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中国信科集团旗下通信SoC厂商宸芯科技开启A股上市征程;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矽力杰11月营收同比减少18.2%

1.【IPO一线】上交所:康鹏科技将于12月16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2.【IPO一线】中国信科集团旗下通信SoC厂商宸芯科技开启A股上市征程

3.【IPO一线】威兆半导体拟A股IPO,已开启上市辅导

4.沪电股份:沪利微电中低阶汽车板产品加速向黄石厂转移 以应对价格竞争

5.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矽力杰11月营收同比减少18.2%

1.【IPO一线】上交所:康鹏科技将于12月16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集微网消息 12月9日,据上交所披露公告称,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鹏科技)将于12月16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据了解,康鹏科技是一家深耕于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为新材料及医药和农药化学品,新材料产品主要覆盖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有机硅材料等领域,向下游销售定制的医药和农药化学品属于 CDMO 业务。

自成立以来,康鹏科技一直致力于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自主创新的特殊化学品,尤其是含氟精细化工产品。公司围绕着氟化技术和碳碳键偶联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核心技术,并逐步构建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技术平台,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与行业前沿技术。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万溯均被评为 2021 年度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显示材料方面,康鹏科技凭借自身的研发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在全球液晶市场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含氟液晶单体,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是液晶混晶全球排名第二厂商日本 JNC 的核心供应商,通过日本 JNC指定贸易商主要为其提供含氟液晶单体,也是混晶全球排名第一厂商德国默克的重要供应商。随着近年来显示材料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公司也与国内著名液晶显示材料厂商八亿时空、江苏和成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公司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 OLED 显示材料。

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方面,公司在既有产品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并已成功切入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行业。公司是全球自主研发并较早实现量产新能源电池新型电解质“双氟磺酰亚胺锂盐(LiFSI)”的企业之一,也是制定LiFSI中国行业标准的牵头单位。公司客户主要为新宙邦、天赐材料、扬州化工(为发行人终端客户日本宇部指定的贸易商)等国内外知名电池材料或电解液生产厂商及贸易商。此外,公司已实现硫酸乙烯酯等多款新能源电池电解液高性能添加剂的生产及销售。

有机硅材料方面,康鹏科技自 2016 年起开始利用自有技术研发有机硅材料并陆续投产,公司所销售的有机硅材料以有机硅压敏胶为主,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线路板冲切保护、手机线路板粘合、手机电视机屏幕保护膜、耐高温聚酰亚胺胶带等。自 2018 年起,随着公司加大开拓有机硅压敏胶的销售市场,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实现稳步增加。

2.【IPO一线】中国信科集团旗下通信SoC厂商宸芯科技开启A股上市征程

集微网消息,12月10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宸芯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报告。2022年12月8日,中信证券与宸芯科技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

资料显示,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20日,是我国行业通信SoC芯片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注册资本18.2亿元,公司是中央企业中国信科集团二级公司,是集团光电子和集成电路产业板块的重要企业。2019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获得国创投资引导基金、中国国新等重量级央企资金和民营资本入股,完成战略引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领先企业。

公司核心团队拥有近20年通信及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的从业经验和深厚技术积累,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拥有百余项专利。公司掌握3G/4G/5G移动通信终端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SDR芯片技术平台等关键技术,基于SDR的SoC芯片技术和产品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公司拥有芯片、模组和解决方案、技术授权及服务、微系统集成四大产品布局,面向专用通信、移动通信、物联网、车联网四大市场,在众多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前,极具发展潜力。

3.【IPO一线】威兆半导体拟A股IPO,已开启上市辅导

集微网消息,12月10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深圳市威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兆半导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12月5日,中金公司与威兆半导体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

资料显示,威兆半导体是专业从事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产品研发、销售及应用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功率MOSFET、IGBT产品和应用研究,拥有丰富的功率器件工艺和芯片设计量产经验,且是国内少数于12寸晶圆成功开发功率分立器件的公司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算力、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威兆半导体此前已获得包括英特尔、OPPO、小米、华勤技术、元禾璞华、动平衡、北汽、ATL联合领投,深重投、昆桥资本、中金浦成、南山战新投、高易资本等多家机构战略投资;并于2022年7月获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认定。

