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会盟"西藏入版图 甘肃如何再现历史"名场面"

1247年,蒙古窝阔台汗之子西凉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凉州举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发出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400多年的混乱局面。

原标题:【奔流文化·大家】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凉州会盟”

1247年,蒙古窝阔台汗之子西凉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发出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400多年的混乱局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基础,揭开了西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提供了见证,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了典范。

"凉州会盟"西藏入版图 甘肃如何再现历史"名场面"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此后数十年间,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不断扩展蒙古汗国的统治势力。1227年灭西夏,当时凉州被称为“西夏辅郡”,亦被蒙古大军占领。1229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即汗位,把原属西夏和甘青部分地区划给了他的次子阔端作为封地。阔端“开府西凉,承制得以专封拜”,坐镇凉州,称为西凉王。1235年蒙古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西路军由阔端统领,进攻陇、蜀。蒙古军占领了吐蕃东北面的凤翔路、临洮路及东面的利州路、潼州府路和成都府路。这样,吐蕃就处于蒙古大军的包围之中,面临或战或降的选择。

1239年,阔端派手下大将多达那波率军万人进入藏北侦察虚实。蒙古军队到达热振寺,震惊整个吐蕃。此后,多达那波没有再与吐蕃当地武装发生冲突,而是供施了许多布施,修复了被毁寺院和佛殿,得到了当时西藏僧俗群众的广泛支持。多达那波与当地藏族僧、俗势力,进行了和平接触和频繁友好交往,调查了解西藏的宗教、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向阔端写了一封详细真实的调查报告《请示迎谁为宜的详禀》。里面写道:“在边野的藏区,僧迦团体以甘丹派为大;善顾情面以达隆法王为智;荣誉德望以枳空敬安大师为尊;通晓佛法以萨迦班智达为精。”“萨迦班智达学富五明,具大法力,王如其请,遣使迎之。”阔端从这封《祥禀》中得知后藏萨迦派直接控制着当地宗教、政治、经济权力,是西藏地区实力很强的一个教派,便采纳了多达那波的建议,决定派“金字使者”迎请实力雄厚的萨迦派领袖萨班赴凉州,共商西藏归顺大计,力图以和平方式和政治手段实现蒙古对西藏的统治。

1244年,阔端向萨班发出正式邀请诏书,请他前来凉州商谈西藏归属问题。并委派多达那波为“金字使者”,偕同另一位名叫杰曼的将领率兵,带着邀请诏书和丰厚礼品,不远千里深入后藏萨迦寺,迎请萨班。

西藏地区自吐蕃王朝崩溃后,经历了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宋史•吐蕃传》载:“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吐蕃政权林立、军阀混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11世纪中叶,西藏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封建领主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依附于不同领主集团的佛教势力,也形成了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众多教派,这些教派大都根据社会政治需要,“设道布教、各化一方”“各标一胜、各树一帜”。各地方势力之间不断发动战争,各教派领袖也乘机参与军政,排斥异己,更加深了分裂和战乱,使藏族人民深受其害。渴望和平统一,要求能过“太平安宁的生活”已成为广大西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萨班高瞻远瞩,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他接到阔端送来的邀请函后,审时度势,权衡利害,为西藏百姓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不顾个人安危和年迈体衰,毅然决定亲往凉州去见阔端。1244年,萨班先遣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等人直接奔赴凉州,他本人抵达前藏拉萨,与拉萨僧俗各界上层人士,充分商议归附蒙古事宜,集思广益,并说服、协调好地方实力派、各个教派的意见,处理好萨迦派与各大教派的利益调整。在广泛征求意见后,萨班于 1246 年途经青海及甘肃天祝县到达凉州。

萨班历经两年长途跋涉,于1246年8月到达凉州。当时,阔端王子正在蒙古和林参加贵由汗的即位典礼,双方未能立即见面。

"凉州会盟"西藏入版图 甘肃如何再现历史"名场面"

1247年,阔端回到凉州,立即与萨班进行了一系列磋商谈判,并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凉州会盟之后,萨班给西藏各地僧俗首领写了一封公开信,即《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萨班在信中说,西藏已成为蒙古属地,阔端大王已委派萨班和其他“金字使者”对西藏进行共同治理,信中还把蒙古为西藏规定的各项制度,包括呈献图册、委派官员、缴纳贡赋等,都作了说明。据史料记载,“卫、藏之僧人、弟子和施主等众生阅读了此信件后,无不欢欣鼓舞”。

