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最佳实践案例”丨国际航材供应链服务平台

为推动临空经济快速发展,满足航企低成本的航材需求,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在内陆地区搭建了首个以国际航材为主的供应链管理中心,探索航材采购、通关、交易一体化发展模式,为航企提供全球范围内航材供应保障,有效推动了我省国际航材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完善,助力航空企业加速聚集,为建设临空型国家物流枢纽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

一、主要做法

(一)探索国际航材集中供应。建立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统一对接飞机制造商、航空零部件制造商、境内外航材供应商,实现各类通用航材备件和特殊备件的统一议价、集中采购,形成全省首家货品种类全、交易价格优的国际航材超市,实现航材的快速供应与应急保障。

(二)创新航材通关交易模式。改变原先各航企自主采购、零散通关模式,由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作为采购人,实施“分批出货、分批缴税、集中报关、统一存放”,有效提升采购通关效率。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航企可凭借航材进口采购订单,申请低利率的短期贷款或由中心先行垫付,待航材交付后支付少量资金使用费。

(三)优化航材保障支援机制。中心对航材仓储存放实行“一材一码”、分区集中存储、按需出货,实现标准和集约一体化。建立了航材供销系统,推行智能化管理,对相关客户的航材使用种类、频次、生产计划及使用习惯等进行分析,实现航材库存预警,确保航材库存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实现智能化信息化。

图片

二、实践效果

(一)满足航材供应需求。目前,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已与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多家国际知名航材供应商及国内的沈飞、西飞、中航国际等企业建立了合作机制,航材超市采购储备各类进口航材备件400余吨,有效满足各类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实现航材资源集约。中心成立以来,已完成国际航材进出口贸易额5亿元人民币,主要服务客户包括中国船舶、中航材、苏州赛峰等行业龙头企业,实现航材资源集中、集约,为西北地区飞机制造和运维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有效降低时间成本。中心推出的“分批出货、分批缴税、集中报关”模式,帮助航企客户按需分批提货,节省了国内客户3-7天的交货周期,人力成本也下降近50%。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将持续完善以国际航材为主的供应链服务体系,重点在航材国际采购与调剂、航材信息与共享保障、航材应急支援、航材供应链服务、航材检测等领域实现突破,助力航材供应高质量发展,为下一步开展飞机保税维修奠定基础。

稿件来源: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