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深圳接广东省卫健委通报,一名罗湖水贝盒马鲜生超市员工在汕尾陆丰市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患者。
深圳疫情防控响应立即启动!
暂停门店营业全面消杀、追踪密切接触者、连夜为附近社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战疫在快速精准推进,当天即排查出该超市2名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阳性。两周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此前的8月2日,全国著名战疫专家张文宏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如果将来深圳突然来了几例本土病例,相信深圳会以最快的速度把疫情控制住。”
实践证明,深圳战疫防线再次经受住了考验。
大疫即大考,霜重色愈浓。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
作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拥有亚洲最大陆路口岸的移民城市、国际化都市,刚刚迈上“双区”建设“第一程”的深圳,在疫情的重大考验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因应疫情形势变化迅速调整防控策略,以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奋力夺取战疫情、稳经济的“双胜利”。
深圳以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图为在深圳湾口岸,按规定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旅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分区搭乘巴士前往隔离点。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阻击疫情的“深圳速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战疫火线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拼的是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疫情发生之后,由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伟中任组长(总指挥)、市长陈如桂任常务副组长(常务副总指挥)的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迅即成立,科学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闻令启动,深圳第一时间明确提出,一切以挽救生命为重,不惜一切代价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1月22日,全市防控疫情工作视频会议提出了深圳战疫“8点要求”,明确“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为深圳赢得了战疫的宝贵“时间窗口”。
环环相扣的防控体系、时刻警惕的“责任人”担当,使一个社康中心的反馈得到了最充分关注,一个最早的预警得到全系统的最及时响应:市卫健委立即提升防控级别,市三医院进入一级战备;1月16日晚,深圳连夜启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
市三医院自主检测出首例核酸阳性患者,比国家核酸检测试剂盒抵达深圳的时间早了12个小时;1月31日起,医院发热门诊开始对有疫区关联史等三类发热重点人员进行核酸大筛查;2月11日起,核酸检测扩大到了所有居家和集中隔离观察的人员。同时,通过“i深圳”自助申报系统和全市统一的24小时家庭医生服务平台,深圳对社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动态健康监测和管理,第一时间将出现早期症状的人员转送集中收治医疗机构诊治和初筛。
进入5月,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陡然升高。深圳迅速从严从紧落实防境外输入“五道防线”防控措施,全面强化深港联防联控,因时因势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坚决做到“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
一道道坚固防线及时阻断疫情的扩散,彰显战疫“深圳速度”。
4月27日,发表于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月刊上的一篇研究报告,对抗疫的“深圳速度”给出了国际视野的解答。
这份由20多位中美研究人员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分析认为,深圳对密接者及感染者采取的追踪随访和隔离措施,大大缩短了人们被确诊和隔离的时间,为控制病毒传播起到关键作用。
该报告的美方牵头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家贾斯汀·莱塞勒称,深圳的数据被用来建模,并在美国加州推广应用。
秉承务实精神的深圳人,用科学高效的实干和成就,向全球战疫贡献了“深圳模式”。
合力战疫的“深圳温度”
2000多万人的健康,是沉甸甸的使命;2000多万人的团结,是磅礴的力量。
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线出击,全力抗疫,坚决守住社区、小区这道防线,构筑起抵御病毒的铜墙铁壁!
2月7日,深圳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社区联防联控机制的若干措施》,绘出社区联防联控“作战图”。
依托现有基层治理体系和人员力量,深圳迅速搭建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联防联控的组织体系,吸纳了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各方资源,以社区为主阵地,以小区为基本单元,以机关下沉党员干部以及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社区民警组成的“三位一体”工作组等为主要力量,在全市700余个社区、4800多个花园小区、1800多个城中村进行了全覆盖、无死角的人员排查和综合防控。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牢固防线,构筑起多元参与、协同共治、人人尽责的社会防疫共同体。
穿梭在社区小区、产业园区、工厂、商场等场所的“红马甲”,是疫情防控中温暖你我的“志愿之光”。疫情期间,全市共组建了747支志愿服务队,9000多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彰显了“志愿者之城”的爱之力量。
社会力量被广泛发动,市慈善会、壹基金、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汇聚社会各界战疫的慈善力量。
