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两端环比下降,景气指数显示增加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摘要: 2022年三季度供需两端均发生减少,但由于求职供给端减少更快,CIER指数从二季度的1.35增加至1.63。同比方面,招聘需求人数增幅小于求职申请人数,CIER指数不仅低于去年同期2.15,还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

基于计量模型的预测显示,2022年四季度CIER指数周期成分将略低于三季度,趋势成分也略低于三季度,而季度因素则高于三季度。综合来看,四季度CIER指数预计会略高于三季度。

分行业和职业来看,本季度不同行业和职业间就业景气极化程度有所缓和。专业服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中介服务等行业就业景气程度相对较高,礼品玩具、能源/矿产、环保等行业景气指数仍相对较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景气指数较高的职业仍为技工、烹饪/料理、影视/媒体等,景气指数较低的主要是高级管理、广告/会展、公关/媒介等职业。

分地区和城市来看,各地区和城市的CIER指数与上季度相比有所增长,但较去年同期下降。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CIER指数呈现依次递减,除了东部地区外,CIER指数均低于1。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二三线城市CIER指数相对较高,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就业竞争仍激烈。

分企业规模和性质来看,大中小微企业CIER指数依次递减,均高于上季度,但较去年同期均下降,其中大型企业下降最为明显。本季度,仅上市公司的CIER指数大于1,其余各类性质企业的CIER指数仍低于1,国企最低。

报告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联合推出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反映我国就业市场的整体走势及景气程度。该指标采用智联招聘(zhaopin.com)全站数据分析而得,通过不同行业和职业、不同地区和城市、不同企业规模和不同企业性质等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反映就业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变化,进而起到监测中国就业市场景气程度变化的作用。

一、2022年三季度景气指数上升至1.63,恢复至一季度水平

图1 季度求职申请人数、招聘需求人数和CIER指数的变化趋势

图1结果显示,2022年三季度CIER指数为1.63,环比上升,同比下降,且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据往年经验,进入三季度后,由于春招结束,企业招聘需求下降,求职投递人数大幅减少,CIER指数将会回升。环比方面,今年三季度招聘需求小幅度减少,下降了4.17%,同时求职端投递人数减少20.68%,人才供给减速高于需求,CIER指数从二季度的1.35上升至1.63。同比方面,招聘需求人数虽增加19.98%,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幅高达57.75%,CIER指数也低于去年同期的2.15。与2020年三季度相比,招聘需求人数增加30.19%,求职申请人数增加51.10%,CIER指数有所下降。

图2 月度求职申请人数、招聘需求人数和CIER指数的变化趋势

图2结果显示,2022年7-9月CIER指数连续上升。其中,7月CIER指数为1.49,8月上升至1.62,9月上升至1.81。环比来看,春招刚刚结束,因此7月招聘需求和求职申请的人数都有所下降,其中人才供给下降的速度更快,因此CIER指数上升;8月,招聘需求几乎不变,求职申请的人数进一步下降,但下降速度有所减缓,最终CIER指数较7月有所上升;9月,招聘需求有小幅度回升,但求职申请人数进一步下降,其与8月接近,导致CIER指数继续上升。

同比来看,在经济下行和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虽然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在7月增长20.49%,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幅高达73.15%,CIER指数较去年7月明显下降;8月招聘需求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3.52%,求职申请人数增幅依然较高,CIER指数仍下降;9月招聘需求人数增长幅度有所减少,同比增长16.20%,但由于求职端投递人数进一步增长42.20%,CIER指数继续下降。与2020年同期相比,7-9月招聘需求人数分别增加18.94%、35.13%和38.21%,远低于求职申请的增幅,即45.15%、55.99%和53.42%。CIER指数分别下降0.33、0.25和0.20。

二、2022年四季度就业景气度或将上升

图3 CIER指数的分解与预测

图3为利用计量方法对CIER指数进行分解和预测的结果。利用季节分解法,剔除季节因素影响和不规则波动,CIER指数(趋势与周期)在2020年二季度达到阶段性低点后持续上升,上升至2021年二季度后则出现连续下行,直至2022年三季度仍处于下行趋势中。基于计量模型的预测显示,2022年四季度CIER指数的周期成分将略低于三季度;趋势成分也略低于三季度,季度因素将高于三季度。综合来看,2022年四季度CIER指数将略高于2022年三季度。

三、不同行业及职业就业形势分析

(一)景气指数较高和较低的行业

表1 2022年三季度景气指数较高和较低的行业排名

注:跨领域经营、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学术/科研和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等行业由于并非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招聘,分析时不纳入考虑。

表1列出CIER指数[footnoteRef:0]较高和较低的行业排名。总体来看,本季度不同行业间就业景气极化程度有所缩小。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别倍数为28.04倍,低于上季度的31.43倍,但高于去年同期的26.51倍。

本季度,专业服务/咨询、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中介服务、娱乐/体育/休闲、物流/仓储等行业就业景气程度相对较高。其中,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行业晋升榜首,CIER指数为6.4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升至第二位,CIER指数为5.46,中介服务、娱乐/体育/休闲、物流/仓储CIER指数分别为5.01、4.1、3.94。

