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才璀璨!广东25位新生代僧人组团亮相

9月27日

以“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经典阐释”为主题的

2020广东佛教讲经交流会

在广州华严寺圆满闭幕

广东佛门才俊集聚一堂

呈辩才无碍

宣莲花妙法

可谓

盛世法筵 僧才璀璨

25位讲经法师登台说法

其中

振谛法师、雍瑞法师、耀麟法师

获得“菩提奖”一等奖

凤凰网佛教发布三位法师的讲经视频

以飨各位网友

振谛法师(清远市佛教协会推荐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宣讲主题:如何利益众生

雍瑞法师(潮州市佛教协会推荐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宣讲主题:如何安顿身心

耀麟法师(广东佛学院云门学院推荐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宣讲主题:如何依教修学

菩提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振谛法师、雍瑞法师、 耀麟 法师

二等奖:顿律法师、慧堂法师、德存法师

三等奖:延续法师、隆照法师、达睿法师

25位讲经法师风采录

贤估法师是河源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她的宣讲题目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地藏菩萨本愿经》。贤估法师在讲经中提到,自己学佛的时候,读的第一部经典就是《地藏经》,地藏菩萨引我进佛门,是地藏菩萨引导自己深入修行。对父母是否从心上真正恭敬了?作为在家人能否真正尽孝?作为一个出家人,将来能否往生上品?贤估法师表示,孝是做人的一个根基,如果连做人的根基都没有,修行就上不去了。

来易法师是梅州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她的宣讲题目为“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为《金刚经》。来易法师在讲经中表示,想要成就道业,就必须接受重重考验,而无动于心。以古德为榜样,应该如何才能后进呢?来易法师认为,应该依金刚妙心,来观照万相,了知妄境并非真境。心境本空,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提着、挂着的呢?

慧堂法师是深圳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题目为“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为《药师经》。慧堂法师在讲经中说,临终念诵药师佛名号或者经文,能感动八大菩萨来接引,这时有的人就会问,我会往生东方还是西方呢?慧堂法师表示,如果你求生西方净土的话,八大菩萨则会接引你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隆照法师是广东佛学院曹溪学院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题目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六祖坛经》。隆照法师表示,我们常用“生老病死”来概括人的一生,难道人生就没有快乐可言吗?隆照法师认为,答案是有,但并非世间的五欲之乐。

顿睿法师是云浮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题目为“如何建立信仰”,所依经典为《佛说十善业道经》。顿睿法师表示,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根据,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过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要注意自己有没有这四种过失,如果有,就要马上改过,否则讲出来的话,别人也无法信受。

振谛法师是清远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利益众生”,所依经典为《金刚经》。“以为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要去维护,有一个幸福家庭可以永不散失,人们的迷茫,正是因为不能通过般若照观一切万有唯假相待的本质,而在执假为实上产生颠倒梦想”,振谛法师在讲经中表示,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管是有情的众生还是无情的器世界,都是缘聚而成的,人是四大假合而成,万事万物也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存的、不变的、实有主宰的一法。而性空,否定的就是独存性、不变性和实有主宰性。缘起性空是说正因为万法都是缘起的,所以必然不是独存的,不是不变的,不是实有的,我们所看到的缘起的事物是现象,但这个现象的本质是性空。

慧超法师是湛江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她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为《八大人觉经》。慧超法师表示,想要慈悲济世就要平等对待众生,但世间千差万别,如何能做到绝对的平等?只需要我们站在无始轮回的高度上去看看与众生的关系,如此就能放下眼前的恩怨,平等对待,生起拔苦与乐之慈悲心。

智山法师是肇庆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建立信仰”,所依经典为《六祖坛经》。智山法师指出:信仰佛法的魅力,就是在重温思修入三摩地,从高深奥妙的佛法,落实到有情人间。

耀麟法师是广东佛学院云门学院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六祖坛经》。耀麟法师表示:没有报恩心却有大慈悲心的人是很难想象的,只要是心地纯真的佛弟子,一定是有报恩心的人,一定是有慈悲心的人,一定是爱国爱教的人。

法世法师是茂名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建立信仰”,所依经典为《善生经》。善生居士在临终时说:每一个众生,对我们都有恩,学《善生经》,就要学这部经的精神。

理讼法师是东莞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建立信仰”,所依经典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信仰缺失有多可怕?理讼法师在讲经中指出,由于信仰的缺失,不仅很多优秀的传统被淡化,道德也需要用底线来衡量。其实,道德哪是底线能够衡量的呢?关于信仰,我们要学习菩萨的大悲心,拔众生苦,予众生乐。

海通法师是揭阳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利益众生”,所依经典为《地藏菩萨本愿经》。海通法师表示,生命对我们而言是很重要的,有多害怕死亡,生命对我们就有多重要。

智清法师是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八大人觉经》。智清法师表示,依教修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依据佛陀的开示去修行,远离三界火宅,解脱生死轮回的大苦。在生死洪流之中,我们丝毫做不得主,纵有万贯家财也有消散殆尽之时,再崇高的地位,也有堕落之时。

