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作风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杰出教授,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 7月9日晚,武汉大学宿舍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全栋学生都进行了统一肛拭子检测。7月11日,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诊断为霍乱。专家指出2个疑点:第一,霍乱一般发生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大学不应该是霍乱的起源地。第二,肛拭子检测不一定准确,可能导致假阳性。
2. 霍乱是一种危害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波及人群较广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弧菌会随着水系统大量扩散造成感染。感染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目前中国将霍乱列为最危险的甲类传染病,霍乱在国内分布多以沿海为主,以夏季气候炎热时节为重点发病时间段。
3. 当前世界仍处于霍乱的第七次大流行中,目前每年仍导致全世界约130万至400万例病例,2.1万至14.3万例死亡。自1961年埃尔托霍乱在广东沿海地区出现并迅猛流行起,中国霍乱进入了第七次大流行,至今已出现三个流行高峰。2000年后,霍乱在中国得到了基本控制。
4. 防止霍乱暴发,关键是找到可能的饮用水和食物污染源。建立可靠的饮用水和环卫设施对于防控霍乱和其它水源性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武大出现霍乱病例,肛拭子检测易导致假阳性?
南方新冠疫情还未结束,超级流感侵袭南方七省份之际,又惊传甲类传染病霍乱在武汉大学重现?
7月9日晚,武汉大学工学部宿舍疑似发现一例霍乱,并且全栋学生都进行了统一肛拭子检测。武大发公告提醒,学生有相关症状可及时就诊。
7月11日,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毒力基因阴性。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武昌区卫生健康局已组织专业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和跟踪管理,对相关场所进行临时封控管理和消毒处置,目前未发现新增病例。
霍乱(Cholera),音译为“虎烈拉”,民国时期称之为“虎疫”,俗称“吊脚痧”,是一种危害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波及人群较广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在中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高峰期在7-8月间。一般在沿海暴发,这次为何会疑似出现在中部武汉?
根据目前掌握到的基本情况,我个人对这次武汉大学发生的霍乱,有几个特殊关注点:第一,一般来说,大学不应该是霍乱的起源地。这一例病例,可能是被已经感染的学生或学生家属从农村返校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吃了来自疫区的已经带菌的生鱼类食物或饮水而致。第二,对整栋宿舍楼学生的检查,都采用肛拭子检测。对霍乱感染的检测,一般是采用粪便或呕吐物,进行快速检测分析、培养和基因排序。肛拭子可能没有前两者敏感,也可能因为采样量不足,不能充分分析,也可能导致假阳性。快速试剂检测,应该15-20分钟可以出初步结果,培养和排序可能需要1-2天时间。
▎ 图 / 扫描电镜下的霍乱弧菌
中国甲类传染病目前仅两种:鼠疫和霍乱。造成全球近500万例死亡的新冠肺炎,仅被列为乙类?
霍乱是受到O1或者O139型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病,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
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霍乱感染者或者带菌者粪便中会存在大量的霍乱弧菌,弧菌会随着水系统大量传播扩散,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又会有大批的人感染。
▎ 图 / 目前我国的霍乱疫苗仅有一种,即口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肠溶胶囊),商品名为可唯适
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39种,而其中最危险的甲类传染病目前有两种:鼠疫和霍乱。
目前在国内广泛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仅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图 / 提醒:新冠疫苗与霍乱疫苗有间隔期。在注射新冠疫苗和霍乱疫苗时,需要间隔15天,两种疫苗接种无先后顺序要求,但是间隔时间要满足要求
在中国,霍乱和鼠疫一旦发现,要立即上报领导部门。
笔者1975年到1978年曾经在扬州地区防疫站做流行病学工作,当时为了对国外保密,把霍乱报为“二号病”,鼠疫叫做“一号病”,把口蹄疫报告为“五号病”。记得当时,“二号病”在里下河水网地带有时会考虑为地方病。
霍乱最早来自于印度。在19世纪,霍乱从印度恒河三角洲起始,蔓延到了世界各地。随后的七次大流行,使各国3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 当前全球仍处于霍乱的第七次大流行中。在世界范围内,霍乱每年仍导致约130万至400万例病例,2.1万至14.3万例死亡。
霍乱通常发生在卫生条件很差的农村地区。在世界上最穷的孟加拉国,霍乱和其他腹泻病非常流行。首都达卡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国际腹泻研究所。笔者有幸曾经担任该所科学顾问,在新冠疫情前连续五年访问该所。该研究所发明了霍乱口服疫苗和治疗所用的口服治疗剂。
▎ 图 /孟加拉国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
霍乱在国内的流行现状是每年均有局部暴发,7至8月为暴发期
霍乱曾给中国带来重大灾难。
1820年霍乱传入国内后,在世界霍乱的七次大流行中,中国每次都是重疫区,并且在两次流行的间歇期也患者不绝,病毙者甚众。1932年中国大面积流行霍乱,波及23个省、市(特别市),306个城市,几乎遍布全国,共计有10万个被记录的病例,造成3.4万人死亡。
武汉在三十年代的霍乱大流行中未能幸免。武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于2010年、2014年先后检出O43群霍乱弧菌非流行株。
▎图/一种叫做瓦克乔拉的霍乱疫苗
1949年至1960年,霍乱几乎在国内绝迹。但自1961年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开始后不久,埃尔托霍乱即在广东沿海地区出现并迅猛流行。中国的霍乱进入了第七次大流行,至今已出现三个流行高峰。1993年,新疆柯坪县首次出现O139血清群霍乱的暴发。当年全国累计发病11918例,分布涉及12个省。1994年疫情更趋严重,共有报告病例3.5万例,地区分布扩展至24个省,是1961年以来地区分布最广的一年。此后七年,除1995、1998年为万例以外,其余病例数均保持在四位数水平。
2000年后,霍乱在中国得到了基本控制。除了2005年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霍乱暴发疫情外,多数年份病例数均在数十至一、二百例之间,一些年份霍乱的年报告病例不足20例。
霍乱在国内的分布多以沿海为主。此外,霍乱虽没有季节性明显特征,却以夏季气候炎热时节为重点发病时间段。
防止霍乱暴发,关键是找到可能的饮用水和食物污染源。建立可靠的饮用水和环卫设施对于防控霍乱和其它水源性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对可能暴露人员提供口服霍乱疫苗,可以控制霍乱疫情并在已知存在霍乱高风险的地区开展防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