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湖南讯(图/文 夏春凤 唐玉莲)9月30日,湖南省林业局召开 《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发布《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白皮书》。这是我省首部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也是全国第二部省级层面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发布会现场
白皮书展现了2005年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发布以来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是一部记录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白皮书分为前言、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成效、保护举措、保护战略和结束语6个部分,共3.8万余字。
湖南是全世界同纬度地带最有价值的生态功能区。湖南高达59.96%的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全世界31.8%和全国23.04%的平均水平,拥有令人瞩目的绿色资源。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确立的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中,湖南拥有3个,即武陵-雪峰山脉、南岭-罗霄山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和洞庭湖淡水生态区。洞庭湖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批认定的全球23处绿色保护地之一,是全球八条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之一,是越冬候鸟东北亚迁徙路线上的最佳栖息地和补给站。
湖南具有“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空间格局,是战略地位突出的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省份。湖南主要生态指标领先全国,全省湿地保护率、林业良种使用率、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石漠化公园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现有脊椎动物1045种,占全国的22.1%;有维管束植物6186种(含种下等级),占全国的18%。湖南保护的虎、林麝、麋鹿、中华秋沙鸭、莽山烙铁头蛇、水松、水杉等物种,都是全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下阶段,湖南将出台《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湖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修订《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名录,健全生物多样性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推进洞庭湖、武陵山、南岭、雪峰山、幕府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麋鹿、云豹、候鸟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依托各类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构建完善的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加强旗舰物种保护,开展华南虎野化放归,实施兰科植物等保护工程。
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打击非法猎捕、交易、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力度。加强对人工繁育单位、经营利用场所、交易市场平台的督察检查。
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管理平台,建立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动植物繁育、保护的专业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对难点问题、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