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88米!贫困县花8600万打造“女神像” 当地回应:未使用国家扶贫资金

10月21日,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余万元建雕塑一事引发热议。

近日,有网友航拍88米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该雕塑为贵州剑河县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17年7月建成,整座雕像高88米,共耗资8600多万元。

据悉,剑河县曾为国家级贫困县,于2020年3月3日退出贫困县序列,有网友质疑该雕塑系当地政府斥巨资打造的“形象工程”,不如将资金用于扶贫。

据中新网21日报道,当地文体广电旅游局表示,经核实,该项目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8600万元系仰阿莎旅投公司通过自筹资金和银行融资所得。

贫困县花8600万建88米高雕塑

据环球网,“仰阿莎”被苗族人民奉为美神,贵州清水江剑河县一带至今仍流传着“仰阿莎”的传说,她象征着苗族人民对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生命的赞叹。如今,剑河县境内还能找到传说中“仰阿莎”出生的水井、沐浴的温泉及畅游的湖泊。

2008年,“仰阿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d5bbf7.png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据剑河县人民政府官网2017年公示信息,仰阿莎雕塑预算耗资8600多万元,拟建高度总高88米,其中人物高度66米,基座高度22米。人物最终材质为不锈钢锻造制作,艺术呈现为圆雕、浮雕相结合。雕塑基座为圆形4层建筑,四周为8组不锈钢浪花装饰。雕塑造型具有强烈的主题性、艺术性、标志性和纪念碑性质。仰阿莎雕塑应属国内外目前唯一的大型苗族人物题材雕塑。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5月,由剑河县人民政府、北京蓝调雨桐雕塑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创作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建造完成。同年12月16日,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现场测量核实,该雕塑被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并颁发了世界纪录证书。

而与8600余万大手笔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剑河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身份”。据悉,剑河县曾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和全省不考核GDP的十个县之一,是贵州省2019年脱贫攻坚拟整县摘帽的24个县之一。

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正式批准全省24个县(区)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黔东南州黄平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台江县、剑河县7个县位列其中。有网友质疑该雕塑系剑河县政府斥巨资打造的“形象工程”,不如将资金用于扶贫。

据红星新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称,当地政府近三年来将所有资金都用于突击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原计划建设的仰阿莎雕塑的一些附属设施中途已暂停建设。

当地文旅局回应:该项目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

10月21日,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通报称:

b2346e48.png

近期,我们关注到网上有关于仰阿莎雕像的信息,在此,感谢社会各界对剑河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

2018年1月份,网上也曾经有关于仰阿莎雕像类似信息,我们及时进行回应,得到了网民的理解。

仰阿莎是传说中的苗族美神,名为清水姑娘,其凄美的传说故事盛传于黔东南境内清水江沿线一带,是苗族妇女勤劳、美丽、善良、自信的化身,寄托着该地区苗族同胞广泛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宿。黔东南境内很多地方都以之命名,如仰阿莎湖、仰阿莎街道、仰阿莎广场、仰阿莎大道、仰阿莎酒店等等,仰阿莎已经成为本地区的文化品牌。

剑河县是苗族同胞人口众多的县份。2017年,为发展旅游产业,剑河县仰阿莎旅投公司依托剑河县文化旅游资源禀赋,通过自筹资金和银行融资8600万元,在清水江北岸建设仰阿莎雕像。雕像融入了当地苗族节日“二月二”和“六月六”的文化内涵,底座高22米、身高66米、总高88米。经核实,该项目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

2019年,经过州级贫困县退出专项审查、省级第三方评估、国家复检等程序,剑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剑河县在实现减贫摘帽后,迅速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奋力推动全域旅游。近年来,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202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剑河旅游业迎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新增长,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900万元。

f3573aa1.png

f944dc11.jpeg

专家:需辩证看待

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2015年1月发布的一则消息提到,近年来,剑河县把抓旅游、促消费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支点。一是投入7.6亿元打造仰阿莎温泉小镇;二是县城景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2018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曾发布消息称,仰阿莎雕塑的建立,与温泉景区融入城景一体化规划中,形成以仰阿莎文化为根基的县域旅游综合体,实现了广泛吸纳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强县富民三大目标。剑河旅游助推扶贫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

cb2dd20f.png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官方信息显示,自温泉景区2017年10月1日正式营业以来,包括仰阿莎文化广场综合体在内,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日均接待游客量1000人次以上,月均收入500余万元。据悉,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综合体项目全面建成后,日接待能力达到5万人,可提供就业岗位3700个,其中贫困人口就业2000余人。

据封面新闻,对此次事件,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者越剑认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有多种方式,大手笔再修一个雕像没有太大的必要。“当地肯定有古村落、古建筑等需要修复,可以通过挖掘保护本身存在的文化建筑,来促进文旅发展。”

四川省旅游协会原副会长司徒华则表示,此次事件需要辩证地去看待。“贫困县要发展,肯定要有一定的文化投资,如果这个文化定位是准确的,就不能单纯地说这样做不值。”司徒华说,值不值要看最后的结果,如果客观上确实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甚至比其他的投资资金回流更快,那么就不能说这样做是不对的。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认为,“其实,这类事就是需要一个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