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
时评/三杉 图/来自网络
近日,媒体报道: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
本次“羲和号”探日成果创下5个国际首次,对于后续开展太阳空间探测任务、提升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在2021中国航天大会上透露,中国已经启动太阳系边际探测工程论证工作。
两艘中国探测器,将分别向着相反方向前进,探索太阳系的边际空间。
王赤介绍,太阳由于温度非常高,会向外“吹”出超声速的“太阳风”,进而在星际介质内吹出一个“气泡”。
“'气泡’的边缘,我们可以定义为太阳系的边际。”王赤解释道。
王赤表示,科学家对于“气泡”的形状尚有争论,主流观点认为“气泡”应是一个水滴形,也即一侧是“鼻尖”,另一侧是“尾部”。
王赤介绍,中国将同期发射两艘探测器,分别朝向“鼻尖”和“尾部”前进。
其中对于“尾部”的探索,将是人类首次对这里进行就位探测。
而飞向“鼻尖”的探测器,也将是首次探测“鼻尖彩带区”,而非同旅行者号等探测器,从“鼻尖”侧面擦过。
两艘中国探测器,将验证“气泡”的形状,并从首尾两个方向理解太阳风与星际风的相互作用、太阳风的拾起过程,揭示太阳风动力学的演化特征。
此外,它们还将在太阳系边缘区域进行“考古”,探索小天体起源、分布和演化,河外背景光等科学问题,开展高能光子探测等空间天文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王赤介绍,两艘探测器还将“探望”几颗以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例如“鼻尖”方向的“邵逸夫星”“吴文俊星”,尾部方向的“袁隆平星”等。
目前,国际上仅美国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以及新视野号等少数几次任务,在完成预定目标后,继续飞向更远的太阳系边际进行了一些探测。
其中先驱者10号和11号,在完成了对主带小行星、木星和土星探测后, 继续飞往更遥远的深空。由于能源限制,已分别于2003年和1995年与地面失联。
而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在完成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和冥王星等的探测后,已先后进入星际空间。2006年发射的新视野号,已于2015年7月飞越了冥王星及其卫星,并于2019年1月近距离飞掠柯伊伯带的小行星2014MU69“天涯海角”,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飞临太阳系边际。
上述探测器,除了失联的先驱者10号外,探测方向都是“气泡”的鼻尖。
近日,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
本次“羲和号”探日成果创下5个国际首次,对于后续开展太阳空间探测任务、提升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我国由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宇宙探索领域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太阳,是万物生长的源泉,是地球的母星。
这个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的巨大“火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
大约在46亿年前,太阳在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处,由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塌凝聚而形成。
目前,太阳正处于壮年期,其直径是地球的107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可以说,太阳是太阳系的绝对主宰。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太阳充满好奇,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观测和研究。
传说帝尧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专司天文的官员——羲仲。
商代甲骨文中,留下了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春秋时期,人们利用土圭观测日影长短,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到了魏晋时期,古代人们已可以使用一套独特的方法来预报日食了,这也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如今,我国“羲和号”又对天文学作出了一个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