仁天法师是阳江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为《心经》。仁天法师在讲经中表示,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尊敬别人,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我们利益别人,其实是在利益自己。

雍瑞法师是潮州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为《金刚经》。雍瑞法师在表示,因无明而产生的执着,是我们身心不能安顿的最大因素,因为无明而产生的执着,可以使我们失去本性,可以让我失去原本拥有的善良。

达睿法师是汕头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她的宣讲主题为“如何认识因果”,所依经典为《地藏经》。达睿法师表示,想要正确认识因果,首先就要生起正信。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在行为上就会恣情纵意,不顾后果,所感召的果报,自然就是不善的。

崇善法师是佛山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金刚经》。崇善法师表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下定决心成就无上智慧,也就是发愿成佛,这就是修大乘菩萨道的最终目标。如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要远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树立正确佛知见。

德存法师是广州光孝寺推荐的讲经选手,他宣讲的主题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念佛圆通章》。念佛三昧的核心是,通过念佛忆佛的方式,使我们与佛陀产生有机的联系。这种相互忆念的方式,也是念佛圆通法门的殊胜之处。

妙才法师是江门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利益众生”,所依经典为《地藏菩萨本愿经》。妙才法师表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五浊恶世,我们自己的力量很薄弱,障碍很多,而《地藏经》中有很多殊胜的修持方法,如生要怎么做,死要怎么做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这部经很多内容是在阐释因果之理。我们要时时忏悔,熄灭因无明而产生的罪业。

顿律法师是广州市花都华严寺推荐的讲经选手,他宣讲的主题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佛遗教经》。他谈到,《佛遗教经》中的修行次第为:一为修定、二为持戒、三为发慧。心就像国王,五根好比大臣,国王去哪里,大臣就会去哪里。所以,心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仅白天要精进修行善法,夜间也不可懈怠放逸。

悟海法师是汕尾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心经》。他谈到,《心经》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每日必修的一部经典,我们每日都在诵读,那我们是否在修行上得到好处了呢?《心经》的一开始是“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是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有求必应。他是心经的主角。其实,所有的大菩萨都一样,都具有大悲心,只是愿力的不同表现得不同而已。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悲智双运,以般若智慧来观照自他二利,照破五蕴,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现如法师是惠州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认识因果”,所依经典为《地藏经》。他讲到,纵观佛教两千多年的发展,寺院的运转离不开居士信众的布施。关于布施的类别,佛教中常见的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是一种获得福报的善行。修布施,需要注重实践和修炼,通过舍却自己的财物等去布施供养给他人,从而达到自利利他的结果。

仁俊法师是广州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为《八大人觉经》。“少欲知足”对身心非常重要。为何“少欲知足”对身心如此重要呢?仁俊法师开示,众生之所以造业源源不断和受苦、苦苦相续,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是欲望导致的。贪欲引起身心疲劳,让我们持续地消磨自己。

圣法法师是广东佛学院尼众学院推荐的讲经选手,她的宣讲主题为“如何利益众生”,所依经典为《佛说阿弥陀经》。只要我们念阿弥陀佛,就会被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所摄受,我们自心的光明就可以和佛的光明互融互摄,在这个当下就可以给我们消除一些虚妄的疾苦、恐惧,乃至让我们免除一切疾难,心生欢喜。劝勉身边所有的居士、朋友,大家一起来念佛,如是,一传十、十传百,就会形成一种社会群体效应,让其中的所有人都能够真实接受到阿弥陀佛的大愿救度。

延续法师是珠海市佛教协会推荐的讲经选手,他的宣讲主题为“如何依教修学”,所依经典为《佛遗教经》。佛陀当初制定“戒律”是为了以此约束庞大的僧团和保障弟子们的修行。然而,死板的制度并不能使弟子从内心走向解脱圣域。戒,虽然是解脱的正因,但仅是持戒,而不闻思修慧,无法获得解脱。我们众生在三界流传的根本原因是无明烦恼的覆蔽,而智慧是照破无明烦恼的唯一方法,智慧必须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一等奖获奖法师合影

二等奖获奖法师合影

三等奖获奖法师合影

优胜奖获奖法师合影

闭幕式合影

感恩评委法师以及各场次主持人

评委-明向法师

评委-印觉法师

评委-妙一法师

评委-悦空法师

评委-德祺法师

评委-宗澄法师

评委-明诠法师

主持人-湛空法师

主持人-果善法师

主持人-照琳法师

主持人-觉海法师

在2020广东佛教讲经交流会期间,凤凰网佛教对话了评委妙一法师。

妙一法师现任广东省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广东佛学院教务长,他2009年在第二届全国讲经交流会中获一等奖,多年来持续参与全国性和省级讲经交流活动。

请戳下方视频听听妙一法师的心里话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最后

衷心希望各位获奖法师们再接再励

以参加此次讲经交流会为起点

开启弘法利生的新篇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