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继元朝之后,历届中央政府都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在阔端的大力支持下,萨班精心策划,在凉州城周围改建、扩建了“凉州四部寺”,即东部幻化寺、西部莲花寺、南部金塔寺、北部海藏寺。其中东部幻化寺规模最大,号称“凉州佛城”。

萨班在东部幻化寺驻锡5年多时间,于1251年圆寂,享年70岁,阔端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在寺院内建起了一座灵骨白塔。灵骨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嘛塔,是纪念和缅怀萨班的象征。此后,东部幻化寺便改称为白塔寺,八思巴继承了萨班的衣钵,继续主持该寺。

"凉州会盟"西藏入版图 甘肃如何再现历史"名场面"

白塔寺饱经历史沧桑,到元末不幸毁于兵祸。明宣德五年(1430)和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又前后两次重修,但其规模已大不如前。1927年,凉州地震,白塔寺大部分建筑被震毁,留下一座8米高的灵骨塔基座遗址。

1992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在“西藏的主权归属”一节中写道:“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1247年,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同蒙古皇子阔端在凉州(今中国甘肃武威)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件,其中包括呈献图册,交纳贡物,接受派官设治。1629年成书的《萨迦世系史》记载着当时萨迦班智达写给西藏各地僧俗首领的信中关于必须归顺和接受所规定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了全中国,创建了继汉、唐王朝之后中国版图内各地区、各民族大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如今,萨班灵骨塔遗址已得到了妥善保护,在灵骨塔塔基四周,形成了一片白塔塔林。塔林高低错落,排列有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使白塔寺显得肃穆庄重,蔚为壮观。

"凉州会盟"西藏入版图 甘肃如何再现历史"名场面"

2001年,武威白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白塔寺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武威白塔寺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凉州会盟"西藏入版图 甘肃如何再现历史"名场面"

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凉州会盟”这一独特历史资源,对于正确认识西藏和祖国大家庭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国家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武威文史散论《天马长歌》(与张长宝合著),武威非遗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与赵大泰等合著),五凉文化著作《话说五凉》(与徐兆寿合撰),参编出版《凉州会谈》连环画。

(奔流新闻)

相关新闻:【奔流文化·闲谭】“凉州会谈”的历史再现之路

1992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开篇即指出,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简称萨班)同蒙古皇子阔端在凉州(今中国甘肃武威)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件,其中包括呈献图册、交纳贡物、接受派官设治。自此,“凉州会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意义——三十年来,甘肃人将原本是个冷门历史名词的“凉州会谈”逐步可视化、可触化、可感化、可知化,在潜移默化中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基筑元。

01

历史再现的前提和基础是尽可能完整地复原真实的历史。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学者宿白先生就曾建议,应将萨班当作重要历史人物形象予以保护,其功绩值得永远纪念,其寺、塔应酌予修复。1993年,王宝元等在“凉州会谈”重要史迹白塔寺所在地刘家台庄进行田野调查,搞清了佛城与寺院的布局并绘制了复原图,后发表《凉州白塔寺考察记》。1995年,武威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清康熙二十一年重修白塔记碑。199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在伍精华同志《关于修复元朝帝师八思巴及其伯父班智达的纪念碑》来信上批示:“武威会盟,这是一段重要历史,也是重要文物,应保护和重建,请搞个规划、方案,报批。”1998年,受甘肃省文物局委派,魏文斌、李明华等对武威白塔寺现存萨班灵骨塔等遗迹进行了维修、复原前的调查工作,取得了相关资料,后发表《武威白塔寺调查与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文结尾,作者特别提及白塔寺及萨班灵骨塔具有极好的纪念意义,武威市各界及藏族僧俗热切希望萨班灵骨塔得以修复和重建,认为这是目前极具政治意义的有利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一件好事。2000年,李铁映同志再次对武威白塔寺遗址修复工作做出批示:“‘凉州会谈’是历史纪念碑,应用园林方式,先把遗址保护起来,逐步恢复旧貌。”2001年6月,“十五”时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武威白塔寺保护维修工程开工,计划投资1040万元,主要内容是加固保护萨班灵骨塔塔基、复原萨班灵骨塔、修建“凉州会谈”纪念馆等。2002年8月,武威白塔寺萨班灵骨塔复原工程竣工;次年,“凉州会谈”纪念馆建成开放,主要展品有萨班铜像、清康熙《重修白塔碑记》、明宣德《建塔记》《重修塔院碑记》、法器、经卷、西夏瓷器等。现在的武威白塔寺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武威白塔寺调查报告(19773343)-20230204151004.jpg

