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凡:用实干和勤奋交上优异答卷

在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凤凰网江苏频道采访了泰州代表团团长、市委书记朱立凡。

朱立凡:用实干和勤奋交上优异答卷

朱立凡表示,许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省委部署要求,整个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措施务实,是一份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求真务实、令人振奋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通过对报告的深入学习,有三个方面的强烈感受:

一是非凡成就厚重提气,全面展现了经济大省的硬核担当。报告用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总结了过去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从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和改善民生、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三个维度回顾了去年的工作,讲的都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抓的大事要事,都是我们回想起来历历在目的事。过去五年,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特别是去年疫情的严重冲击和超预期的严重困难,我省经济发展不仅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而且步子稳、成效好,GDP五年跨越四个万亿元台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等指标排名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水平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充分展现了“苏大强”的硬核实力,充分证明了江苏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短期困难挑战,赢得未来长远发展。

二是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极大激发了奋进拼搏的昂扬斗志。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更”的目标任务,既把准了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大逻辑、大战略,也充分体现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挑大梁、树标杆、探新路的使命担当。报告明确了今年重点要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每项举措都是精准有力的实招硬招,每一句话都是一篇“大文章”,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非常清晰具体,不但为我们勾画了美好蓝图,而且给我们指明了实现路径,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励着我们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加快把“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

三是为民情怀真挚深厚,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报告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有累累硕果,也有铮铮诺言。比如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新增托位数4万个、完成适老化改造3.6万家、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4.14万人等,这份细致入微、用心用情的“民生答卷”,饱含温度、暖人肺腑。比如,深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保障等,都是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用情用力。这些都真切地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坚持人民至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为民情怀,让全省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特别让我们泰州代表振奋的是,报告提出“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锡常泰等融合发展”“推进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等在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南北接线”,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泰州发展的巨大关怀。我们一定扎扎实实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绝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

与全省一样,泰州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的五年,泰州GDP连续突破5000亿、6000亿两个千亿元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2020年在全省13个设区市考核中,泰州综合成绩跃升至第六位,并荣获全省唯一的“争先进位奖”。2021年泰州首次进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创下历史最好成绩。2022年,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和超预期的严重困难,我们克难攻坚、奋勇拼搏,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概括为聚焦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保持“三稳”态势。

聚焦一条主线: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确保把总书记的声音、党中央的要求、二十大的部署贯彻到底、执行到位。

办好两件大事:一个是圆满承办了第二十届省运会。本届省运会比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我们坚决克服疫情、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圆满完成各项赛事任务,泰州代表团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参赛成绩创历史最好,各类“线上、线下”群众体育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超过20万,向全省人民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另一个是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省里专门出台了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泰州大健康产业迈上由“大”到“强”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2022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这个政策意见综合性、集成性强,含金量很高,非常感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和省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地落实,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持“三稳”态势:一是经济大盘稳。这几年,我们一直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以“三比一提升”行动提增量,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存量,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抓变量,着力构建“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体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去年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泰州的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主攻方向更加聚焦,保持了很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有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三比一提升”行动方面。推动开发园区项目招引建设,比质量规模、比推进效率、比产出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从2020年开始这项行动以来,持续攻坚重大产业项目,三年来,5亿元以上项目累计新开工、新竣工分别达到411个、227个,实际完成投资1758亿元,去年青拓不锈钢、盛虹储能等一批50亿元、100亿元重大项目落户泰州,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亩均论英雄”改革方面。针对泰州空间有限、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的情况,从2021年开始,我们在全市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大对土地、岸线、产能指标等稀缺性资源的统筹力度,精准配置到优质项目,已累计盘活提升低效闲置工业用地4万亩,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2020年的8.6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15万元左右,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连续两年保持在8%左右的降幅,全省第一。“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方面。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年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468个,建成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标杆工厂15家。二是疫情防控稳。2020年泰州是长三角地区最早清零的设区市,2021年实现本土零感染,2022年10月以前阳性病例全省最少,2022年12月至今我们按照疫情防控转段工作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强化全市域医疗资源统筹调度,加快医护全员培训、打通科室界限,切实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以及重点人群救治。目前疫情高峰已经平稳渡过,病患救治处于压力逐步释放阶段,急诊、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持续下降。三是社会大局稳。扎实做好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保持全省前列,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安全生产方面,高标准推进“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专项整治,2021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全省最少,2022年持续保持“双下降”。生态环保方面,扎实推进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和幸福河湖建设,2022年泰州39个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排名全省第一。平安法治方面,万人刑事案件、八类案件发案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低水平,命案连续15年全破,信访形势持续好转,创成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多年全省领先。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省“两会”精神,按照报告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1、以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调要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我们提出打造“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全市域协同发力,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实现大健康产业规模、质量、效益的全面突破提升,加快把泰州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全力做大做强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促进集群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更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构建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产业环境完善、领先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集群体系。

2、以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积极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还强调要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保障。目前,泰州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128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8%,老龄化程度为全省第2。地级泰州市组建才20多年,就面临着“未富先老”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要结合泰州实际,在做好“一老一幼”服务保障的同时,以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为抓手,加快集聚城市人气,增强城市活力。一方面,全力做强中心城市,大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一个充满“青春引力”、绽放“文化魅力”、澎湃“双创动力”、彰显“现代活力”的城市,让泰州成为年轻人放飞梦想的诗和远方,成为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创客天堂。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切实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集聚更多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的青年人才,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充满希望的幸福家园。

3、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报告在今年工作部署中提出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持续在“七个有”上下功夫,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召开“新春第一会”,真正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春节即将来临,我们要用心用情保障好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节日市场保供的各项工作抓得更细更实,保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安心过节。

总之,我们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一切围绕工作目标干,一切围绕群众需求干,敢于担当、善作善为,用实干和勤奋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