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东营市教育局局长孙红军 |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步伐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界面新闻、澎聚传媒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冯亚楠

摄影 | 王金奎、刘红朝

风起黄河口,潮涌渤海畔。

万里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奔流而下,在东营注入渤海。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和黄河文明在这里得到和谐的融合和统一。河海交汇,大河息壤,创造出了一片神奇的热土,也注定了这座年轻城市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历史的峰回路转中,总有一些东西贯穿岁月、一脉相承。在东营这片黄河孕育的城市,宽厚包容是这方人特有的品格。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让当地教育事业始终走在发展的最前沿。

时间播下种子,蕴含时代伟力。教育发展就像是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东营大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每一位教育人在这片热土上洒下奋斗的汗水,创造出更多黄河三角洲教育发展的辉煌。

正如东营市教育局局长孙红军所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社会关注,群众期盼。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刻也不能放松,把我们整个东营市的教育做好,教育质量抓好,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创新发展

交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

教育决定城市未来,教育成就民生幸福。

“东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短板。这些短板就是我们的工作着力点。”孙红军向我们如是说道。伴随着二孩政策的施行和进程速度的加快,幼儿园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东营市以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为目标,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将学前教育纳入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从2011年开始,连续9年时间都将幼儿园的建设和普及普惠列入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26所,其中幼儿园401所,在园幼儿9069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其中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304所,占比75%,在园幼儿70217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6所,在园幼儿14030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3.35%。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东营市学前教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这也让东营在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方面拥有了良好的基础。

近五年来,东营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0所,完成40所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扩增普惠性学位3.5万个。

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不断深化改革举措,激发改革活力,推动义务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东营市的教育者在这条探索改革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

谈及义务教育,孙红军表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东营市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东营市5个县区,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调整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乡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东营市走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因地制宜的义务教育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东营市还积极探索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乡村小学办学机制改革,并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评估工作,积极所探索一校多区管理模式,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通过城乡结对、学校联盟、名校托管、强校带弱校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努力的背后,也收获了喝彩,东营市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获得国家认定的全市三区两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等多项荣誉。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东营市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奋勇书写高质量教育发展新篇章!

多元化发展

打造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新高地

教育是国家大计,是民族大计,是家庭大计,更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大计,这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未来,他们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

职业教育事关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也是关系民生就业的现实问题。东营市对职业教育一直高度重视,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实现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持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全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踏着东营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节拍,一路高歌猛进,奏响了新乐章,也拉开了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序幕。

目前,东营市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1所、省优质高职院校1所、省规范化中职学校6所、省示范性中职学校4所;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0个。有省级高职品牌专业3个、省级中职品牌专业9个、市级中职品牌专业20个。

纵观东营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东营职业学院积极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总投资6.8亿元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库。依托市技师学院建设面积约3.86万平米全市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设有65个实习实训室,实训设备价值1.25亿元;投资10亿元建设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新校区。东营市化工学校投资2.64亿元建设新校区,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孙红军以一组数据呈现了过去一年东营职业教育项目建设所创造的佳绩。

另外,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成功转设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标志着东营教育结构的完善,在东营市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推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两翼齐飞,东营市也构建起了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借鉴。

截止目前,我市中职学校的合作企业已达247家,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144个,企业订单学生达到5340人,企业订单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20.58%。

放眼东营职业教育发展,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格局和胸怀以及一座城市与人才的共生共荣。展望未来,教育必将迎来新一轮高光时刻。

培养四有好老师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既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职责。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作用就愈加凸显。“一个地方教育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一支好的教学队伍。”在孙红军看来,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东营市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东营市终深耕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大力实施“双百引才计划”,从去年2019年开始,累计引进教师1200多名,双一流人才吸引36名,优才计划吸引28名,通过在职称评进等方面来进一步激励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绩效供方面,也出台了专门的考核办法。同时大力加强名师名校长计划,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起了“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教育名家”五级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标杆和辐射带动作用。

纵横正有凌云笔。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这道时代考题,东营交出了精彩“答卷”。当黄河源头冰山上的一滴水走完他入海前最后的138公里路程,涓涓细流融入壮阔的大海,将是另一段历程的开始。每一位奋斗的东营教育人也将笃定前行,不负韶华,用奋斗点亮希望之光,用实干奏响东营教育发展的精彩乐章。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东营每一位教育者将不断奋斗砥砺前行,奋勇书写东营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