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相城经开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亿元、增长21%
工业总产值298.3亿元、增长11%,总量均居全区前三。
全省综评排名上升至18位,连续两次获“苏州自贸联动创新榜”第一名。
签约产业项目149个,总投资超332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0个
新增国家级人才8人、市姑苏领军人才7人、科技孵化器14个

·聚焦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四新经济,聚力发展高端研发、科技金融、人才科创服务

·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300万平米载体空间作为率先启动区

·蠡塘河两岸为生态活力廊,打造城市地标独树一帜的新澄阳

·利用国家级对日合作平台核心启动区先发优势

·“政策争取、规划建设、招商引智”三举联动,全力打造日资高端产业集聚新高地

·北桥片区(戏曲之乡):将构建“一脉四廊,南北组团”的空间格局,打造“城市后花园”

·生态创意引擎:“生态+创意”为主线,定位发展文化创意工坊、智慧建筑、智能家居设计等

·生态绿动之脉:“生态+观光”为主线,承载农业旅游功能

学最强标杆,比转换速度,争高质量经济发展之先。
学壮大“四新经济”的最强标杆,比新旧动能的转换速度,在业态转型、开放合作、创新驱动上奋勇争先。
学最美典范,比雕琢精度,争高品质城市迭代之先。
学苦练“绣花功夫”的最美典范,比隽美城市的雕琢精度,在城市更新、功能配套、精细管理上奋勇争先。
学最优典型,比宜居程度,争高能级生态示范之先。
学践行“两山理论”的最优典型,比区域生态的宜居程度,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乡村振兴上奋勇争先。
学最实样板,比惠民厚度,争高标准民生服务之先。
学坚持“执政为民”的最实样板,比发展成果的惠民厚度,在民生保障、综合治理、社会服务上奋勇争先。
学最好榜样,比执行力度,争高水平党建引领之先。
学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榜样,比党建引领的执行力度,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上奋勇争先。
  • 2002年1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相城经开区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成为相城对外开放合作的一张新名片。成立之初的相城经开区坐落于相城区澄阳产业园(后为澄阳街道),总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经开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度挖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启动开发建设,立志当好相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为苏州城北发展的新引擎。

  • 2006年初,面对经开区用地开发趋于饱和的新考验,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相城经开区转战漕湖区域,开启二次创业征程。黄埭镇原7个村约25平方公里划入漕湖产业园,经开区加快推进搬迁安置腾出园区建设空间,加快启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投资环境。

    经开区坚持“工业强区”“项目立区”,强化招商选资,大力招引大型国有企业和先进外资项目,全力建设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主阵地,加快形成相城产业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

  • 2014年,是相城经开区里程碑式的一年。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经开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入了区域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新阶段。

  • 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城经开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建设成为带动相城区经济发展和实施相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 2020年11月,经开区结合发展实际,创新提出“五学五比五争先”思想引领和“三城建设”行动纲领,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思想和行动保障。2021年,经开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各项事业稳步向好。锚定“2+3+X”产业定位,全力打造相城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主引擎”。

◇ 相城经开区:打造现代化一流国家级经开区!

要扛起经开担当,在走在前列中提升经济“贡献度”

要聚焦开放融合,在塑造优势中提升发展“辨识度”

要锚定创新集群,在加快转型中提升产业“集聚度”

要加快城市更新,在对标一流中提升产城“融合度”

……

挂图作战

挂图作战,明确节点精准服务
针对每一项目,行政审批局及各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提前介入,从项目落地开始到后期竣工全程跟进,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科学排定项目开工计划,帮助企业策划生成,将项目审批全流程中的事项节点化,为每一项目绘制“作战图”,明确项目落地时间点。

协同推进

协同推进,各司其职高效服务
根据产业项目“全链审批”实施办法,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在项目建设的全流程,企业随时沟通办理进展、提出需要协调的问题,行政审批局及各相关部门全程跟踪、答疑解惑,同时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奠定基础。

跟踪服务

排忧解难,全程跟踪贴心服务
项目办理中,为企业提供手续办理明细表、办事流程图及办件小“tips”。聚焦企业在项目办理各环节中存在的难题,通过集中服务、现场会办等多种形式开展指导,疫情期间更是积极引导企业网上报送电子材料并提供“全天候”在线咨询服务,耐心解答申报单位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为其出谋划策破难题,让企业办事无忧。

全链审批

建立“全链审批”协调机制
行政审批局牵头制定《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项目开工“全链审批”实施办法(试行)》,加强沟通,实现项目招商与审批无缝衔接,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全链”跟踪,整体推进,实现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新安电器高端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一天取三证、数字金融产业园项目于一天内“四证连发”、新澄佳新建厂房(泰马克)项目一天内实现“五证齐发”。

“放管服”

综合运用“放管服”改革举措
主动创新思路,通过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容缺预审等多项举措同步运用,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充分利用土地公告挂牌时间同步进行规划、审图及施工许可多个事项的预审工作。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站”,配备自助服务终端,进一步强化帮代办服务建设,切实提升经开区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的能力。

顶层设计

打造“相心力”企服品牌
经济贸易发展局(招商局)立足“三城建设”目标进入“动能转换、改革攻坚”新常态的实际,经发局党支部精心打造“相心力”企业服务品牌,重磅推出“1250”至诚服务提优计划,建立健全涉企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畅通“亲”“清”交流渠道。

一企一牌

笃行实干优服务
经开区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共挂钩162家重点企业,实现“一企一牌”亮身份、限时办结提能效、闭环管理畅沟通,定期召开“相心力”工作推进会,实现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化问题逐个击破。截至目前,共走访规模以上企业940余家(次),召开“相心力”工作协调会2次,解决问题160余个。

