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新能源将助吉利出海实现弯道超车

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凤凰网汽车讯 9月29日,在首届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峰会上,吉利国际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军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中国汽车出海进入快车道起到了助力作用。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极有可能会让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中国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吉利国际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军

国际化已成为吉利汽车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但反过来看,新能源也为其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机遇。

今年8月,吉利国际出运量达10964辆,同比增长77%;实际销量为9332辆,同比攀升66%。其中,中东市场包括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创造了单月新高,欧洲新能源事业部同样也刷新了历史记录。

尤其是在以色列,吉利汽车旗下的纯电车型几何C,当月位居所有车型销量排行版第一名,成为当地首款击败传统燃油车型问鼎销冠的纯电动车型。宋军认为,这是中国汽车被东方、西方市场共同认可、共同接受的一个代表案例。

“随着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未来的产品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想象空间。这对于一些海外的Z时代用户来说,是具备强大的吸引力的。”宋军表示。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上个月,吉利汽车于线上举办了2022年国际经销商大会,预示着其国际化业务将加快全面向新的步伐。

到2025年,吉利汽车的目标是总销量达到365万辆,其中海外销量60万辆。为此,吉利汽车将于未来5年进军欧洲、亚太新能源市场,海外业务拓展至全球131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在宋军看来,要想从以前简单的汽车贸易出口,转变为打造国际化汽车品牌,这需要下很多工夫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我认为,我们要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这是每一个国际化的中国汽车品牌必须要越过的高山。”

首先,他认为必须敬畏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这决定了在定义产品和行销模式时,怎么样才能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其次,必须重视商业规律和文化的融合;第三,就是要坚持海外战略长期化。

以下是宋军在峰会圆桌论坛“中国汽车出海的新本土化挑战”环节的对话实录:

凤凰网汽车:出海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是充满想象空间的“第二增长曲线”。如何看待当前出海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相比几年前,我们在思维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有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宋军: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除了全球贸易由于一些偶发性的因素,可能会带来一些特殊的出海机遇,大部分有以下几个原因,来为中国品牌出海呈现爆发趋势奠定基础。

首先,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国家实力的提升,因为这种实力的提升,会对中国品牌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品牌包括汽车品牌出海的一个最强大的保证。

另一个方面,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也让中国汽车品牌有了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的底气。中国汽车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品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汽车行业同行们,长期以来埋头苦干做的一些研发投入等等。

以吉利汽车为例,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过往十年,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超过1400多亿,来自于全球2200多位研发人员、专家,为全球所有客户带来越来越智能化、科技化的汽车产品。这些引领了国际审美,引领了国家潮流。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为我们加速出海进入快车道,起到了一个助力的作用。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极有可能会让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中国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

吉利汽车旗下的几何C,在以色列新能源市场目前是第一,第二是特斯拉。本月初,特斯拉以色列总代理致函吉利汽车以色列总代理,向我们表示祝贺,也表示非常愿意和中国优秀的新能源品牌一起拓展这些发达国家市场。

这是中国汽车产品和中国式出行服务解决方案,被东方、西方市场共同认可、共同接受,被同行尊重的这样一个代表案例。

但我们知道,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由于大家出海思维的转变,要想从以前一个简单汽车贸易出口,转变成打造国际化汽车品牌,这样一个体系化的作业,这就需要下很多工夫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我认为,我们要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这是每一个国际化的中国汽车品牌必须要越过的高山。

凤凰网汽车: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我们需要做哪些功课?如何拓展品牌溢价空间?电动化和智能化如何助推这一过程?

宋军:我们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首先,我们必须敬畏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因为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全球生态系统,会让我们属地市场的消费趋势洞察,产品需求的定义,商业发展的模式,都可能会各不相同。

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定义产品的时候,如何实现差异化,行销模式怎么样能够因地制宜的多样化。所以,这就需要各个品牌以创新来推动合作共赢的发展。

以创新推动合作共赢这样一种方式,我认为有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一个发展潮流。如果可以用因地制宜的产品、行销和商业模式,我们就有可能获取到当地市场的认可。

其次,我们必须重视商业规律和文化的融合。商业的本身无外乎供需的调和。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价值观,可以和产品的使用场景相贴合。如果贴合的好,就有可能产生品牌价值。

如果我们让当地的消费者能够感知到贴合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就会形成一定量级的巨变,这样就可以逐步开拓出我们的品牌溢价空间。

第三点,我认为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海外战略长期化。大家都知道“一带一路”,是出海的顶层战略设计,它的意义非凡。包括汽车在内很多中国产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就。

所以,中国品牌和产品出海的护城河,一定离不开合作共赢。同时,这也需要长期合作的信心来加持。所以,我们要保持出海战略的定力和恒心,才会更加有效。

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贯彻落实这样的出海战略,我们才有机会在智能化、电动化东风来临的时候乘势而上,中国汽车产品才有可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受到尊重。

很多中国汽车产品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我们在智能化、电气化上的技术投入和实践,目前都处于国际领先位置。这将帮助我们在和国际主流品牌展开竞争的时候,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的综合实力。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未来的产品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想象空间。这对于一些海外的Z时代用户来说,是具备强大的吸引力的。这也是中国汽车引领潮流的机会。我们也会跟Z时代用户,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

凤凰网汽车:现阶段中国车企出海应当如何兼顾渠道创新?是复制旧的渠道模式,包括跟当地经销商合作,还是构建创新的直营体系?

宋军:每个区域市场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所以无法说每一个渠道模式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上,在一个市场里是好是坏,我认为只有最适合的。因为每个汽车产品的国际化程度也不一样,进入当地市场的时间节点也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当地市场的规模、企业的一些特征和客户的需求来具体确定。

吉利汽车在全球的渠道运营模式可以用合纵连横来概括,我们和全球范围内的一些优秀合作伙伴,一起构建了海外出行服务生态合作系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智能出行方案。

所以,吉利汽车在海外的渠道有传统的,有因地制宜创新的,也有线上线下融合的,只要有效就可以。

比如,吉利和全球最大的独立汽车零售商英之杰集团携手,在拉美市场的一些拓展案例,上个月已经成为英之杰集团内部的一个成功合作范本,在他们全球董事会上进行了分享。

我们和英之杰集团在多个领域都有合作,包括渠道。我本人也会在下个月,和英之杰的CEO会面,探讨一些新的战略合作方式。

对于一些重点的市场和有特殊情况的区域,我们也会直接建立区域营销分公司,让品牌和用户直连,更加深入去做整体的品牌和营销,甚至会推动产品的一些本土化开发,这些都在尝试过程中。

凤凰网汽车:关于新能源汽车出海,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本土化战略,与当地的第三方合作?还是自建充电网络?如何在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之间找到平衡?

宋军: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与政策息息相关的领域,要想长期而且深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单靠一个汽车品牌的投入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前面讲到了,吉利一直坚持合纵连横的策略。

目前,吉利汽车在中国正通过入股、合资、自研自产等方式,围绕电池技术创新、电池材料、充换电运营、回收利用等领域,和电池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各个模块的合作伙伴一起协同,搭建一个生态化的布局。

这样一条路径同样适用于解决海外充换电基础设施的问题。

吉利一直相信只有技术更加融合,行业更加开放,生态才有可能愈发成熟。因此,面对新能源汽车出海充换电基础设施这个难题,每个中国汽车品牌都需要和当地政府,还有相关第三方紧密合作,去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各种可能性。

我们可能会搭建很多新的生态,依靠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快速发展的先发优势,去参与并影响每个属地市场的标准制定,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在成本控制、售后服务、质量当中去寻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平衡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