▲武威白塔寺调查报告

萨班铜造像  引自《武威文物精品图录》(19773345)-20230204150957.jpg

▲萨班铜造像 引自《武威文物精品图录》

明代重修凉州白塔志碑  引自《武威文物精(19773341)-20230204151223.jpg

▲明代重修凉州白塔志碑 引自《武威文物精品图录》

复原后的武威白塔寺塔林  引自《甘肃文物(19773350)-20230204150914.jpg

▲复原后的武威白塔寺塔林 引自《甘肃文物事业六十年纪事》

02

“凉州会谈”是妥妥的甘肃历史和甘肃故事,如果说国家支持的“凉州会谈”历史遗迹复原工程属于“规定动作”和文物保护利用的常规操作,那么甘肃人则围绕“凉州会谈”这座历史文化富矿,还有不少鲜活生动的“自选动作”和打开方式,既有历史厚度,更有生活温度。

学术支撑“凉州会谈”历史再现。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樊保良和甘肃省文史馆副馆长水天长主编的《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一书,被誉为全面系统论述“凉州会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首部史学专著,于1998年荣获甘肃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荣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凉州会谈”研究由此开山立派,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2017年10月,“纪念凉州会谈7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武威召开,来自北京、西藏、甘肃、四川、陕西、江苏等省(区、市)的3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15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会议围绕“凉州会谈的历史及意义”“元朝中央政府治理西藏”“蒙藏关系史研究”“武威地区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形成了“凉州会谈”是藏学领域永恒话题的共识。

可视化再现“凉州会谈”历史故事。 2006年2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武威市委市政府、甘肃省广电局、兰州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历时三年联合摄制的电影《月圆凉州》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映,这也是中国首部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首映活动的电影。全片八成以上镜头在甘肃取景,导演兼制片人和一半以上角色均为陇籍。先后还在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亮相。2019年2月,严兴奎、李元辉撰稿,马通绘画的《凉州会谈》连环画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凉州会谈”故事的可视化提供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新载体。

《凉州会谈》连环画书影(19773332)-20230204150630.jpg

▲《凉州会谈》连环画书影

“独门绝技”普及“凉州会谈”故事。众所周知,“凉州会谈”与藏传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唐卡是藏族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其题材涉及历史、宗教、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2012年6月,由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杨旦春创作的长达30米、宽1米的大型历史题材卷轴唐卡《凉州会盟》在兰州展出,再现了13世纪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场景。这幅手绘唐卡长卷体现了15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藏族唐卡绘画流派勉唐画派风格,采用不褪色矿物质颜料绘制,观感高贵典雅。2020年以来,凉州会谈纪念馆结合特殊时期闭馆不闭展的实际情况,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反映“凉州会谈”历史场景的在线唐卡图片展览。

长达30米的卷轴唐卡《凉州会盟》  网络(19773330)-20230204150359.jpg

▲长达30米的卷轴唐卡《凉州会盟》

“凉州会谈”历史再现进课堂入寺院。2019年,“凉州会谈”被编入普通高中教科书2019年秋高一历史(必修)课本(上册),教材中选用了武威白塔寺萨班灵骨塔遗址照片,用简洁文字介绍了“凉州会谈”的背景与成果:“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萨班在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同年5月18日,适逢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暨西黄寺博物馆开放一周年,《萨迦班智达与凉州会谈》展览在北京西黄寺博物馆开幕,并作为该博物馆常设展览之一。北京西黄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驻地。该展览被称为深入挖掘藏传佛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史料,展示党和政府对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保护与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之一。

《萨迦班智达与凉州会谈》展览在北京西黄寺(19773335)-20230204150633.jpg

▲《萨迦班智达与凉州会谈》展览在北京西黄寺博物馆开幕

抚今追昔,随着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理念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凉州会谈”的历史再现之路也会越来越宽。

文丨奔流新闻特约撰稿 史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