数百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深圳企业挺身而出,全方位调动资源,持续捐款捐物,切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恒大集团、招商银行、万科公益基金会分别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2亿元、2亿元、1亿元;腾讯集团通过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设立首期3亿元疫情防控基金;深圳海王集团捐赠10397万元现金和防疫物资;翰宇药业、亚辉龙等医药企业踊跃捐赠医护用品、检测试剂;招商局集团、顺丰等物流企业协助转运急需物资,开通救援物资免费公益运输通道……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火神山医院捐赠了近80%的网络通信设备,建设远程会诊平台;华大集团“火眼”实验室实现每天万人份的检测能力;创维、TCL捐赠了电视机、空气净化器等价值数千万设备;迈瑞公司80名工程师连续48小时作业,将1800多台设备准时交付给火神山医院……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海外日趋严峻的疫情也牵动着深圳人的心。在统筹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工作的同时,深圳积极参与战疫国际合作,大力提供物资、技术、经验支持,分享联防联控经验和诊疗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力量。
一箱箱贴着暖心话语的医疗物资,由深圳起运,发往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地;一次次视频会议,深圳的医务人员倾囊介绍诊疗方案防疫策略,并制作了不同外文版本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居家隔离必备手册》《居家防控指南》,助力世界各地防疫战疫,向世界传递着深圳这座城市的温度。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科技抗疫的“深圳刻度”
深圳战疫中,创新始终是闪耀其间的“硬核”力量。
从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到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大显身手,再到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另辟蹊径、转型发展、迭代升级,创新始终代表着深圳战疫的鲜明刻度。
面对疫情,深圳多年来大力推动的生命健康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深圳迈瑞及上海联影等行业龙头除了驰援武汉,还支援全球,累计向海外提供超过4万台呼吸机、监护仪、CT和移动DR等医疗设备;深圳坤健创新药物研究院、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生物医药创新载体,加速医药研发进程,为抗击疫情贡献合力;腾讯开发出“腾讯觅影”AI辅助诊断新冠肺炎的解决方案,在患者CT检查后最快2秒就能完成AI模式识别,1分钟内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将疫情诊断效率提高数倍;供不应求的检测试剂盒和遍布全球的“火眼”实验室,让华大基因成为行业里的“抗疫”明星,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
关键时期,深圳还凭借大数据、新技术先发优势,推动跨领域、跨部门的大数据互联互通,加速共享,在抗击疫情中大显身手。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深圳快速汇聚公安、卫健、街道、社区、自主申报等多源数据情报,通过比对、融合、分析,做到了数据服务能力下沉,为各项具体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和保障。
在数据共享基础上,深圳市多部门共同开发疫情健康状态的“深i您——自主申报平台”,让市外返深、市外来深、自觉不适、高危接触、居家隔离等五类人群一键申报,有助于科学、快速调集防疫资源,实现精准投放。
科技创新还推动一批企业化危为机,成功破局。致力于癌症早筛的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一方面升级优化核心产品胸苷激酶1(TK1),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建设抗体平台,丰富产品线,帮助疫情下受困的公司闯出一条新路;深圳市英维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一批EBC移动式空气消毒净化机,可以专用于大巴、轨道交通及电梯的消毒装置,满足特殊密闭空间的病毒消杀需求,并成功投入到全球战疫现场,充分彰显深圳企业科技创新实力。
“六稳六保”的“深圳力度”
兼顾战疫和发展,体现的是深圳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经历疫情“大考”,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深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双胜利”,誓把“两难”变成“两全”。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深圳经济增速一度低到-6.6%,进入二季度则逐月向好快速反弹。今年经济“半年报”显示,深圳在遭遇疫情等因素的重大影响下经济增速实现“V”形反转,成为上半年一线城市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韧性。
市场和资本继续看好深圳发展:1到7月份,深圳企业新增了17万家,商事主体和企业数量不降反升,外商投资和民营企业投资持续增长。
这得益于一套纾困惠企政策“组合拳”:“惠企16条”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600亿元,“稳增长66条”推动重点行业和关键企业扩产增效。
稳住产业链,稳住深圳经济底盘,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不是普通的挂点联系,而是由市领导牵头做好“链式服务”,要求链长对产业链了然于胸,持续跟进,帮助重点产业链安全稳定,建立一链一策,畅通产业链,为企业纾困。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考验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深圳持续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推行“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政务服务模式。同时,医药卫生体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等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圳企业与生俱来的市场基因,迅速转化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能。
创新驱动战略帮助企业寻找发展“新风口”。比亚迪从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防护口罩制造商之一;小家电龙头艾美特电器(深圳)推出新风系列产品;华讯方舟推出“人体热成像测温仪、人体热成像测温安检仪”;影儿集团组织生产防护隔离服……深圳企业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不仅经受住疫情考验,更把企业的竞争力锻造得更加强大。
战疫的成果激励着深圳先行示范的发展雄心。无论是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还是加快建设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平台,深圳咬定“创新”做文章,全面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优势。接下来,深圳将继续重点抓好“三个千亿”项目,同时,以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陈震霖 任琦 秦小艳 杨明铭 方慕冰
监制|桂桐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