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东京奥运会和全运会,即将迎来2022北京冬奥会。在刚结束不久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100米接力书写了新的历史,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而获得银牌的英国队选手因尿样检测呈阳性,将被取消成绩。
每一届奥运会中都不乏违规服用兴奋剂的事件,兴奋剂既是体育赛事中不光彩的一环,也是许多运动员的梦魇。其实,并不是只有药品才含有兴奋剂,有些甚至就在我们的日常饮食当中,称作食源性兴奋剂。
食源性兴奋剂是指来源于食品中的兴奋剂,包括一般性食品及保健食品中从生产到加工过程中天然存在或故意添加而残留的兴奋剂成分。含有食源性兴奋剂的食品包括:
1、肉类制品
和运动员一起外出就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素食主义,有可能只是不能吃而已。火腿肠、肉松、午餐肉、动物内脏及猪牛羊肉,这都是经常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食品,但实际上由于其中可能有含有瘦肉精,这类食物在很多时候都被运动员断然拒绝。瘦肉精最常见的是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在兴奋剂分类中属于β受体激动剂,虽然已在我国禁止使用,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运动员外出就餐时应避免食用。可优先选择鱼类、蛋、蔬菜、水果等食物。
2、蔬菜及调味料
但你以为蔬菜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了吗?不一定!
首先,跟吃法有关,普通家庭的清炒、水煮可能没有问题,但如果是外出吃火锅,同样的菜结果可能就不同了。因为在火锅当中,无法避免商家因各种原因添加不适宜运动员的调味料甚至药品,所以运动员外出就餐需远离火锅,即使是全程素食。
其次,跟厨艺有关,一般越是厨艺高超的人,越是善用各种调味料,殊不知,有些调味料也有含兴奋剂的风险。如丁香、桂皮、八角、花椒、胡椒等,因含有去甲乌药碱或曲托喹酚成为运动员的禁忌。去甲乌药碱及曲托喹酚也属于β受体激动剂类食源性兴奋剂。因此,以各种调味料为灵魂的卤菜、烧烤、夫妻肺片等运动员只能敬而远之。
最后,有可能是与生俱来,例如莲藕。莲藕天然含有去甲乌药碱,因此被运动员食谱无情拒绝。此外,还连累了莲子、莲子心及其相关食品。
3、零食及饮品
除了人们的正餐中可能出现食源性兴奋剂,平时的休闲食品也有可能中招。零食中以瓜子为代表的各路炒货也应警惕,因其炒制过程中可能添加不适宜运动员的各类调味料。而以提神醒脑为主的饮料更是要避免接触,如咖啡、红牛为代表的各种功能饮料、茶等。咖啡豆和茶叶富含生物碱咖啡因,属于食源性兴奋剂的一种,功能饮料中也可能添加咖啡因等食源性兴奋剂达到刺激神经中枢的作用。
4、营养品
根据2020年国家反兴奋剂中心调查显示,在多种来自国内外的营养品中,超半数的送检样品均检测到了兴奋剂,包括减肥产品、益生菌粉、压片糖果、韩国方药等,大多含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剂。此类药物可以快速排除体内水分,还可加速其他兴奋剂的排泄过程,导致假阳性,因此运动员也需慎用。
食源性兴奋剂会不会对普通人造成影响呢?答案是不会的!
天然含有食源性兴奋剂的食品由于其含量较低,普通人在日常摄入时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安全性达标的食品中虽额外添加了兴奋剂,但含量非常低,对于不存在兴奋剂检测的普通人来说,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可以放心食用。
但是,一旦误食了违规超标添加兴奋剂的食品,其残留可能会对人体机能产生较大的伤害。因此,在购买食品,尤其是肉、蛋类时,一定要选择合规正规的渠道。
稿件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