,激起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两个人挡了回部另一位宗教首领阿里和卓的道。不除掉大小和卓二人,自己怎么当回部的一把手呢!所以,阿里和卓率先将此事上报清朝官员,在由清朝官员上报乾隆帝。乾隆皇帝知道后,果断的下令调兵讨伐,以兆惠将军为主要统帅,阿里和卓则率部众全力配合清军作战。
大小和卓二人极为不得人心,南疆各族人民恨不得生啖其肉也!在维吾尔族及其他民族的支持下,清军经过近两年的战斗,最终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大小和卓兵败,逃至阿富汗东部巴达克山,被当地首领素勒坦沙处死,并将二人的首级献给了清朝政府。同时,阿里和卓也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回部的宗教首领。阿里和卓还将两个如花似玉的宝贝女儿献给了乾隆帝。乾隆帝册封她们为妃,对她们十分宠爱,尤其是容妃。1759年,清朝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1771年,西迁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了乾隆帝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7世纪中期,沙俄老毛子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朝政府一再要求老毛子撤出中国领土,老毛子居然置若罔闻,继续扩大侵略!1685年,康熙帝命令清军向盘踞在雅克萨的老毛子进攻。以萨布素为统帅的清军于1685年和1686年两次在雅克萨大败沙俄军队,沙俄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老毛子,老毛子死伤累累,被迫投降,保证不再侵犯雅克萨。
清军撤走后,老毛子不守信用,重新占领雅克萨。康熙帝再次派军队围攻雅克萨。经过半年的战斗,老毛子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800多名入侵者只剩下60多人。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协商,签订了第一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683年,康熙帝命令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两万军队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正当施琅的军队准备将台湾岛上的郑氏台独势力一举歼灭时,有清朝大臣出来阻挠,提出用亲情来解决台湾,他说,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台湾与大陆是一奶同胞!不能打!
施琅气得破口大骂;“迂腐的混帐,放什么狗屁!难道中国大陆各个省份不都是一奶同胞吗!凭什么大陆都打下来了,一个小小的台湾不能打!给我打!”遂下令冲入台湾岛上,最终,郑克塽率众投降清朝。
至此,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形成了南北统一了。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台湾不是靠亲情劝来的,而是用武力征服过来的。别搞半屏山哟!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中国便将钓鱼岛纳入版图。之后的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还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钓鱼岛是中国的!清朝又沿袭明朝的制度,在海南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将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
提得一提的是,清朝的许多的政务其实并不是在紫禁城处理的,而是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皇帝也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最令人讨厌的外国人就是英国人马戛尔尼)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
在避暑山庄之外,建有12座宏伟的庙宇。这些庙宇融合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建筑风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布达拉宫和小扎什伦布寺(须弥福寿寺)。清朝每年指定蒙古王公轮流到避暑山庄,陪同皇帝打猎习武,并给予赏赐。当时,避暑山庄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包括拉达克小西藏,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总面积达1316万平方公里。
文章完
李晓伟,男,汉族。1982年6月22日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人,出生地,建三江管局。1998年,因理科成绩不好,遂辍学。仅为初中学历。于是开始自学之路。苦于受学历限制,现在尚未找到理想的工作。爱好有两个,一是美术(写意人物),二是历史(以研究帝王的政治、军事为主。不做任何考古之类!)。暂为成吉思汗平台特约作者,曾在各微信平台里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有数篇文章登上了百度,及搜狐网、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