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贝壳财经·中诚信美丽中国ESG指数(下称“美丽中国ESG指数”)、贝壳财经·中诚信碳中和100指数(下称“碳中和100指数”)第二期月报出炉。其中,新京报贝壳财经和中诚信共同发布了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和低碳发展评估结果。
报告显示,495家医药生物行业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中,披露了ESG相关报告的公司不到四成。从评级结果来看,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仅38家,接近半数公司都被评为BB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从不同维度来看,环境(E)维度的级别分布呈金字塔型,C级别的公司数量占比高达42.42%,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仅为4.04%。这一数据表明,上市公司的环境(E)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95家公司ESG评级榜出炉,BB级别公司最多
新京报贝壳财经和中诚信联合发布的京津冀上市公司ESG评级榜单中,医药生物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此次月报对医药生物行业的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的ESG披露情况与表现情况和碳排放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2021年度医药生物行业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共495家,188家公司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37.98%。其中,80家公司披露ESG报告,102家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还有6家企业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形式进行披露。
基于ESG公开披露信息,中诚信绿金根据医药生物行业ESG评级模型,对 49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ESG评级。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数量较少,仅38家,占比为7.68%。逾九成公司级别分布在B~BBB之间,BB级别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240家,占比为48.48%,其次为B级别公司共73家,占比14.75%。相比之下,C级别公司较少,共8家,占比1.62%。
从公司治理(G)、社会(S)和环境(E)三个维度的级别分布来看,环境(E)的级别分布呈金字塔型,C级别的公司数量占比高达42.42%,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仅为4.04%,整体评级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环境(E)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公司治理(G)维度上,BBB级以上级别占比较高,其中,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为24.44%,BBB级别占比高达51.52%;社会(S)维度方面,级别分布相对均衡,无明显的聚集现象,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
仅16家公司超60分,碳排放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多年来,中国医药产业取得巨大发展,给人民健康提供了保障,却也给环境保护造成压力。医药尤其是制药行业品种多、更新快、原辅材料用量大、“三废”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容易造成污染。
“随着医疗系统的持续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医疗机构碳减排任务艰巨。”报告指出。
报告显示,医药生物行业碳排放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从碳排放管理水平来看,按照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管理百分制分数,238家企业评分不足10分,占比近五成,98家企业评分在10-20分之间,占比为19.80%。
此外,72家评分为40-60分,这些企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继续提升;16家公司在医药生物行业的碳排放管理方面处于行业标杆水平,得分超过60分。
此次报告对不同类型的生物医药企业落实“双碳”目标提出建议。报告指出,在“双碳”目标下,制药行业应践行“绿色制药”,引入原创性、颠覆性的关键技术,优化工艺水平、降低制药成本,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避免环境污染和浪费。医疗器械行业应坚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研发,深度挖掘用户行业需求,打造节能高效产品方案,并推出了集合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等特质为一体的医疗器械。
此外,医药流通行业应在仓储、物流、配送各个环节践行绿色低碳,打造供应链碳减排示范效应,推动社会其他部门碳减排工作的开展。
今年8月,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上,新京报贝壳财经与中诚信绿金联合发布了“2022京津冀ESG评级百强榜单”,旨在挖掘出京津冀地区ESG发展的标杆企业,对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新京报贝壳财经与中诚信绿金将持续关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上市公司ESG表现和双碳发展情况。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