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6年的时间,邱隘镇停办10家规模较小、教学设施相对简陋的民办幼儿园,新建、开设5家省一级建设标准的幼儿园,提高了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实现了以随迁子女入学为主的东新学校民办转公办;在教育领域每年投入大笔资金,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设施设备;全镇外来人员子女实现了就地入学……
近年来,邱隘镇大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镇居民,以教育公平为邱隘镇共同富裕打下基础。
集中财力,办好幼儿园和小学
邱隘镇作为鄞州区重点城乡结合部,人口基数大,基础教育需求压力也大。2018年前,邱隘镇在公办幼儿园领域还处于一片空白,且镇区内有2家无证园,7家准办园,两间楼房、家庭作坊式的办园形式成为邱隘学前教学的最大安全隐患。
为满足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促进邱隘教育资源更好分配,邱隘镇按照“关停、新建、引入”的思路,在学前教育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明湖幼儿园作为邱隘镇第一家公办幼儿园,于2018年10月份开园,并于2020年新增了杨柳园、熙润园两个园区。明湖幼儿园自开园初,便构建起自己独有的以“玩创”为名的课程实施方案,释放幼儿天性,培养幼儿在玩乐中的生活创造思维;通过“三美”精品特色课程,融入博物馆、展览馆等户外拓展活动,增加幼儿艺术细胞和动手能力。
截止目前,明湖幼儿园本园区内共有班级12个,学生300余人,教职员工52人,包括一级教师8人、二级教师10人以及多名教坛新秀,师资力量雄厚,先后获得省二级一类幼儿园、市4A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有稳定才有发展,未来,明湖幼儿园将继续以打造有品质的幼儿园为目标,为更多邱隘镇的学前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如今,邱隘镇已建成公办幼儿园5家,分别是明湖幼儿园、明湖幼儿园熙润园、明湖幼儿园杨柳园、上湖幼儿园、宝韵宁玥幼儿园。另有在建或已建成的东城阳光幼儿园、壹号院幼儿园、春来晓园幼儿园、邱一拆迁地块幼儿园等,均按照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造。
学前教育领进门,那么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始建于1909年的邱隘镇中心小学,历史底蕴深厚,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本、全面育人、创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将特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开设了书法、足球、科技、合唱等多个校级社团,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如今,邱隘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共有四个校区(本部、回龙、汇头、东新),共有班级66个,学生近3000人,教职员工200余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书法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无独有偶,2001年正式成立的邱隘实验小学紧扣“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一办学宗旨,践行“春华润禾,秋实人生”的办学理念,教师发展“扬峰填谷”、学生培养“两全其美”,实现教育教学水平提档升级。
邱隘实验小学以“基于儿童”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打造“QSRS·新六艺”课程体系,开展基于智慧平台的“生本”课堂教学研究,“公益红瓢虫、校园八节、足迹之旅”等十大成长烙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目前,邱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有两个校区33个班级,学生1470人,教师80人,区级教坛新秀以上的教师占比57.5%。未来,邱隘实验小学还将继续大力发展体验式教育活动,打造优秀师资队伍,为邱隘镇发展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合并初中,共享教育资源
除了保障师资力量和设施建设的公平共享,邱隘镇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就学也同样能给予保障。按照“有房有户”、“积分入学”等政策,全镇外来人员子女都能实现就地入学,不存在政策允许范围不能入学的情况。丰富的教育资源广泛接纳外来务工子女,让“新邱隘人”也能公平共享教育机会。
为整合教育资源,更新提升教学环境,今年董玉娣中学与邱隘实验中学两所学校实现强强联合,取名邱隘董玉娣实验中学,共设班级33个,学生1500余人,在编教师115人。
邱隘董玉娣实验中学通过引进智能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水平、新建便桥和停车场方便父母接送子女上学、改造更广阔的运动场等措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加速两校文化融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如今的邱隘镇,在经历了教育系统的大浪淘沙之后,已拥有三所公办幼儿园(五个园区)和六家高质量民办幼儿园、两所集团化小学、邱隘董玉娣实验中学和邱隘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截至目前,邱隘全镇共有13家教育单位19个校(园)区,学校密度高,中小幼受教育学生达一万余人。
邱隘镇副镇长戚翘楚表示,作为城乡融合的先行地,邱隘镇将持续发挥好教育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障好教育资源均衡分配,落实好惠民利民的教育政策,奋力打造邱隘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的新图景。
(凤凰网宁波叶沐春 通讯员毛益潮 摄影詹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