“相心力”

融合融通提能级
随着“相心力”服务的常态化、标准化、精细化,已形成链接管委会、串联职能部门的政务服务工作网格,高效完成能耗“双控”、疫情防控等工作,动态经营,信息互通,为预测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三大行动

三大行动引进科创团队
实施“科技载体531”“高企人才倍增”“研究院所跨越发展”三大行动计划,引进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数、新增在岸离岸载体数、第二批姑苏领军人才进入实地考察数均居全区第一。经开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评全国优秀,阳澄湖国际科创园获评省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江苏省留学人员之家,经开区获评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精英服务

精英队伍服务项目落地
由海外优秀人才及高层次急需人才组建“飞鹰突击连”,今年落地人才科创项目超160个。GCIPC长三角分中心、清华x-lab@suzhou、国家级双跨平台蓝卓区域总部等优质平台已对外运营,长三角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标准创新研究与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式落地。

中亿丰:防疫不松懈,科研不停歇!

中亿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18年12月,是相城经开区管委会区域站下设的一个国家级分站,自建站以来,先后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博士后流动站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

截至今年4月,已吸纳3名博士进站,中亿丰建设集团博士后研究课题与重点建设项目紧密结合,累计申请专利4项、发表论文2篇。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2021年11月,相城区出台了《关于加强推进企业博士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

下一步,经开区将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创新生态,进一步做强人才引育工作。突出人才引领,进一步推动经开区内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大做优,为经开区科技发展及人才培养注入持续动能,全力打造相城区产学研合作的新标杆!

欢迎各界科技企业、人才来相城经开区创新创业!

三菱重工:探索“智造”领域,构建“智慧”城市!

2020年12月,三菱重工“牵手”相城经开区,2021年1月运营公司注册,3月正式运营……新“落子”相城经开区的三菱重工智慧能源创新中心,迅速度过公司的“初创期”,进入快速“成长期”。

2020年7月5日,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揭牌现场,二季度产业项目“三菱重工·菱感能源”签约,三菱重工智慧能源创新中心正式落户相城经开区,是三菱重工能源技术业务板块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综合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包括技术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加速、产品展示等。

该创新中心将依托整个合作示范区平台,在“智”造领域进行深刻探索,致力于高效能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于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目前,2021年3季度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一期已上线,并在多城市的产业园区、星级酒店、文体中心等项目中应用。

菱感能源将发挥自身实力,在碳中和中做加法,在碳达峰中做减法,为建设区域绿色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苏州琅润达:能源互联的智慧之路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能源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任何生产、生活过程都离不开能源,那么,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如何做好能源的精细化管理,走好双碳之路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4月16日,相城经开区企业苏州琅润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玺参加录制的“大国匠心"栏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探访能源互联的智慧之路。

2016年,吴玺创办琅润达,开始着重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为能源管理助力。六年间,琅润达先后入选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获评了G60科创走廊第三批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荣誉。

琅润达聚焦工业互联网,自主研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软硬件产品及集成解决方案。琅润达的“在线监测系统”从企业、生产线和设备三个层次进行监测,方便企业全方位了解自身用能情况,也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区域的用能管控。

江苏新安电器如何做到效率提升6倍?

新安电器一直专注于电子智能控制器的研发与生产制造,产品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医疗电子等领域,是国内最大的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之一。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汽车的电子元器件,很可能就出自这里。

走进新安电器厂区,19条生产线正在全速生产,随处可见的移动看板实时显示着仓库物料状态、产线运转情况、库存数量、品质数据等信息,工人们不停地拿着专用手机进行扫码数据采集等操作,而产品则几乎都依靠机器自动化生产。这便是“工业4.0”的现实场景。

产品究竟是如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条码是关键。

这个条码就像是一个原材料的身份证。通过这个条码,能够快速识别供应商、料号、数量、生产时间,以及这些原材料生产了哪些产品,可谓是实现精准追溯。

苏州泰马克:产能恢复至100%,在手订单合计金额达1亿元

在相城经开区泰马克精密铸造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支撑架搭设……建设现场,一片火热。

而在泰马克的生产车间,员工们也在加紧生产,50条产线全面启用。作为全球知名的注塑供应商,泰马克的客户不乏宝洁、雅诗兰黛等全球知名企业。目前,泰马克在手订单有1亿元人民币,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产能也已恢复至100%。

泰马克精密铸造项目总投资2.6亿元,位于泗荡泾路北、徐家观路西,项目占地面积约36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成后生产化妆品、医疗、食品等快消品塑料部件。目前,工地已经有序组织复工,正进行主体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

企业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科技创新,“苦练内功”,在危机中觅得“先机”和“生机”,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苏州富鸿齐电子有限公司:复工复产新篇章

苏州富鸿齐电子有限公司位于灵峰村聚峰路,主要生产电脑支架。

区域核酸检测以来,公司主动腾出厂区停车场用于搭建灵峰村富鸿齐核酸检测采样点,星夜集结10余名员工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布置场地、物资转运、维持秩序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目前,该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

苏州富鸿齐电子有限公司经营生产电脑、平板显示器用精密轴承和五金、塑胶精密模具及电子周边产品;销售公司自产产品。目前主要从事Monitor、AIO、TV轴承底座的組裝,服务客户以佳士达、和硕、仁宝、广达为主。

公司富有于专业技能与管理机制的价值、齐心于品质效能与企业运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