环比来看,就业景气指数较高的行业中,多数行业招聘需求下降,而所有行业求职供给下降。其中,物流/仓储和中介服务的招聘需求人数下降明显,而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幅度更大,带动CIER指数上升;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娱乐/体育/休闲等行业招聘需求人数也有所下降,而由于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幅度更大,CIER指数上升;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酒店/餐饮、专业服务/咨询的招聘需求人数均上升,其中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上升较为明显,同时这些行业的求职申请人数均下降,CIER指数也一样上升。同比来看,景气指数较高的行业中,仅有少部分行业的CIER指数上升。多数行业招聘需求人数的增加幅度小于求职申请人数,所以CIER指数下降。

本季度礼品/玩具/工艺美术/收藏品/奢侈品、能源/矿产/采掘/冶炼、环保、旅游/度假等行业景气指数仍相对较低,竞争激烈。与上季度相比,多数行业招聘需求人数小幅下降,所有行业求职申请人数大幅下降,多数行业的CIER指数小幅上升;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招聘需求人数上升,而求职申请人数下降明显,CIER指数上升;广告/会展/公关行业招聘需求人数减少的幅度略大于求职申请人数减少的幅度,CIER指数略微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多数行业招聘需求人数的增加幅度小于求职申请人数的增加幅度,CIER指数下降。

(二)景气指数较高和较低的职业

表2 2022年三季度景气指数较高和较低的职业排名

注:兼职/临时、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实习生/培训生/储备干部和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职业由于并非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招聘,分析时不纳入考虑。

由表2可见,2022年三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较高的职业仍为技工/操作工、烹饪/料理/食品研发、影视/媒体/出版/印刷、物流/仓储等。环比来看,技工/操作工、烹饪/料理/食品研发的招聘需求人数略有增长,但求职申请人数大幅下降,带动CIER指数大幅上升;销售业务、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保险等职业的CIER指数有所上升,但幅度较小。同比来看,景气指数较高职业的CIER指数有升有降,其中,技工/操作工上升最多,销售业务、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影视/媒体/出版/印刷下降较多。

CIER指数较低的职业主要是高级管理、广告/会展、公关/媒介、IT管理/项目协调、销售行政/商务等。与上季度相比,除了IT管理/项目协调和采购/贸易外,其余职业的CIER指数均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受求职申请人数大幅增加的影响,景气指数较低职业的CIER指数均显示下降。

四、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二三线城市CIER指数相对较高,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就业仍紧张

(一)不同行政区域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对55个样本城市[footnoteRef:1]进行分类,得到不同行政区域2022年三季度CIER指数。

图4 不同行政区域CIER指数

图4中结果显示,2022年三季度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CIER指数呈现依次上升,各地就业市场压力有所缓和。具体来看,四个地区的CIER指数分别为1.23、0.94、0.76和0.72。

与上季度相比,除了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的需求和供给人数均有所减少,但供给人数降幅更大,所以CIER指数均上升。其中,西部地区招聘需求人数降幅最大,环比下降8.34%,中部地区次之,下降6.62%,东部地区降幅最小,为5.36%,东北地区增幅为3.15%。与去年同期相比,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招聘需求人数都增加超过20%,东北地区减少6.36%;在供给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幅分别为82.17%、80.15%、70.87%和44.46%,远大于需求变化的幅度。整体上,CIER指数同比显示下降。

图5 东北地区样本城市CIER指数

图5列出东北地区整体及样本城市的CIER指数。从整体来看,本季度东北地区CIER指数环比上升、同比下降。分城市来看,沈阳、哈尔滨、大连、长春的CIER指数均低于临界值1,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庆CIER指数为1.61。

与上季度相比,沈阳、哈尔滨、大连、长春CIER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大庆CIER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具体来看,沈阳和哈尔滨的招聘需求和供给变化幅度均较小,CIER指数与二季度相比略有上升;长春的招聘需求人数增加19.26%,求职申请人数减少15.47%,CIER指数上升;大庆和大连的招聘需求人数分别下降23.33%和9.31%,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均超过40%,CIER指数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了沈阳外,东北地区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数下降,而所有城市的求职申请人数均上升,CIER指数均显示下降。

图6 2022年三季度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样本城市CIER指数

图7 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CIER指数

图6和图7列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及重点样本城市[footnoteRef:2]的CIER指数。本季度,京津冀地区CIER指数为0.6,区域内城市CIER指数均小于1,就业市场仍相对紧张。环比来看,京津冀地区招聘需求人数下降13.18%,求职申请人数下降29.62%,CIER指数上升;同比来看,招聘需求人数增加10.49%,求职申请人数增加约57.37%,CIER指数下降。本季度北京的CIER指数为0.44,环比上升,同比下降。相比上个季度,北京的招聘需求和求职申请人数分别下降15.79%和27.74%,CIER指数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分别增长7.22%、56.85%,CIER指数显示下降。

