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私募FOF优势凸显,机构投资渐增

私募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私募FOF优势凸显,机构投资渐增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见习记者 喻莎 上海报道

近年来,FOF基金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分散化投资工具,在海外市场备受关注。而随着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FOF基金也迎来了快速增长期。

今年,A股市场经过二季度大涨之后,三季度陷入宽幅震荡的格局。在震荡市场中捕捉上涨机会,FOF基金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分散化投资工具,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布局。

9月18日,在第五届中国FOF&MOM基金管理人年会上,国内权威私募研究评级机构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FOF规模较小,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来看,国内FOF发展较为缓慢。

“同时,外资私募的入局意味着国内的FOF资管领域,竞争开始变得更加激烈。对于国内的FOF机构,是一个较大的正面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李春瑜认为。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万亿大关

今年以来,基金逐渐成为市场最火爆的产品,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爆款频出。私募基金的大发展,策略的多元化给我国私募FOF发展提供了基础,我国的组合基金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上一股新生力量。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底,目前已登记的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8814家,相比去年底减少了43家;已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8522只,相比去年底增加了4123只;目前最新备案存续管理规模3.15万亿元,相比去年底的2.43万亿,8个月的时间增加了7200亿,占今年以来私募基金整体规模增量的55%。从管理规模来看,最新备案存续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跨上新的台阶。

此外,今年以来,私募FOF产品数量和业绩也开始逐渐回暖。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私募FOF产品的优势是分散风险、平滑收益,用资产配置的方式去达到资产管理的目标。过去两年,私募FOF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备案产品数量维持低迷,业绩也并不起眼。今年以来,这个现象大幅改善。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无论从FOF基金的备案数量,还是组合基金的业绩来看,都逐步走出了低谷。

产品数量上,数据显示,2016年成立组合基金614只,2017年589只,2018年和2019年下降到了350只左右,但是2020年,今年前8个月,新增备案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量,达到了375只。预计全年能恢复到500只以上。

从业绩上看,截止到今年8月底,组合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8.40%,在八大策略里面排名第二,仅次于股票策略私募基金19.15%的平均收益率。

李春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今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组合基金的资产配置优势逐渐体现了出来。此前,私募基金规模从2万亿跨越到3万亿,用了4年多时间,我们预期,接下来2年时间,证券类私募基金的规模有望从3万亿跨越到4万亿规模。

行业竞争加剧,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与私募机构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一样,私募行业的生态也面临残酷的竞争,如何定位和升级,不仅仅是发展的必须,也是我们券商和私募服务商的生存之道。”9月18日,平安证券机构经纪业务中心执行总经理林文彬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

事实上,随着私募基金近几年蓬勃发展,券商在私募基金领域的竞争也日益剧烈,部分券商凭借着综合实力脱颖而出。

平安证券副总经理郑霞认为,如何认清机遇与挑战,迎接和战胜把握机遇,是私募行业乃至金融业深化改革、行稳致远的关键。

郑霞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方面从私募角度来看,证券私募的规模创新高,突破3万亿的大关,也迎来很多新机构加入。银行理财子的加入、资管新规的导向,使人才、技术、市场空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券商要有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科技化的私募服务,来为私募规模、业绩、理财佳绩提供助力。同时,以财富管理配置为中心的散户机构化的趋势,也对我们寻求优质的私募管理及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私募行业仍然能够砥砺前行,管理规模再创新高,这就体现了私募行业的新发展和与日俱新,由此也产生了更多新的动态和新的需求。

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林文彬告诉本报记者,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私募行业的火热催生多元的私募生态,以发展多年私募PB业务为中心,围绕私募渠道宣传、运营、销售、数据技术等全方位立体需求,大量的三方服务商、系统服务商、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不断涌现,迭代升级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更细化、更成熟、更专业和多元化的行业生态,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

但也有人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已经足够丰富,中国的金融创新也已经足够丰富,能够让中国的交易金融市场,产生出多种多样的赚钱方式,也就是多种多样的基金策略。

中信建投经纪业务管理委员会委员梁峻认为,丰富的策略类型,已经能够满足于大家对新另类资产的期待。中国市场在金融创新上的准备足够丰富,完全能够实现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诉求。我们现在的期货、期权、场内衍生品,都是非常好的类型,能够区别于传统的不同收益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这是中国金融市场给予做FOF的基础。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