4.沪电股份:沪利微电中低阶汽车板产品加速向黄石厂转移 以应对价格竞争

集微网消息 近日,沪电股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2年产能增长主要是在黄石厂区,昆山厂区则是以技术提升和瓶颈改善为重点。公司持续整合生产和管理资源,将青淞厂22层以下PCB产品以及沪利微电中低阶汽车板产品加速向黄石厂转移,以应对价格竞争;并对青淞厂、沪利微电相关瓶颈及关键制程进行更新升级和针对性扩充,以应对产品升级和新兴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增加海外生产基地布局,以更好地开拓和应对海外市场的需求,公司已购买位于泰国洛加纳大城工业园区内的面积约201,846.8平方米的土地,以满足公司泰国子公司未来项目建设需求。公司初步计划分阶段实施建设泰国子公司,其中厂房分两期投入,生产设备分三期投入,并期望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一定规模的量产。

当前,企业通讯市场板业务占沪电股份PCB营收70%左右。其称,2022年Q3,终端积压的需求随着供应链短缺和资源限制等因素的陆续改善,其订单得以执行,促使客户开始缩减先前因恐慌而重复下单的库存,公司先前订单形成的存货,随着客户去库存,陆续提货,也将随之消化。受客户去库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了对市场需求水平的可持续性的担忧等因素影响,短期看企业通讯市场板新增订单预期将有所下滑,但中长期的需求趋势不会改变。如果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提高,短期订单波动也可能会变大。

从中长期看云计算、大数据、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5G行业应用等领域的发展仍将促使全球数字化转型,而疫情进一步放大了网络的重要性,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动作,推升数据中心朝高速数据传输标准发展,以强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运算、网络、储存及安全管理的处理效能。这将加速400Gbps和更高速度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的采用以及服务器产品的更新换代,相关的路由器、数据存储、AI加速计算服务器产品也有望高速成长。

以太网交换机数据中心市场,据调研机构Dell'Oro Group近期发布的Ethernet Switch - Data Center 5 Year July 2022 Forecast Report,预计在2021年至2026年期间将以近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400Gbps和更高速度的支出预计将占一半。新一代服务器平台用PCB公司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较上一代平台产品相比,PCB在高速材料应用、加工密度以及设计层数等方面均有提升,产品批量生产规模取决于平台切换情况。

而汽车板块也是沪电股份重点业务之一,占公司PCB营收25%左右。其表示,随着受疫情影响的供应链恢复、后续市场需求的好转、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材料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公司汽车板业务盈利能力也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公司目前主要向Tier1类汽车电子厂商提供产品,亦有部分产品直接供给终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厂商。汽车行业在电气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等多种颠覆性趋势变化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应用到汽车系统,汽车电子在整车制造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汽车电子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汽车电子领域,沪电股份与客户在新能源车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方面深度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深度参与客户前期设计及验证,并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汽车高阶HDI及Anylayer技术的可靠性评估和研发,紧跟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升技术能力和适用性,增强与客户在技术上的准确支持以及在业务上的长期合作,夯实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动力系统电气化、汽车电子功能架构等领域高端PCB的竞争优势,逐步调整优化产品和产能结构,并根据市场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适度扩产。

在具体产品方面,应用于4D车载雷达,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车载网关等领域的产品已实现量产。为满足公司沪利微电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印制电路板业务中长期经营发展的资金需要,近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向沪利微电增资77,613.078万元人民币。

5.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矽力杰11月营收同比减少18.2%

集微网消息,12月10日,据工商时报报道,由于客户急单需求,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矽力杰11月合并营收同比减少18.2%至15.91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6亿元),创2021年4月以来单月次低,累计今年前11月合并营收为219.87亿元,同比增长仅剩15%。

在全球通膨及乌俄战争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在今年下半年顿时落入景气寒冬,且即便第四季全球有各式购物促销旺季,但终端买气仍旧未明显成长,供应链坦言,原先预期第四季可望明显去化库存几乎已经落空,且第一季出货由于工作天数明显减少,届时相关供应链出货将可能更加疲弱。

事实上,矽力杰董事长陈伟在11月11日召开的法说会上就曾表示,由于客户对年底消费节庆看法较悲观,第四季营收估较去年同期下滑,会是最糟糕的一季,且客户库存调整周期比原先预期再延长至明年上半年。

陈伟指出,大客户近期积极调节库存,很多订单都递延出货,除了消费性产品疲软,工控产品出货也持续下修,仅剩电动车需求较强,预计第四季与明年第一季都会处在库存调整阶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