长三角地区CIER指数为1.47,大幅高于上季度,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环比来看,招聘需求人数下降4.7%,求职申请人数增加28.7%;同比来看,招聘需求人数增长22.26%,求职申请人数增加88.84%。区域内嘉兴、宁波、镇江等城市CIER指数相对更高,南京、杭州、徐州的CIER指数相对较低。本季度上海的CIER指数为1.16,环比上升,同比下降。上海的招聘需求和供给环比分别下降7.44%和39.48%,CIER指数环比略微上升,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则分别增长47.34%、127.39%,增速处于长三角地区中上水平,CIER指数同比下降。

珠三角地区CIER指数为1.39,环比上升,同比下降。环比来看,招聘需求人数下降2.78%,求职申请人数下降35.1%,相比其他地区,需求下降速度更慢,而供给下降速度更快。同比方面,珠三角地区人才供需增长明显。其中,招聘需求人数增长48.55%,求职申请人数增幅高达113.99%,增幅也高于其他地区。受供给增幅大于需求的影响,CIER指数高于上季度的0.88,低于去年三季度的1.82。

不同城市等级

按照2022年《第一财经》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对55个样本城市[footnoteRef:3]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城市等级2022年三季度CIER指数。

图8 不同城市等级CIER指数

图8中结果显示,本季度新一线、二线和三线等城市CIER指数略大于1,一线城市CIER指数小于1,就业竞争仍然激烈。其中,一线城市CIER指数最低,为0.88,新一线城市CIER指数为1.07,二线和三线等城市CIER指数分别为1.07和1.12。

环比来看,各类城市CIER指数变动不大,新一线城市需求人数减少最为明显。本季度,新一线城市招聘需求下降最快,环比减少9.17%,而求职申请人数减少更快,环比减少37.79%,CIER指数略微上升;一线、二线和三线等城市招聘需求人数降幅分别为2.77%、2.66%和1.64%,求职申请人数同样大幅减少,CIER指数高于上季度。同比来看,各类城市CIER指数均下降。其中,二线城市的需求增加10.35%,供给增加68.88%,CIER指数下降最多,为0.62。新一线、一线和三线等城市的CIER指数下降幅度比较接近,分别为0.46、0.44和0.4。

表3 2022年二季度景气指数较高和较低的城市排名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22年三季度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仍主要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嘉兴、中山、镇江、常州等。新一线城市中的宁波、东莞和武汉CIER指数也相对较高。与上一季度相比,所有城市的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半数景气指数较高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数上升,CIER指数均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嘉兴和大庆的招聘需求人数下降,其余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数上升;求职申请方面,除了中山和镇江的CIER指数上升外,其余城市的求职申请人数增速都低于招聘需求人数增速,CIER指数均下降。

本季度,作为一线城市,北京的景气指数仍较低。贵阳、太原与东北地区的沈阳、哈尔滨和长春作为二线城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作为三线等城市也在CIER指数较低的城市排名当中。不过,与上季度相比,所有就业景气指数较低的城市的CIER指数均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受求职申请人数大幅增长影响,CIER指数均下降。

五、大型企业CIER指数相对较高,中小 微型企业就业竞争激烈

图9 不同企业规模CIER指数

图9列出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2022年三季度的CIER指数情况。结果显示,本季度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CIER指数依次递减。其中,大型企业CIER指数仍最高,为1.33,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CIER指数分别为0.91、0.83和0.7。

环比来看,各类规模企业CIER指数均有增长,幅度接近。大型企业供需变化较大,招聘需求人数下降19.46%,求职申请人数下降37.35%;中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减少6.34%,求职申请人数减少36.68%;小型和微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各增长4.49%,求职申请人数分别下降32.78%和29.41%。同比来看,各类规模企业CIER指数均下降。其中,大型企业的招聘需求人数下降43.24%,求职申请人数上升52.03%,导致CIER指数下降最多,达到2.23;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分别增加23.09%、53.79%和16.95%,求职申请人数增幅更大,都在50%以上,CIER指数均显示下降。

六、上市公司和民营景气指数相对较高,国企就业竞争仍激烈

图10 不同企业性质CIER指数

图10中结果显示,除了上市公司外,本季度各类性质企业的CIER指数仍低于1。具体来看,上市公司的CIER指数最高,为1.03,股份制企业次之,CIER指数为0.98,民营、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分别为0.89、0.82和0.5,国企的CIER指数最低,CIER指数为0.46。

环比来看,仅有股份制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增长,较上季度增长5.79%,求职申请人数下降36.8%,带动CIER指数上升0.4;上市公司的招聘需求和求职申请人数下降最快,分别为28.77%和40.02%,CIER指数上升0.16;民营、股份制企业招聘需求人数也分别上升5.29%、7.41%,但由于增幅小于求职申请人数,CIER指数则上升;合资、民营、国企、外商独资企业的招聘需求人数均下降,但求职申请人数下降更快,CIER指数分别上升0.29、0.25、0.15和0.1。同比来看,股份制企业的招聘需求人数增幅最大,达到49.05%,合资次之,为35.28%,然后是国企,为25.95%,而外商独资、民营和上市公司的招聘需求人数下降;人才供给端,所有类型企业的求职申请人数均有所增加,其中股份制企业和国企增幅最大,分别为73.44%和70.25%。所有类型企业的求职申请人数增速都大于招聘需求人数,CIER指数同比均下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